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是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就是说,一息可以开一百八十枪!
这尼玛是火铳!
这要是用到大明的长城上,不得直接把草原上那几个货给干懵了
别说是王保保了,就是成吉思汗敢对大明呲牙,朱元璋都能给抓过来跳舞!
朱元璋一脸激动的看着任以虚问道:“任先生,这玩意儿您会造吗”
任以虚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
“老爷子,咱们,咱们村里应该用不着这玩意儿吧”
“而且这玩意儿其实也不复杂,把物理课给学通了,随便找个人都知道原理”
马克沁的核心技术,就是利用子弹击发时候的后坐力,完成下一发子弹的上膛动作而已。
具体利用就是在,枪管的后面,加一根复进簧。
听到物理两个字,朱元璋的眼珠子都快冒出火来了。
“老五!这,这物理课,是不是就是你学的最好的那门儿课!”
被朱元璋这么一吼,在远处和水泥哄朱允炆跟朱雄英玩的朱橚,登时便打了个激灵,本能的扔掉手中的铁锹点了点道:“啊,对!”
说罢,朱元璋便贼兮兮的看着任以虚问道:“任先生,您看就咱家老五这水平,到底啥时候能造出您说的这个马来。”
”老爷子,那是马克沁”
“哎对,马克沁。”
任以虚无奈的苦笑道:“老爷子,他现在就能做啊。”
此话一出,朱元璋的眼珠子瞪的溜圆,死死的盯着任以虚问道:“任先生,咱家老五现在就有这样的本事了”
“您听我说完啊,马克沁这把火铳并不难做。”
“真正难做的是他需要的火药,还有钢材。”
马克沁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是马克沁的子弹,可就不是这样了。
虽然马克沁在诞生时,使用的就是黑火药,但是黑火药明显的制约了,马克沁的威力。
主要是黑火药在爆炸之后,会在枪膛内留下大量的残渣,这就得用无烟火药作为火药。
其次就是复进簧。
想要达到每分钟六百发的射速,绝对不可能靠那种,普通的弹簧,能够做到的,不然开不了两枪,就得把复进簧给崩断。
这又是材料学的范畴了。
整体来说,马克沁绝对算得上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不可能出现在了农业社会中的!
除了马克沁之外,其实后世人对于这种中“连发火铳”总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清朝的戴梓。
也就是所谓的,二十八连发火铳,在互联网上,近乎到了封神的地步。
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清代的机关枪。
但是只要仔细研究一下,记载过这款火铳的资料,其实就可以发现,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悖论。
那就是这个所谓的二十八连发的火铳,其实还是鸟铳的魔改版。
不仅仅是魔改版,而且实战里应用性极低,甚至一开始的路就走错了。
清代之时,已经有燧发枪传入中原,而戴梓的这个连珠铳,也就是在燧发枪的基础上改进。
具体的改进方法就是,戴梓把原本一个扳机的燧发枪,改成了两个扳机。
所谓的二十八连铳,其实就是需要一次填装好二十八发的丹药。
其中一个扳机负责击发。
而另一个扳机按一下之后,会自动将火药跟弹丸倒进弹仓,而后再次扣动击发扳机。
可想而知,这个所谓连珠铳的整个操作过程,在外人的观感上看起来,跟弹琴应该差不多。
除此之外,这玩意之所以没有实战价值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戴梓确实的做到了,省略装填弹药的这个过程了。
但是在那个用黑火药的年代,开一枪之后需要的动作,不只有装填弹药这个动作。
还需要用一根大号的“棉棒”把枪膛里黑火药残渣,清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