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是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料朱元璋最后却语重心长的说道:“最后一句了,平平安安的回来,咱跟你娘在家等你!”
不知不觉之间,朱棣跟的鼻头不由得一酸,当即便跪倒在地,重重的对朱元璋磕头道:“爹,儿子去了!”
看着朱棣的背影,朱元璋欲言又止,最后只剩下了眼神中的一丝不舍。
哪个当父亲的愿意让儿子身处险境。
但北伐的哪一个战士不是父亲的儿子
天下百姓如是,朱家亦如是!
当朝廷的诏令下达之后,天下却反而异常平静了起来,甚至街头巷尾的行人都减少了不少,因为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即便是没有参与到北伐之中的各卫,在各地的治安压力,也随之骤增。
商贾都像是疯了一般的,上下活络着,带着各地大小士绅,竭尽全力的把北伐需要的粮秣、战马往北送去。
偌大的运河上,铺满了北上的船只。
水师剩下的战舰,也都承担起了运粮的重任。
整个大明所有的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便达成了共识!
平时你们这些士大夫、地主、乡绅,甚至是山贼怎么闹都好,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若是使绊子,那你便是跟天下万民作对!
一股从未有过的风气,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的席卷了整个大明。
盘踞在东海一带的倭寇们都吓傻了,还以为大明是来跟他们拼命的。
定睛一看才发现,这些战舰的目的地是大都,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只是大明的百姓,连高丽、东夷这些番邦,都在用尽自己的办法,打探着这场千年大战的战况。
这一战,不仅决定了草原、中原两地百姓的命运,更决定了这些番邦小国的命运!
金陵城中。
在金陵的街头上,到处都飘扬着彩旗,在每一个北伐的明军战士手里,都端着一只搪瓷陶碗,陶碗里也都斟满了黄酒。
朱元璋的目光在这些将士们中搜寻着。
直到看到朱棣的那一刻,朱元璋悬着的心才堪堪放了下来。
当着金陵百姓的面,端起了手中的陶碗声嘶力竭的高喊道:“这一仗,不是为了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
“更不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升官发财!”
“咱们这一代人上战场,是为了社学里的娃子,不用再上战场!”
“咱朱重八,替大明的娃子们谢过你们了!”
言罢,朱元璋端起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十万京营将士,一言不发,兀自饮罢碗中酒,征掳大将军徐达率先将手中的陶碗摔碎。
一时间从者如山,将陶碗狠狠的摔在地上。
“不破敌军!”
“誓不回转!”
在天下百姓的注视下,一支支兵马,从南七北六一十三省,鱼贯而出。
这是来自中原万民的怒火。
从明军开拔的那一刻,对于王师的定义,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战,不是为了消灭谁,而是为了天下百姓,打出一个太平!
中原百姓生性淳朴,增恶杀戮。
但是强寇不仁,故而大明只得以杀止杀,以战止战!
就在大军开拔的那一刹,原本在青沙洲的栾彬带着几个伙计,也挤上了北上的运船。
栾彬知道,大明并不只需要大明百姓的支持,更需要草原各部的支持!
太原府,王家大院。
一辆马车风尘仆仆的在家奴的牵引下,缓缓从后门驶入院落之中。
太原既是晋阳,乃大唐龙兴之地,自大唐开国之时,晋商便已初见规模,武则天之父武王護,便是其中翘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