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乔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翠花愣愣道:“工坊?”
对了,沈清收购她们家毛料就是为了做毛笔,这必然是毛笔工坊。
不过五口灶,那能做多少人的吃食?怕是上百人都成吧!
她好奇问道:“沈清,你这工坊准备招多少人干活啊?”
“应该在五六十左右。”沈清随口回道。
李翠花咕咚一声咽了咽口水。
老天,五六十人!
她以往只以为是沈清一家人做,就没细问,这做毛笔难道还怪难的?需要这么多人!
不过读书一向耗钱无比,和读书相关的东西样样都贵,毛笔必然也不便宜啊。
她磕磕巴巴问道:“那,那工钱是多少?”
“看负责的工序,每道工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刘翠花点了点头。
对,怎么可能都一样呢,工序难的肯定贵啊,毕竟是手艺活嘛。
像体力活中也分好几种,会瓦活的瓦匠就比和泥巴的小工贵上六七文一天,足足要二十八文一天呢。
木匠、垒炕和灶台的工匠也是如此,这都是手艺人!
一个能养活全家,更能传给子孙后代的手艺。
“而且咱们实行的是多劳多得,每个人负责的工序定价不同,然后做的多拿的就多,做的少就拿的少。”
刘翠花继续点头。
应该的啊,不然有人偷懒有人勤快,那勤快的不就吃亏了?最后谁还愿意勤快干活?
而且容易的肯定能做的多,难的做的少,定价一样的就是傻子也知道去做容易的!
沈清想的好全面啊,样样都考虑到了。
按照外面做工的行情,她猜测一天挣个十几二十文不成问题!
“最后一道绑线最难,村子里关小山做的最好,他手快又稳,还能沉得下性子,好的时候一天八九十文,差的话六七十文也不成问题。”
刘翠花嘴巴张大足以吞下一颗鸡蛋。
她摇了摇头,稳住心神想到这是最好最厉害的,做不得数!
拔尖的和底下的差距大着呢!
“其他的要数打磨最简单,也最便宜,一文一支,一天挣的只有三十多文。”
刘翠花:只有?
放在锦城想找一天三十多文的活计没关系基本不可能!
而沈清她就能提供了?并且一下子就是五六十个!
他们这村子总共才一百多号人啊,扣除老人孩子妇人不,沈清应该不会扣除妇人。
她张了张嘴,问道:“你这工坊招妇人不?”
沈清看向刘翠花,认真道:“招,你们想来不?”
她说的如此详细,也是觉得雷家妇人们可以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