印尼小说网

第69章 风中密语【1 / 1】

轻雨初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尽管马文斌的分析条理清晰,不无道理,但麦麦提也没有真的放下心中的那份防备与怀疑。

除了安排自告奋勇的保罗去暗中追踪那台脉冲lidar的下落外,麦麦提自己也丝毫不敢懈怠。

在接下来的数据采集活动中,他表面上依旧云淡风轻,与霍梅尔等人继续保持着友好和平的态度,可暗地里,目光却在时刻留意着霍梅尔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异常。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测量空间测风网络时。

当时,黄伟兴的目光不经意间注意到里索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发现他们在记录测量数据时,竟同时使用了一件莫名的储存磁盘,这一细微之处,激起了黄伟兴的警觉。

顺藤摸瓜之下,黄伟兴忽然发现——他们居然将lidar设备伪装成野外用的气象箱。

“嚯!这手段确实高明啊!”麦麦提接过黄伟兴递来的望远镜,仔细观察的同时,补充道,“作为内嵌装置,与sodar低噪声声学雷达并列部署,使用的时候还配合光电镜头进行短时测风扫描,难怪我们费尽心思,挖掘了这么久都没有找到这台设备究竟藏身何处。”

麦麦提将望远镜交换给黄伟兴后,夸赞道:“伟兴,你这次真是立头功了!”

在将几名里索实验室的人员悄无声息,全程使用这台设备的样子尽收眼底后,麦麦提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佩服这帮丹麦人的聪明才智,这要是真不刻意,谁能知道lidar设备居然还可以这么伪装!

“需要我们将这些当做证据,揭发他们吗?”一旁的罗文建扬了扬手中的数码相机,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尽管这台数码相机的像素并不出色,但用来记录眼前的场景,作为证据已然足够。

麦麦提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悠长的深邃:“找到设备和记录磁盘,并且保证他们始终在达坂城周边活动,便足够了,我们并不排斥他们使用未经授权的高新仪器,这在某些层面上确实能帮助我们完善一些暂时无法获取的资料。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似乎并没有收集不该收集资料的想法,仅仅只是在收集风能三维剖面图与风切变曲线,或许,这只是为了满足他们自身的科研需求,或是出于马文斌所言的商业目的罢了。”

“那就还是要搞商业竞争了。”黄伟兴接过话茬,语气了然道。

“韬光养晦,厉兵秣马。”麦麦提点了点头,脑海里迅速掠过一行字: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日后拉清单。

这笔账,迟早要让他们双倍吐出来!

兴许真映照了那句老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wincon与维斯塔斯的暗中较劲,的确在某些程度上让风电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就比如说,他们的工程师,居然在各自暗中的较劲里,无意间将达坂城风能资源里一些被人忽略,却又十分重要的关于测点精度与风能微观结构上的信息给挖掘了出来。

然而,马文斌并非风能工程出身,对于他们提到的这些专业术语,实在是有些不明就里。

于是……

“保罗先生,究竟什么是局地风道效应?”马文斌说着,将手中记录的小本本摊开在保罗的面前,“这是两家公司分别在乌拉泊峡谷和南山山前带的采样对比,我都记下来了。”

“局地风道效应是某条狭窄地形通道存在‘加速风带’,其年均风速比平均点高出05至08米每秒。”保罗耐心地解释着马文斌小本本上的资料,“此处白天风速峰值稳定,风向集中,具备高年发电潜力和风机效率稳定性。”

就在他看着小本本上内容时,忽然“咦”了一声:“看来这两家公司的确去了未标注的侧点,进行了独立的数据采集。”

“但他们也确实敬业,这里的风道狭窄,常规风资源图根本无法精准分辨。”保罗忽然爽朗一笑,“还有这里,维斯塔斯为了展示塔架结构优势,将研究对象一直设在70m高度,部署了多枚传感器,居然给他们发现了风切变低缓区。

所以这里才会有,在海拔1200-1300m的缓丘地形,30m到70m高度间的风切变指数α较低,仅为012的奇妙现象,意味着塔架受力小,动载荷平稳。这样就可以使用轻型塔架结构,降低土建与运输成本。而这一点,就连我都没有注意到!”

保罗眼前一亮,连忙掏出了他之前所记录的要点,呢喃道:“我原以为在该区域,只适合部署小直径高速机型,这样未来建设风电场时,能减轻不少成本,确实难以置信。”

“那这个沙尘风腐蚀路径偏移,是不是就意味着该测点风机前部积累尘严重,侧翼无风蚀痕迹,这岂不是我们原以为主风向为西北,但在该采样点时,他们发现春秋两季沙尘偏东南方向高频入侵?那么,以后在风机涂层选型,齿轮箱密度设计上,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本地化?”

马文斌举一反三地问道。

“对,此前沙尘暴数值并未被全年均值掩盖,主要集中在早春偏风阶段。这的确是对未来本地化制造风机叶片表面工艺运用的一个良好的建议。”

保罗点点头,指着后面的微气候突变带,一并解释道:“这个就不用我过多解释了吧?白天热对流异常,造成局地风速昼夜反转,之前我提过几次,但因为我们的标准模型无法体现,所以需要高分辨模拟。”

望着后续已经大致输出来的信息,保罗不禁感叹:“我的上帝啊,难道维斯塔斯也擅自使用lidar设备补充测量了吗?”

鉴于那台lidar设备如今已是“公开的秘密”,所以保罗也和麦麦提一样,暂且放下了提防与偏见。

毕竟,联合考察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挖掘出一些平日里无法探查且难以获取的资料。

而将先进的设备精准应用于合适的场景,最终也定能实现“你好我好大家伙”这样多方共赢的良性局面。

“文斌,能否将你这几天辛苦搜集的资料分享给我?我或许能借助这些资料,为你们撰写出一份详尽的风资源利用可行性报告。”

“当然没问题。”马文斌闻言,几乎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片刻之后,他又挠了挠头,补充道,“你等等,我房间里还有些东西,或许能对你的报告有所帮助。不过,你得在明早他们开工前将资料归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