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弄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间,
时间便悄然来到九月份。
江北道的河道疏通大有成效。
再加上山河鼎镇世、永镇山河令同样镇着江北道山川河流,甚至还有一个李存孝手中的禹王神槊也可以分水、定水。
让江北道近几年民不聊生的洪涝,今年并没有发生,汛期已经悄然过去。
江北道的军民们齐声欢呼着,一同庆祝着,因为这是他们共同的劳动成果。
由于一起加入了江北道的河道疏通和铺路架桥建设,还让不少人对于江北道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毕竟一砖一瓦,一桥一路都是他们辛勤的结晶。
当然,这远没有结束,这次江北道军民齐上阵,挥洒汗水好几个月,大部分只是在疏通河道。
粮食则大部分由南方的江南道、乾南道供给,甚至江南道还出了不少人力。
这并非是江北道军民的全部功劳,大乾其他道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接下来他们要逐渐进入到开垦农田,恢复经济上了。
前段时间已经开始种植的白薯也逐渐应用在开垦的良田上。
白薯的生长周期,经过多次培育,陈旉早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春季种植的在160天到180天之间,而夏季种植的在120-140天之间。
主要要看温度和土壤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陈旉已经带着他的团队来到江北道进行白薯的种植指导,在各处农田都可以见到有人在指导白薯种植。
陈旉耐心地解释道:“白薯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扎苗、分枝结薯”
但并非所有地方都种植白薯,
一种作物即便再好也不适合哪里都种,不然那样就是赫鲁晓夫种玉米了。
除了种植白薯,想要让江北道的经济快速发展起来,荀彧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其实搞经济方面,荀彧是不擅长的,
或者说颖川荀氏是不擅长的。
毕竟他们家传的治国理政之道。
但荀彧擅长的一点是学习。
不会搞经济?那就学!
荀彧不耻下问,向魏则、鲁肃、辛弃疾以及他所辖江北道十一州刺史等人取经,试图发展和振兴江北道经济。
幸运的是,虽然荀彧他不懂得如何振兴经济,但他麾下有不少人还是懂的。
保证境内不要出现什么太大的自然灾害,能治理就治理的第一步已经完成。
第二步,要想富,先修路!
先把交通搞起来比什么都强。
江南道和江北道之间隔着一条大方江,但曾汪已经带着人在主持设计连通江北和江南道的大桥的。
而大桥的主要施工人员,就是金刚和他麾下的七头巨猿。
另外,鲁肃他们还打算用水闸控制大方江流速,在东西走向的大方江的中段搞一条十字交叉的运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