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去稷下学宫吧,见见我的师弟们,或许他们有所了解。”
自从经历淳于越事件之后,伏胜不知道自己能否再被齐地儒家学人接纳。
稷下学宫,曾经由齐王赞助的知名学术中心,现在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虽然秦灭齐后没有直接关闭稷下学宫,但也几乎不问其事,同时把许多学者调至咸阳博士馆。
伏胜是其中之一。
并且,秦国也不向稷下学宫拨款,而是依靠齐地的一些富有家庭和商贾资助,才能勉强维持。
其中最重要的秘密支持者就是齐王室后裔——田家。
因此稷下学宫还没有解散,不过日渐冷清已是事实。
以往人群熙熙攘攘的地方如今已罕有人迹,大部分地方开始显露出破败。
不过也正因这种萧条状况,反而成为一些人藏身避难的好去处。
目前替代稷下学宫的是咸阳博士馆。
过去的齐鲁儒家学人起初并不屑博士馆,但如今形势改变了:书籍需严格审查才能允许存在,并且还要使用指定教科书。
在如此强制规定下,即便是稷下学宫表面也开始使用合规的教科书和教材。
这让他们边骂边用。
更令他们焦虑不安的是,博士馆已经开始在各地开展教学体系:
从县级、县级学,一直到 博士馆,吸引着全国的人才前往咸阳。
这里有诸多名师贤才,无尽的书籍资源,更有秦皇资助全部路费和食宿开支!凡是学业有成者,便可以入朝为官。
人们还听说,在张黩武的提议下,朝廷将举办考试。
依次在县、郡层层选拔,最终优秀者将在咸阳获得官职!
这仿佛让天下所有人都看到了一条通往仕途的光明大道!
谁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就算秦皇如何又如何?
秦灭六国之前,不也已有不少六国之人慕名前来投奔吗?那时候连这样的晋升机会都没有呢!
于是,即使齐国和鲁国的儒生再怎么固执地责骂,依旧有人悄悄离开了稷下学宫。
这种矛盾的情绪,伏胜早有预料。
从淳于越被齐鲁老儒借口写信大骂时,就显示出他们内心的动摇了。
因此,伏胜站在稷下学宫门口时,已做好了承受责骂的心理准备。
“唉,稷下学宫变得越来越冷清了。”伏胜不禁叹了口气。
一切也都显得有些破旧不堪,死气沉沉,令人感到不安。
“呵呵,师兄,生死轮回,花草荣枯,这些都是天地万物的规律,稷下学宫自然也不过如此。”
“子房!”伏胜眼前一亮。
他急切地拉着张良的手,想让他一起进去,可张良却停了下来不动。
“师兄,学宫里的师兄弟们不愿意见你。” 伏胜脸色僵硬了起来。
本以为张良现身,能改变这一状况。
显然,并不是这样。
“我弟弟在哪里?”
张良微笑着回答:“他出去云游去了。”
“嗯?”伏胜眉头一皱,长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然后拉着张良往外面走去几步,来到大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