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2章 人民的名义!【2 / 2】

傲来花果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然!凤族族长之位谁人不想?儒儿啊,为父太想进步了……可恨那徐世知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处处压为父一头,但为父也不是轻易退缩之人。”

杨蒯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接着说道:“儒儿,你且说说,若为父真的站队河南王,会有怎样的后果?”

杨儒略作思索,正色道:“父亲,孩儿以为,站队河南王虽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富贵与权势,但河南王起兵谋反,乃是大逆之举!若失败,杨家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就算成功,父亲也难免被世人所不齿!昭昭青史上留下骂名!”

“迂腐至极!留下骂名?哼!历史从来就是胜者创造的!而胜者就是英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我们记住了谁?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加上一个成吉思汗,是吧!”

“史书太薄,写不尽百姓之苦难!父亲,孩儿从小就听您说这番言论,为何今日却口出如此无情势利之语?”

杨蒯微微颔首,心中对儿子暗暗赞赏,脸上却依旧不动声色,接着又问道:“百姓?请问,百姓是谁?他在哪里?算了,为父不与你计较!我且问你,那若为父不站队河南王,又当如何?”

杨儒回应道:“父亲,若不站队河南王,虽可能暂时失去一些机会,但可保持中立,观察局势,再做定夺。且杨家一直以来忠君爱国,若坚守此道,即使局势再乱,杨家也能保得清名。”

杨蒯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欣慰。他继续试探道:“那依你之见,为父当如何抉择?”

杨儒坚定地说道:“父亲,孩儿以为,杨家当以忠义为本,不可轻易背叛陛下与太子。至于凤族族长之位,父亲可凭借自身的才能与品德去争取,而非借助外力。”

“那你自己什么态度?”

杨儒毫不犹豫地回答:“请父亲恕罪!不论是君臣之节,还是朋友之义,无论如何孩儿都要坚定地站在太子那边,为太子效命!”

听到这里,杨蒯心中大喜,沉默片刻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杨儒一脸茫然,不知父亲为何发笑。

杨蒯止住笑声,拍了拍杨儒的肩膀说道:“好!不愧是我杨蒯的儿子!儒儿,为父十分欣慰!”

随后杨蒯一甩衣袖,身姿更加挺拔,他缓缓说道:“儒儿,为父一生,历经风雨,见过太多的权力争斗与人心险恶。在这乱世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尤为重要。杨家世代忠良,不可因一时的利益而迷失方向!”

“父亲,您方才不甘之色倒是真的!”

“为父的确心有不甘,但为父有自知之明,更明白忠君之事不可废!我们五人中,陈康刚猛霸道,曾仕运筹多劳,赵孟頫机敏才高,徐世知博虑心巧,为父比不上他们,唯一让陛下放心的……便是执拗可靠!至于那凤族族长之位,为父自会凭借自己的实力去争取,绝不借助不正当的手段!如今为父身为敏国公,自当以国家社稷为重,以百姓福祉为念!”

“那河南王那边?”

杨蒯轻抚着桌上的《讨逆檄文》,缓缓说道:“当年陛下起兵,为父与众人一同写下这檄文,本是为了恢复华夏,还百姓太平。河南王今日此举,看似大气,实则包藏祸心!只能说他虽有大志,但谋反之事,终究是逆天而行!”

“父亲英明!”

“你看他找的都是些什么货色!就说那蔡熙,官至从一品城防营主帅,这次居然还想掺进一脚!他一直在洛阳军旅效力,做了六年洛阳将军府偏将、五年市城防营副帅,可我们的校尉总旗、悍卒精兵,他竟然不认识!人家和他行军礼,他还仰着脸问人家是哪个部队的?这京城青楼、花船里稍有姿色的姑娘呢,他个个熟悉,连偏僻乡镇上的村花,他都能叫出人家乳名。哎!这像什么话!简直不为人臣!”

“哈哈哈!”杨儒被父亲这番言论逗得哈哈大笑。

“还有陆宇轩那个金乌族老杂毛!堂堂我大兴国师,肩负着占卜国运和避免天灾等重大责任啊!他倒好,好端端的阴阳大道不参悟,突然跑到陛下的寝宫里测风水去了!累得那是一头大汗,几乎累晕过去呢!”

“居然还有此事!哈哈哈!”

“嗷!还有那个宫珍!自从当上门下省侍中之后,他把他那些七大姑、八大姨都安排到位了!一个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居然被他安排进户部做了主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他身上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下一步是不是还要把他宫家大门外的野狗也都安排进皇家猎场做猎犬啊!”

杨蒯大口呼吸了几次,终于抚平了怒气,“看到了吧儒儿,所以他河南王便是如今的乱世之贼、祸行之逆!为父必替太子讨之!”

“不过孩儿还有一问。为何您对太子这般信任呢?孩儿与太子乃是至交好友,可大势看来,太子之位也并非稳如泰山,您为何会有如此坚定的态度?”

杨蒯负手而立,缓缓踱步至庭中的石凳前坐下,他轻轻捋着胡须,神色肃然:“儒儿,为父并非信任太子,实乃信任陛下。”

“陛下?”

杨蒯眼中泛着敬佩:“你且思量,陛下乃一国之君,睿智超卓,历经诸多风雨波澜。其雄才大略,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他在择立太子之际,必是深思熟虑、反复权衡。故其所选中之太子,定有非凡之处,绝非偶然为之。”

“父亲所言极是!”

杨蒯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者,陛下肩扛江山社稷、心系黎民百姓,于决定太子人选之时,必然虑及国家之未来与稳定。太子乃国之根本,未来之希望。若太子不堪大任,陛下岂会轻易立之?为父信皇上之眼光,只因皇上以天下为念,其决策必是为了国家之长治久安。我等身为臣子,当顺应皇上之意,相信皇上的判断,以人民的名义,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儒眼中敬佩之情:“父亲教诲,孩儿铭记在心。孩儿定当以父亲为榜样,坚守忠义,效命大兴!”

杨蒯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他继续说道:“儒儿,你能坚守忠义,为父很是欣慰。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可为了个人的私欲而违背良心。只有这样,杨家才能在这乱世中屹立不倒,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

杨儒郑重地点点头:“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杨蒯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知道,杨家的未来,有了希望!

他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河南王此番送来御山灵毫笔,看似是拉拢,实则亦是试探。为父若接受,便等于站在了河南王一方,与朝廷为敌。但若拒绝,又恐河南王恼羞成怒,对我杨家不利。”

“那我们该怎么做?”

“儒儿,为父太想进步了!所以这次,为父要以身入局!”

杨儒震惊不已:“父亲,以身入局,太过危险,您这是何苦?”

杨蒯眼神坚定:“儒儿,为父一生,所求不过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以致最终的天下大同。若能为此,虽千万人吾往矣。!以身饲虎,又有何妨?为父表面上接受河南王的礼物,暗中却与太子联络,为朝廷效力!”

杨儒恍然大悟,心中对父亲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父亲高瞻远瞩,孩儿佩服!您既有此志,孩儿愿随父亲一同前行!”

“好!吾儿有此觉悟,为父甚感欣慰!但此事凶险,如今一切又尚不明确,为父也不好做出预判,因此你不可贸然行事。你既已决定站在太子那边,便要坚定不移。为父会在暗中为你提供支持,一切要小心行事!待时机成熟,我们父子二人共同为朝廷效力,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