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6章 逃荒路上被卖的秀才之女20【1 / 1】

斯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说的也在理,几百号人呢,确实照顾不过来。”刘老头吧嗒着旱烟锅子,沉吟道,随即喊来四个儿子,还让大孙子把秀才女婿也叫过来。

听孙女说她爹已经歇下了,那就作罢了,横竖自家儿子多,安排的过来,夜里一人守上一个时辰也就过去了,就算儿子不够,还有五六个年长的孙子呢,不愁没人用。

不得不说,儿孙多的好处在这时就体现出来了。

不远处,悦然抱着小弟坐在火堆一旁,不时往这边瞄一眼,心里也不由感慨,难怪古人都羡慕儿子多的人家呢,在这种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儿子多就是优势资源。

不过,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长大了又要娶亲,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这样的家庭多数情况下,日子也都过得紧紧巴巴,就像她姥爷家似的,除非一众儿孙里能有个出息的。

只是这一家儿孙,上辈子也跟原主爹娘一样,大都死于那场乱兵的屠刀下,唯有自私恶毒的刘大柱夫妻俩活了下来,幸存的一两个孙辈也在这场混乱中走失,最后音信全无。

想到这里,悦然忽然听到有人叫她,“小荷姐,赵夫子呢?我爷喊他过去说话。”

“哦,小豆子啊,里正爷有啥事啊?我爹在睡觉呢。”悦然一看,来人是周里正家的小孙子,随口问了一句。

小豆子挠挠头,“不晓得,反正我爷让大伯他们把王村长与族老们都喊过去说话。”

悦然想让她爹多休息一会,这下子也泡汤了,想来里正有正事与大伙商量呢,也不敢迟疑,二话不说就把赵秀才唤醒了,总不能让几位长辈等一个晚辈。

正好刘惠娘也回来了,悦然就把弟弟交给了她,跟他爹一起过去了。

她只晓得,他们正在往南方逃,至于接下来怎么走,会经过哪些州县就一头雾水了。

但周里正手上应该有一份简易版的地图,一路会照着图上的标注的道路走。

周里正的小儿子跟人学了点拳脚功夫,在府城镇远镖局当镖师,这次也被他爹给叫了回来。

其实眼下镖师还挺抢手的,完全可以大赚一笔。

北方大旱,社会秩序紊乱,不仅吃不起饭的穷人在逃荒,有钱人怕被抢也在往外逃,这些人平日出个远门都要雇几个镖师保护,更遑论这个时候了。

但周里正想着,与其让儿子保护别人,不如回来保护自家人,且这一走,还不知晓得能不能返乡,肯定要把全家人都带上了,即便七十岁的老爹怎么说都不肯离乡,也被他强行带走了。

气得须发皆白的老爷子,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不孝、孽子,也不在乎。

当初,悦然听她爹说起里正家在府城当镖师的儿子,会跟着一起走时,就在想他会不会弄一份镖行走标的线路图回来。

要知道在古代,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做出过方圆十里之外,周里正即便有见识,但也没怎么出过远门。

而有了这个东西,就相当于有了个向导,也省得里正带着大伙无头苍蝇似的乱撞。

当悦然跟着她爹来到周里正家营地的时候,就见神情疲惫的老头,正埋头认真地看着手里的东西。

是一张泛黄的硬纸纸。

悦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果然猜对了,这应该就是传说中很少有人见到的与图了吧?

饶是简易版的,那也是相当珍贵的。

“里正叔,各位叔伯大家都在呢?”赵鹏程笑着拱手跟几位在场的老人打招呼。

“赵贤侄来了,快坐快坐!”

闻声,周里正这次抬起头来,“鹏程来了,哦,小荷也跟来了?”

“里正爷好,各位爷爷叔伯好,我来找春杏玩。”悦然笑眯眯地跟人问好,又随口扯了一个理由。

“好好好,春杏在那边跟她娘做煮饭呢?你找她吧。”周里正笑呵呵地捋着山羊胡,然后抬手指了一个方向。

悦然就笑着朝那边跑去了。

“清菏,你咋来了啊?”悦然平日基本都宅在家,这还是头一回来找人玩,不由得春杏不兴奋。

春杏就是里正小儿子周长林的长女,因她爹长年在外走镖基本不怎么着家,就跟着她娘在村里住。

她年龄与悦然相仿,因去过府城见过些世面,不怎么看得起村里的土妞,却经常过来寻悦然这个秀才家的闺女玩。

可能是因为,悦然是从镇上来的,身上没有村气,这才入了她的眼。

但小姑娘人倒不坏,就是眼睛长的有点高而已。

悦然也缺个玩伴,她又主动凑上来,就跟她不咸不淡地处着了。

“嗯,跟我爹一起来的。你家咋还没吃饭呢?”

“人太多了呗!”春杏无奈地撇嘴。

周家三个儿,一大家子还没分家在一个锅里吃饭,儿子也不算太多,但孙子辈有呀,几个儿媳就跟比赛生儿子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往外蹦,每家都有三五个,加起来孙女,全家一共都有三十多口呢。

每次做饭都要花费很长时间。

这次逃荒,还叫上了一个嫁得近的闺女一家,这个闺女今天也带着孩子过来蹭饭。

提起这个姑姑,家里人就没有几个看得上的,按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有点极品。

寒暄过去,春杏拉着好姐妹去了一边,跟她低声吐槽起这个讨人厌的姑姑来。

“我爷这次叫上我小姑一家已经够意思了,她还占便宜没够。当年,也是她自己看上人家又长得俊,非要嫁过去的,日子过得不好了,又来娘家扒拉东西……”

这个小姑是老来女,本来家里都给她想看好了一门很亲事,但她却非要嫁外村的一个相貌英俊的读书人,寻死觅活的折腾。

家里只得随了她的意,还给了一笔不薄的嫁妆,只是这些嫁妆都花在了她夫君身上,结果那人考了个童生后,就没什么动静了。

可家里为了供他读书,掏空了家底,也掏空了这位小姑的嫁妆,她便经常回娘家打秋风,三个哥哥不好说什么,但几个妯娌与侄子侄们就特别看不惯。

妯娌们看不惯很好理解。

至于侄子侄女们,则是因为每次小姑家的孩子来了,爷奶都会把家里藏起来的点心糖果等好东西给他们吃,心里就很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