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73章 慕钱沪剧团在淞沪会战四行仓库演出沪剧《八.一三》【5 / 10】

半楼书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30日,日军出动坦克掩护步兵进攻,被守军用手榴弹击毁2辆。

日军还在仓库墙边架起梯子攀爬进攻,守军推倒梯子,并向墙角猛投手榴弹,再次将日军击退。

束手无策的日军只能集中火力猛轰四行仓库,几乎每秒钟就落弹一发,墙面也被轰出了不少弹孔。

守军反而利用这些弹孔改建成射孔,日军一连三天毫无进展。

四行仓库的战斗,让与四行仓库仅一河之隔的租界当局感到非常棘手,一方面,距四行仓库仅数十米之遥的 西藏路桥南就有煤气公司巨大的煤气罐,一旦流弹击中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方面,四行仓库与租界近在咫尺,如果有流弹落到租界,引起擦枪走火的事端,极有可能会演变成国际事件。

甚至打破租界与日军之间微妙的和平关系,因此租界当局希望四行仓库守军尽快撤退。

同时,日军也忌惮一水之隔的租界,不敢放手攻击,在四行仓库的进攻中颜面尽失。

所以也向租界当局施压,企图从外交途径来迫使守军撤离。

于是租界当局首先要求第三战区命令四行仓库守军撤离,并表示允许守军退入租界,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与此同时,出于对八百壮士的崇敬与同情,许多社会团体和社会名流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国民政府命令四行守军撤退,以保全这支英雄部队。

考虑到“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屡挫日军兵锋,极大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同时也在国际舆论面前展示了中国以弱抗强的不屈意志,出色完成了“争取时间,唤起友邦同情”的使命。

10月31日上午,蒋介石电令88师师长孙元良,命令514团1营于11月1日凌晨2时撤离四行仓库归建。

蒋介石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写到: “为主帅者,爱惜所部与牺牲所部皆有一定限度。今谢晋元死守闸北一隅,任务与目的已达,故令其为荣誉之撤退,不必再作无谓之牺牲矣!”

此时,88师主力已撤至沪西的北新泾、周家桥、丰田纱厂一线,孤悬敌后的1营如要撤退归建,只能渡过苏州河经租界归队。

由于租界当局有过允许1营通过的承诺,所以孙元良便派副师长冯圣法和参谋长张柏亭与上海市市长俞鸿钧、淞沪警备司令杨虎一起与租界当局交涉。

31日14时,冯、张、俞、杨与公共租界的外国驻军总司令英军少将斯摩利特(smoleet)等租界当局代表会谈。

租界方面很爽快地答应了通过英军警戒线时的行动协调、对封锁四行仓库后门的日军机枪阵地与探照灯的压制,以及准备通过租界时的交通工具等要求。

21时,张柏亭通过电话命令谢晋元率部于当晚撤出四行仓库。

31日24时,守军分为两个梯队,交替掩护,冲过新垃圾桥进入租界。

在坚守四行仓库和突围战斗中,1营共计阵亡14人,伤23人,击毙日军至少在100人以上。

1营退入租界后,先被带到中国银行仓库。租界当局随即要求收缴1营武器。

谢晋元和全体官兵群情激愤,坚决不同意缴出武器,双方僵持不下。

在漕河泾等候1营归队的张柏亭赶到租界,在了解状况之后,要求谢晋元暂时先交出武器,同时英方也解释进入租界不许协携带武器是惯例。

而且他们只是代为“保管”,绝非“缴械”。

谢晋元这才命令缴出武器——共计步枪200余支,轻机枪24挺,重机枪4挺,驳壳枪20余支,手枪3支,子弹12万发,从这个数字来看,1营几乎是把全部轻重武器都带出来了。

1营被缴械后,步行前往西藏路跑马厅休息,当时已是深夜,沿途还是有大批群众闻讯自发赶来欢迎。

1日上午,1营官兵在吃完早餐后由租界当局派车送往星加坡路(余姚路)胶州路口的意大利兵营,沿途受到上海市民夹道欢迎。

但是一进入意大利军营后,1营就遭到羁押,由万国商团看守。

乘坐由租界提供的车辆前往意大利军营的四行守军:

1营退入租界后,日军立即向租界提出抗议,称如果租界准许中国军队通过,日军将开进租界追击。

在得知1营被租界羁押之后,蒋介石立即指示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向租界提出抗议,要求让1营按原协议通过租界归队。

但之前斯摩利特的谈判早就暗藏杀机,斯摩利特只是驻军司令,只负责军事行动,对于租界的行政与外交事务并无权限。

谈判时不但没有租界当局的正式授权文件,也没有正式签署任何书面协议,租界方面从一开始就只是想把1营骗出四行仓库。

八百壮士退入租界被强行缴械后,便成为了一支真正身陷孤岛的孤军,被租界羁押在星加坡路(余姚路)胶州路口与胶州公园(静安区工人体育场)一墙之隔的空地。

自1937年11月1日至1941年12月18日,长达4年又1个月零27天,这块营地也被称为“孤军营”。

从孤军被租界羁押后,国民政府就全力展开外交努力,但一直没有奏效。

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多次派人游说谢晋元率部投效,但都被严词拒绝。

于是日伪就收买了孤军中的败类,于1941年4月24日将谢晋元杀害。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此时还有约320名孤军落入日军之手。

日军先将孤军迁至宝山月浦机场旁的空置军营,再于1942年3月将孤军官兵全部关入南京老虎桥监狱。

从1942年5月开始,分六批将孤军押往不同地方作苦工,最远的两批被送到了新不列颠岛和新几内亚岛。

其间有包括继谢晋元之后担任团长的雷雄在内约100人逃脱,回到大后方,还有约100人在做苦工或逃亡中遇难。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幸存下来的四行孤军还有约170人,都受到了从优嘉奖。

“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的象征:

虽然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守卫总共还不到五天时间,但却充分展现出中国军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念,成为抗战中的一面旗帜。

根据“八百壮士”的事迹创造的歌曲《歌八百壮士》,在当时广为流传,歌词中反复出现“中国不会亡”,就是将八百壮士看作坚持抗战、绝不屈服的精神象征。

因此,四行仓库也就成了抗战圣地。

政治和军事协调:

1937年,国共两党虽然已经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协议,但双方在具体合作上仍存在诸多摩擦和信任问题。

八路军并未被纳入国民政府在淞沪会战中的统一指挥体系。

实际效果和后续发展:八路军在华北地区采用的游击战术成功地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减轻了华东、华中地区的战斗压力。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22万人,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

自卫抗战: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企图在华北制造第二个满洲国。

为确保首都安全,中国统帅部遵照国防计划甲案,陆军集中兵力准备歼灭上海的三千日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堵塞江阴全歼日军长江舰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