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界记录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为大脑输入了全新的「事前经验」,所以我们就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感知和判断。
这正是德国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赫姆霍兹在19世界60年代提出的「无意识推理」概念:
我们的感知并不单纯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即视网膜接收到视觉信号,然后把信号原封不动地传送给大脑,而是一个“自下而上”,即经过事前经验的推理而得出结果的过程。
简答来说,因为我们每个人大脑所储存经验的不同,所以面对同一个事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判断和反应。
这就类似于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情绪abc原则」:面对同样的现实,因为不同的人会又不同的信念与评判,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基于「无意识推理」,神经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
大脑在获得实际的感官数据之前,会依据过往的经验生成对外部世界的“预测”,并与世界通过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来进行比较。
当「预测」与「实际感受」不一致时,便产生了「预测误差」,然后大脑会据此调整内部的模型,以减少这种误差。
如上图,以我们的胃部感受为例,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对于“胃部感受”进行预测的内部模型。
如果我们之前的肠胃一直是舒适的,那么基于过往的经验,我们对下一秒肠胃感觉的预测依然会是“没有任何疼痛”的。
但此时,我们忽然体验到了一阵剧烈的肠胃痉挛、阵痛,这个“实际体验”与我们大脑中的“预测”是不相符的。
自下而上的“实际的感官数据”与自上而下的“大脑的预测数据”相遇,产生的「预测误差」会被上传到大脑内部的预测模型,大脑会据此更新模型,做出新的预测。
这便是我们之前所说的“贝叶斯大脑”与“预测编码模型”。
03
心理问题的本质:预测≠现实
预测误差出现时,大脑就会通过制造强烈「情绪波动」的方式,来让我们为“意料之外”的现实做好准备,应对风险,解决问题。
而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其它心理问题,或者说人生一切痛苦的本质,正是我们大脑内部模型所给出的「预测」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实际感受」之间,出现了频繁且越来越大的误差,导致我们情绪的震荡幅度越来越大。
每一个焦虑、抑郁与强迫朋友,对世界的预期都是十分“精确”且“高”的。
他们的脑海中总是充满了“应该”、“必须”、“一定”要“完美”的信念。
或者说,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人生是不应出现意外的。
“高而精”准的预期,一方面,容易引发消极的联想、提前的担忧,因为担心自己的预测无法实现,所以不自觉假设糟糕的情形,提前做出防御、打算。
另一方面面对同样的现实,悲观者也容易做出消沉的解读、诠释,这也就是为何焦虑、抑郁者眼中的世界远比真实的世界更消极、灰暗。
例如,恐惧失眠的朋友,固执地认为自己每晚的睡眠状况应当是完美无暇的,不仅要超过8小时,而且必须是深度睡眠,一夜无梦。
一旦稍微休息不好,就会激起强烈的不安与烦躁。
社交恐惧的朋友,内心根植着“别人一定要尊重、喜欢我”的预期,哪怕他人只是不经意间的一句玩笑,一个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因为“不在预测的范围之内”而引起焦虑、低落的情绪反应。
还有洁癖的朋友对于“绝对整洁”的执着,强迫思维的朋友对于“确定的答案”异乎寻常的渴望等等,都展现出了神经症者对于自己、他人与环境“极高且极为精准”的「预测」。
可现实的世界是无常变化、不可掌控的,天气可能阴,可能晴,温度可能热,可能冷,我们可能睡好,可能睡不好,他人可能喜欢我,也可能讨厌我。
偏执的预测,让我们在面对千万种可能性时,只能接受最完美的那一种,那情绪的起起伏伏,痛苦的心境不免就会成为人生的常态了。
反观心态良好、积极乐观的人,他们对世界的预期往往是相对“模糊且低”的。
例如,对于一个不怕失眠的人来说,当被问及今晚希望睡几个小时,他通常会回答说:几个小时都行呀,只要别一分钟睡不着即可。
对于一个在社交中钝感力极强的人来说,他人喜欢自己也好,讨厌自己也罢,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不主动伤害自己,那就是可以接受的。
04
主动推理vs感知推理
那么面对一次次的预期偏差,我们,或者说“大脑”是如何据此调整内在模型,减少误差的呢?
