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你做的吗?将他二人调换?”
天师抬头,直视天威,大大方方地承认道:
“是。”
皇帝顿时坐不住了,感觉被背叛了一般,他起身来回走动着,甫一转身,指着天师的鼻子怒不可遏道:
“你知不知道你害惨朕了!”
“你知道你都干了什么吗?你为什么要私自行动?为什么不和朕说?你让朕今日颜面丢尽!”
天师没说话,目光平静,看着暴怒的帝王。
皇帝愤怒不已,怒声问道:
“刺杀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你安排的,还是意外?”
天师笑了笑,有一瞬间,他的脸和王玢的脸重合,那种无奈而又忧伤的神情,叫皇帝心头一跳,气焰瞬间消下去,怔愣了好几秒。
当初他质问王玢时,王玢就是这般表情,他如何也忘不掉。
天师开口,语气里有一丝微不可察的委屈:
“陛下,草民没有那么大能耐,请来两位百步穿杨的刺客。”
皇帝顿觉难以面对天师,眼神躲闪,舔了舔嘴唇道:
“天师……勿要怪罪,朕只是一时心急,才说了些重话。不知天师可否为朕解惑?”
天师点点头,语气和缓道:
“陛下,还记得我说小殿下有一劫,而谢氏子便是生门吗?”
“我便是预感到了今日必出大事,只是我算不出具体劫数,故而出此下策。那孩子本是有块护体灵玉的,那玉通灵性,可救他一命,只是千算万算,没算到他早已失了灵玉。”
说罢,天师低头,脸偏向旁处,一脸愧疚道:
“是我学艺不精,才叫陛下受辱,可怜那孩子又丢了性命。”
天师容貌世间难得,做出这般神态来,倒显得有些楚楚动人,又不矫揉造作。帝本是个好颜色的,又因为天师做这么多都是为了他的宝贝孙子,故而立马消了气,带着些哄意道:
“这怎么是您的过错呢?是那孩子命该如此,运气不好罢了,能为君死,是他的荣耀。倒是天师救了皇长孙一命,朕要好好感谢天师,天师想要什么,尽管与朕说。”
天师微微摇头,垂下的眸子中一片算计,口中却满是悲悯道:
“如此奖赏,受之有愧。”
帝眼中尽是欣赏,天师斜睨见皇帝的神情,心里冷笑不已,为了更加塑造自己完美的形象,叫皇帝更信任自己,故而他提议道:
“陛下,谢氏子护主有功,当赏,不如为其追封,表嘉忠心。”
皇帝稍作权衡,当即采纳天师的建议,并道:
“念其护主有功,追封‘忠武’。”
“陛下圣明。”
天师微微一笑道。
“至于谢玿,虽说其将那两个刺客未审先杀,可他这是护犊情深,情有可原,故而杀人泄愤,不若言语训诫,如此一来,也好安抚朝臣。”
这个提议皇帝并未立即采纳,而是皱着眉,一脸不悦地向天师告状道:
“大臣们都要朕给个交代,朕怎么交代?谢玿触犯国法,理应问罪,只是有这么多人替他担着,叫朕进退维谷。”
天师心里憋着坏主意,故作为难地对帝道:
“恕我无能,陛下,我并不擅长应付此事。”
随后他似乎灵光一闪,提议道:
“陛下何不去问正道子?正道子于这方面颇有造诣,想来正道子较我谋略更多。”
然而皇帝并不希望能人异士过于干涉朝廷,故而听天师这般说,皇帝心里对正道不满,却也给天师个面子,顺应道:
“那朕便去与他商量,看看他是否如天师所言,谋略甚多。”
皇帝朝外走去,天师颔首恭送,笑道:
“陛下慢走。”
抬起头时,眼里尽是恶意。
正道子啊,他有什么建议呢?当然是……主杀啦。
不过皇帝倒是不会真杀了谢玿,只是天师想借正道这把刀,在谢玿心窝子上再补上一刀罢了。
皇帝与正道商议过后,当日便颁布了对此事的处置结果:
“谢氏子谢伯远,护主有功,追封‘忠武’。”
“皇长孙与谢氏子,乃是故友,情谊深厚,两人约为游戏,身份互换,落此恶果。皇长孙视祭祀大事如儿戏,禁足东宫,以示惩戒。”
“至于谢玿,舐犊情深,情有可原,然其杀人泄愤,藐视天威,蔑视国法,亦不可饶恕。即日起,谢玿停职查办,日日于大理寺受训,直至悔过,方可官复原职。”
“千牛与羽林,轮班值守,制度疏忽,以致护卫不力,刺客横行,一一问责,连坐千余人次。”
“宫人看管主子不力,罚者亦百余数。”
不过禤蔚并未参与,故而皇帝并未对其降罪,只是口头教育一番。
禤蔚心知肚明,皇帝不过是忌惮他身后的人罢了,故而才会在一开始,就调开他。
满朝文武皆知皇帝这是将过错尽数推在两个孩子身上,归为游戏致祸,虽有质疑的声音,到底皇权至上,这件事便到此为止。
谁也不知道真相到底为何,只是他们在心里也认清了高座上的君王一分。
至于刺客,死无对证,有司只能根据身体特征及凶器推断,刺客来自岭南、南诏一带。
一时之间,朝廷忧思不已,若是南诏刺客,只怕南诏野心之大,令人发指。
开平十一年春,龙抬头,行春蒐。蛮夷行刺,未遂;谢氏护主,故殁。
——《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