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33章 能治晁错的人回来了【1 / 2】

历史系之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劳烦禀告一声,我要拜见太子!”

来客拱手微拜。

门口的文士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太子吩咐过,您不必禀告的,大王请进。”

刘赐这才领着董仲舒走进了太子的府邸。

刘安的府邸极为的热闹,文士们就坐在院落内,三三俩俩的坐在一起,辩论着各种学问,这些都是黄老学派的青年才俊,刘安精心挑选出来的,各个都是百里挑一的才子,刘安跟过往的大家不同,他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也懂得集思广益的道理,他身边聚集了黄老最为优秀的年轻人们,这些人对他的帮助极大,能让他在任何竞争中都保持领先的位置。

他说要编礼,数百位门客闻风而动,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点道理来,这比其他人独自在府内苦思的效率高了太多。

刘安非常的重视这些人才,在诸多大臣里,跟他来往最频繁的就是陆贾,刘安在启蒙事里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他领着自己的门客们编写了从乡学到国学的全部教材,比起儒家,黄老显然更适合做这件事,因为他们编写的教材,包括了多方的知识,不会偏科,刘安还亲自在各地设立黄老的书院,专门培养黄老的人才,因为黄老门槛太高,刘安注释了过去的那些黄老圣贤书,将他们变的简单,以便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只要刘安还在,黄老就不会落入下风,他们依旧可以傲视群雄,保持着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当今这位计相,他做什么都喜欢运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他对国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来了解大汉,以便更好的治理大汉,而在张苍的调查里,他曾调查过民间的识字情况,这也是在皇帝的要求下进行的,经历了很久的调查,张苍最后拿出的全国识字率大概为7%,这个结果在目前看似没有什么意义,却有利于查看启蒙的成果。

群臣都对所谓识字率无动于衷,而刘安对这次计算却格外上心。

走进了内屋,刘安正在跟几个心腹聊着天。

冯唐,剧孟这些老舍人们都不在,陪在刘安身边的却是程不识和直不疑两位。

刘安有说有笑的跟他们讨论着什么,一转头,就看到了弟弟刘赐。

刘安看着面前鼻青脸肿的刘赐,狐疑的问道:“你这是被谁给揍了?”

刘赐尴尬的摸了摸脸,“被恶犬给咬伤了”

“这是哪家的恶犬啊?还挺擅长拳脚的。”

“汝阴侯家的大哥,这不重要,我是带着我家的仲舒来求学的,请大哥不要在意他的愚钝,用心教导,我在这里谢过你了!”

刘赐说着,还努嘴示意董仲舒,“还不拜谢?”

董仲舒算是看明白了,这是自动将自己代入到了我阿父的角色里啊。

刘安让这俩竖子站在一旁等着,自己继续跟两人交谈了起来,“告诉那些人,学院是学院,县学是县学,这学院是我自己出钱资助的,就是用来培养黄老之士的这跟太学又不同,学院多了,可用的人就多了,将来派往各地的老师不就足够了?太学名额本来就少,而且又是以治政为主,我这是纯粹的讲述学术的地方,若是他们再有什么疑问,就让他们来找我!”

直不疑平静的说道:“他们反对的不是学宫,他们反对的只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入学而已。”

程不识也冷笑着说道:“这些人永远都不知足,占据着太学的资格,还厚颜无耻的来想在殿下的学宫里分一杯羹。”

董仲舒听着他们的交谈,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刘安交代了几句,这才让他们两人离开,董仲舒开口询问道:“是学宫的事情引起了麻烦吗?”

刘安笑着说道:“大概是其他学派的人看到我设立黄老的学宫,怕我黄老势大,有些坐不住了吧。”

董仲舒不以为然,“殿下看似是设立黄老学宫,实际上却是在提拔底层之士,他们自然是坐不住的。”

刘安哈哈大笑。

刘赐皱着眉头,“什么意思?”

董仲舒耐心的解释道:“殿下在各地设立了黄老学宫,共计有二十多家,殿下的门客们就在各个学宫里来回的负责讲学,规模极大,而且殿下的学宫与众不同,所招收的都是些年迈的力男”

“力男?那我阿父符合标准啊!”

“大王这力男是指那些在耕地里忙碌,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得到赏赐的农夫啊”

“啊??农夫??”

刘赐惊讶的看着刘安,“为什么要招年迈的农夫啊?”

董仲舒皱着眉头,“这我就不太清楚了。”

刘安轻笑了起来,让两个小家伙坐在自己面前,“你们可知地方三老?”

“知道。”

“大臣们制定政策,固然很重要,可这些三老,尤其是乡里的三老,是与百姓接触最为频繁,也是切实能影响到政策执行的人我这些学宫啊,就是专门为了这些三老们所设立的,教授的内容算不得太复杂,只是些黄老的基本主张而已阿父一直全力打击豪强,防止官吏欺压百姓,他采取的办法是让更加强势的大臣将刀放在官吏们的头上至于我啊,我则是想给百姓们也递上利刃,让他们也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

“这些三老接受过庙堂的赏赐,拥有一定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他们是我的学宫出来的。”

“你们明白了吗?”

刘赐恍然大悟,“大哥是要将基层的人都变成自己的人,要跟阿父夺权!”

“放屁!!”

纵然是刘安,此刻也是不由得骂出了脏话。

刘安已经不想跟刘赐多说什么,只是挥着手,“你去玩你的吧!别影响我授业!”

刘赐就去院落找那些门客们玩耍,而董仲舒则是跟着刘安学礼,董仲舒悟性极高,而刘安虽然是黄老的,对儒家的礼倒是也颇为熟悉,他读过的书很多,百家的学问他都清楚,若是不清楚,又如何去吸纳呢?

董仲舒听的很认真,听刘安讲述了半个多时辰,这才起身拜谢。

太子还有很多大事要办,每天能抽出半个时辰来教他,已经是很难得了。

“殿下您的那个学宫,我觉得有些不妥若是三老强势,那他们就容易跟豪强同流合污,庙堂的命令就传达不到地方”

“这是你们儒家强盛才会发生的事情,礼若是在法之前,才要防备三老的强势黄老是不必担心这个的,你知道大汉设各级三老就是因为黄老吧?”

三老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庙堂的官,他们没有俸禄,他们是由民间自行推举,一般都是选择最有名望的老者来担任,他们是配合庙堂来治理百姓的,严格意义上是负责教化,实际上能管的事情很多,他们算得上最初的民意代表,在大汉治理地方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别看他们的官爵不高,实际上,皇帝都很重视这些三老们的意见,每年常常进行赏赐,在官吏们商谈大事的时候,三老也会作为百姓代表来参加,他们拥有直接越级上奏的权力,他们能影响庙堂的大事,甚至能直接上奏皇帝。

一旦庙堂的政策开始危害到百姓,或者地方的大臣制定了不利于底层的方略,三老们就会开始变得积极起来。

跟很多人所想的不同,汉初的三老,并非是由地方大族或者豪强来担任,百姓们的推举是不能受到干涉的,他们通常会选择最有文化,最受人尊敬的老者来担任。

若是有压迫百姓的恶劣事迹,这辈子都不要想着可以当上三老了。

当然,发展到第二个汉朝的时候,情况就开始不同了,三老不再是百姓代表,而是成为了豪强地主们的代表,他们不再跟刘邦所想的那样为民做主,反而是加强了民间的土地兼并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