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嘿,亩产能达到五千斤,储存得当,能保存一年左右。”
这话一出口。
啪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嬴政手中的红薯滚落在地,从御阶一级级滑落,直至几级下方停了下来。
嬴政惊讶地抬起头。
“张先生,你说什么?”
“陛下,我说这种作物每亩能产五千斤。”
冯去疾手一抖,心里明白张先生不至于在这等事上玩笑,但他仍难以置信。
“张先生,别夸大其实吧。”
“真的没夸大。”张先生摇了摇头。
尽管如此,就连身边的赵高也露出不相信的眼神。
张先生微笑着:“陛下,臣来之前已种植了秧苗,这里还有一袋红薯,陛下现在就可以拿去烹饪品尝。”
蒙毅捡起一旁滚动的红薯:“若真如此,今后我们秦国将不再担心粮食短缺!”
冯去疾短暂犹豫后,最终决定暂时信任张先生。
“真这样的话,还需要像纸那样妥善保存。”
“产量这么高,如果传入敌对方手中,尤其是那些六国遗臣,可能会造成隐患。”
那样,他们也就解决了粮食问题。
蒙毅正准备点头。
突然,嬴政站起来,宽大的龙袍掠过台阶,走近蒙毅,从他手中接过红薯。
“不必担心,若真像张先生所说,大秦应立即广泛种植推广,造福百姓。”
“至于那些贼寇…”
嬴政解下腰间的天问剑。
明亮而锐利。
“有胆敢动者,秦剑立斩!”
……
……
“张先生,这样的红薯要多培育一些,尽快在全国推广开来!”
嬴政拿起红薯,返回了主位。
“臣明白。”张先生拱手道,“只是新事物出现总需要时间让民众接受。”
“朝廷不需要强加推进,等百姓发现了其产量的好处,自然就会选择种植的。”
就像之前的甘蔗一样。
起初没有百姓愿意种甘蔗,生怕影响其它农活。
即使卖出去能赚钱也一样。
张先生只能自己尝试种植。
直到后来抓住了巴清这个契机,甘蔗园的事才得以顺利进行。
随后红糖广销各地,有见利行事的百姓纷纷加入种甘蔗行列。
红薯也是同样道理。
但相比甘蔗,红薯更容易为百姓接受。
只要亲眼见到效果即可。
张先生估算,用不了多久,至多一年半载,全国的百姓都会认同红薯的价值。
“你是治粟内史,这事就交给你处理。”
嬴政挥了挥手,明确了决策。
“是。”张先生放下红薯,“嘿,陛下,这些红薯您可以先尝尝,只要烹熟了就行,怎么做都可以。”
嬴政点点头,“好。”
旁边的太监躬身接过张先生递来的红薯。
张落拿起一个装有食盐的小袋子,让人拿给嬴政看。
“陛下,还有一物需要您过目——这是盐。”
“盐?”嬴政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是如雪般晶莹的颗粒。
盐?
他轻轻尝了一下,确认的确为盐。
“陛下,这是经过精制的盐,也称作细盐。这是我过滤出来的成果,质量远超我们现在使用的盐石。”
嬴政愣住了,看向张落,心想这哪里只是好多了?
“张先生真可谓大才!”
嬴政见冯去疾和蒙毅同样好奇,便让侍从将盐给他们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