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38章 这是……导弹?!【1 / 1】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许志远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继续向自己的车走去。但当他路过一辆破旧的面包车时,他的手指轻轻一动,公文包的提手脱落,整个包掉在了地上。

\"啊,真不好意思!\"许志远装作慌张的样子,蹲下去捡包。

那位工装男子也走了过来:\"没事吧?我来帮您。\"

两人同时蹲下,趁着这个瞬间,许志远灵巧地从公文包暗格中取出设计图,递给了对方,同时接过对方递来的一个看似普通的记事本。

整个交接过程不到三秒钟,然后两人各自起身,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谢谢你的帮助。\"许志远微笑着说。

\"不客气,小事一桩。\"工装男子礼貌地点头,然后转身走向那辆破旧的面包车。

许志远回到自己的车上,打开那个记事本,里面是一张纸条:\"资料已安全抵达,上级非常重视,已组建专门研发团队。"飞龙"系列第四艘已下水,成绩斐然。新的任务:需要更多关于材料科学和红外制导技术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许志远会意地微笑,将纸条放入一个小金属盒内,点燃,看着它在几秒钟内化为灰烬。

回程的路上,许志远的心情异常轻松。他知道,一个可能改变世界军事格局的重大计划已经正式启动。虽然前方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他相信,有了未来的知识和技术路线图,龙国的科研人员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特别是那个关键的终端制导系统,这是\"雷霆-1型\"最核心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在原本的时间线上,这种技术要到二十一世纪初才能完全成熟。但许志远在设计中融入了一些\"技术捷径\",简化了某些过程,使得这种技术有可能在当前条件下实现。

许志远的车驶入香江市区,高楼大厦的影子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他望着远处的维多利亚港,那里停泊的漂亮国军舰依然那么耀眼,但许志远知道,不久的将来,这些海上霸主将不得不重新评估它们的策略。

因为龙国的\"雷霆之矢\",即将改变世界海战的规则。

当晚,许志远回到办公室,发现叶光远和老马正在等他。

\"怎么样?\"叶光远迫不及待地问道。

许志远做了个ok的手势:\"计划已经开始。现在,我们需要加快"卧龙计划"的进度,同时开始准备"雷霆计划"所需的关键技术支持。\"

老马点点头:\"我已经开始研究那些特殊材料的替代方案,特别是耐高温合金和红外传感元件。\"

\"很好,\"许志远满意地说,\"接下来几个月,我们要特别关注两个领域:一是高精度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这是确保导弹弹道精度的关键;二是复合材料技术,尤其是耐高温、轻量化的新型材料,这对导弹重返大气层阶段的生存至关重要。\"

叶光远皱眉思考:\"这些技术在当前条件下很难获取,特别是高精度陀螺仪,几乎被漂亮国等国家严格控制。\"

许志远自信地微笑:\"别忘了我们的身份——我们是一家成功的游艇制造企业,许多高精度元件可以以"提升游艇导航精度"的名义合法购买。至于那些真正敏感的技术,我们可以利用青龙工业厂的全球采购网络,从不同渠道获取组件,然后在香江自行组装。\"

老马兴奋地击掌:\"太妙了!我们甚至可以开发一些"超前"的游艇导航系统,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购买那些高精度元件。\"

\"没错,\"许志远点头赞同,\"青龙游艇的"超级导航系统"将成为我们的新招牌产品,而真正的目的,则是为"雷霆计划"获取关键技术。\"

三人相视而笑。

……

北方,一个隐蔽在群山环抱之中的军工研究所。外表看来,这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工厂建筑群,周围有简单的围墙和岗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若是能够进入内部,便会发现这里的真实身份——龙国最高级别的军事科研基地之一,代号\"红星\"研究所。

也就是之前许志远的研究所。

深夜十一点,研究所最机密的会议室内,灯火通明。

\"同志们,今天紧急召集大家来,是有一项特殊任务。\"老李神情严肃地环视着会议桌前的十几位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每一个人都有着令人敬佩的履历和专业能力。

\"什么特殊任务,这么神神秘秘的?\"坐在角落的赵忠诚教授忍不住问道。他是龙国着名的火箭动力专家,曾参与过东风系列导弹的研发,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老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一个特制的保险箱中取出一个金属筒,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取出里面卷起的图纸。

\"今天凌晨,我们从香江的特殊渠道收到了这套技术资料。\"老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武器系统设计方案,代号"雷霆"。\"

他将图纸展开在长桌上,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是一套极为精美的技术图纸,上面不仅有详细的结构设计,还附有大量的计算数据和技术参数。

\"这是导弹?\"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忍不住站起身,凑近了看,\"结构好奇特,从来没见过这种设计。\"

\"不仅仅是导弹。\"老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这是一种全新的武器概念——反舰弹道导弹。\"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在这年代,弹道导弹主要用于对地打击固定目标,比如城市或军事基地。将弹道导弹用于打击海上移动目标,这种概念在当时几乎闻所未闻。

\"反舰弹道导弹?\"赵忠诚教授皱起眉头,脸上写满了怀疑,\"这怎么可能?弹道导弹怎么能精确打击海上移动目标?\"

\"请看这里。\"老李指着图纸上一个复杂的结构,\"这是一种全新的终端制导系统,结合了主动雷达和红外探测技术,能够在导弹重返大气层后,锁定并跟踪海上移动目标。\"

科学家们挤在一起,仔细查看着那些复杂的设计细节。随着阅读深入,他们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惊讶,再到震惊。

\"这这不可能!\"负责电子系统的王明教授突然拍案而起,额头上的青筋暴露,\"这种精度的制导系统,至少要二十年后才可能出现!看这个信号处理算法,这明显是这简直是\"

他说不下去了,只是用手指不停地敲打着图纸上的某个部分,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

\"不仅如此,\"火箭推进专家刘建国插话道,他的手在不自觉地颤抖,\"这种二级点火系统和弹道设计天哪,这简直是未来技术!按照正常的技术发展路径,这至少要到21世纪才能实现!\"

赵忠诚教授此时已经戴上了老花镜,正一行一行地仔细阅读着技术参数。突然,他猛地摘下眼镜,脸色变得苍白:\"这些数字如果属实天啊!\"

他站起身,踱步走向窗边,又走回桌前,再次拿起图纸,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种导弹,如果能够实现,将彻底改变海战的格局!它可以从陆地上,远距离精确打击任何海上目标,包括包括航母!\"

\"正是如此。\"老李严肃地点点头,\"这就是"雷霆计划"的核心目标——打破航母霸权,为龙国的海洋权益提供坚实的保障。\"

此时,会议室里已经乱成一团。科学家们争相查看图纸的不同部分,有人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有人喃喃自语,还有人直接瘫坐在椅子上,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这是谁设计的?\"王明教授几乎是喊出来的,\"哪个天才能够想出这种概念?这简直是简直是\"

老李神秘地微笑:\"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拥有了这套方案,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它?\"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挑战。无论这套方案多么先进、多么完美,如果无法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实现,那就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材料科学专家陈学思是第一个回应的:\"最大的挑战是材料问题。导弹重返大气层时,将面临极端的高温和气动压力,需要特殊的耐热材料。我们目前的材料科学水平恐怕难以支持。\"

电子工程师张立铭接着说:\"制导系统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种高精度的复合制导系统,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这些在当前都是极为前沿的领域。\"

火箭专家刘建国则指出:\"推进系统倒是相对可行,我们已经掌握了固体火箭技术,虽然需要一些创新设计,但总体来说,这部分困难不算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