一种方式是「主动推理」,一种方式是「感知推理」。
所谓主动推理,即大脑通过主动行为来改变感官的输入,来减少预测误差,使其与大脑的预测相吻合。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主动改变现实使其与预期相符”的方法。
例如,如果我们担心自己今晚会入睡困难,那就提前为睡眠做些准备——早早上床、戴上眼罩和耳塞;
如果躺到床上还是无法睡着,那就通过主动逼迫自己入睡,反复监测自己是否有困意,或者深呼吸是自己镇定下来的方法追求入睡,目的都是为了缓解睡不着带来的焦灼不安。
假如我们发现身边的人不如自己期待的那般友善,那就通过主动回避接触,刻意冷落,或者反复分析他人动机的方式打消落差感。
这种方式其实就是文章开端所讲的「控制“事”来符合“愿”」。
这个方法的确可以暂时缩减预期误差,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在今后面对类似的场景时,依然容易导致预测与现实的不相符。
因为“主动推理”相当于对外在的经验,或者说感官输入进行了“筛选”,使其符合大脑的预设,没有对内部模型的大数据进行更新,所以下一次的预测依然会“精准”地排斥其它可能性。
这就相当于我们给人工智能重复输入了一些它已经掌握的数据和知识,那面对之前答不上来的题目,它现在依旧答不上来。
也就是说,即便这一次逼迫自己睡着了,或者回避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人,那下一次不仅会依然惧怕失眠,对那个人仍然感到厌恶、排斥,甚至失控感、负面情绪会愈发严重。
因为「主动推理」可能不仅仅会巩固原有的预测,还会让这个预测更加「精确」。
换句话说,可接受情形的范围进一步缩小,“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大。
因为一方面,我们通过主动作为让“客观现实”再次符合“预期”,等于再输入了一次“事情本就该按照我预想的发展”的经验,会让大脑进一步认定自己固执的预期是正确的,不容置疑。
另一方面,我们为了缩小预测误差而做出的行为,也会导致现实朝着更加背离预期的方向发展。
就像失眠者越是追求入睡,睡眠状况反而会因为焦急的情绪恶化,社交恐惧者越是逃避面对他人或者刻意掩饰自己的尴尬、慌张,反而会更容易给他人留下“此人不好相处、不合群、举止奇怪”的印象,果真招致了他人的疏远和敌意。
正如前文所说的,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控制“事”,来让它符合“愿”,那么“事”永远追上“愿”,或者说,“事”和“愿”之间的割裂会更严重。
「主动推理」正是焦虑、抑郁与强迫朋友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的惯用手段——竭力试图掌控现实,使其满足个人的期待。
但现在我们知道,这种应对方式,虽然暂时起到了缩小预测误差的效果,但长远来看,只会进一步扩大预测误差。
第二种方式,感知推理,指的是大脑“不加评判地”依据感官输入来更新其对外部世界的预测模型,以减少预测误差。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体验到了什么样子的现实和情绪感受,都“如实”地照单全收,不进行任何主动的干预和调整。
例如,一个有疑病焦虑的朋友对自身体的预测是“一切感受应当是良好,各项生命体征不应出现波动”。
但今早起床之后,ta忽然感受到腹部一阵疼痛,有些许的不适感。
此时,如果依照“感知推理”,那么他应当全然允许和接受这个痛苦感觉的存在,不做出主动努力来试图让腹部的感觉符合先前的预测。
具体来讲,一方面不在行为上试图缓解自己的难受,或者去通过查证、问诊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问题并不严重、无需担忧;
另一方面,也不在头脑中反复思虑,试图把困惑分析清楚,给予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或者不断通过积极心理暗示来让自己心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