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百零九章 香辣豆豉鱼(二)【1 / 1】

莓果气泡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顾父顾母说这话,顾大郎就不爱听了,“这怎么能是二郎出的呢?那时候二郎还没分家呢,赚的银钱的确是应该要给公中一份的,可是现在不同了啊,我们分家了啊,哪有分家里还让我出银钱的道理!”

顾母板着脸道:“你是不是以为我治不了你了?”

顾大郎其实还是有些怕顾父顾母的,可是让他出银钱,那可真是要了他的老命了,他哪里舍得啊!

顾大郎不愿意,顾大嫂就更不愿意了,本来顾大郎就懒得很,赚的银钱也不多,她可是指望着多攒些钱让自己儿子也读书,以后也考个秀才回来,说不定还能考个状元回来呢。

“爹、娘,二郎又不缺银钱,但是我们不一样啊,你们孙儿还小呢,你们总也盼着他能日后有出息对不对?

爹、娘,这几两银子给二郎是锦上添花,给我们就是雪中送炭了,这银钱我们真的出不起。”顾大嫂苦着脸道。

顾父和顾母听到了孙儿,心里又有些不忍了,孙儿确实还小呢,若是以后能考上状元,对顾笙也是助力……

顾父顾母犹豫了半晌,便咬着牙道:“那你们的银钱便不出了吧,我们还是按之前说好的银钱给,给八两银子。”

顾大郎闻言也不继续纠缠了,能不用从他兜里掏银钱就已经很好了,他爹娘的钱爱给就给吧,反正也是平日顾笙给的。

至于梨花镇的其他人自是各有各的反应。

就比如说那元家大娘子,上次她去了于娘子家提亲,结果回来之后反倒被她儿子责怪了,说什么君子该有君子之风,不该以人之短去胁迫他人。

童氏就不明白了,她这都是为了谁啊?

在外人看来,元家的确是风光,就是她也是风光的,夫君待她好,两个儿子又懂事上进,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家中的这一切都是靠她支应下来的。

她的夫君是开书肆的,许是日日同书打交道,总是有一股书生意气,做起生意来十有九亏,要不是她拿得住,别说两个儿子的束脩了,他们这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风去。

一门两个秀才,说起来自然是风光无限,可是旁人哪里知道这中间所花费之心血以及钱财,就光是束脩、以及笔墨纸砚还有买书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再加上还有人情往来的费用,还有赶考时的路费、住宿费,请人担保的费用。

元家没什么底蕴,说到底不过就是做生意的生意人,为了给两个儿子结交一些家世相对不错的郎君,童氏也狠狠花了一笔钱。

就这样,元家的家底都要空了,这才考出来两个秀才,可往前去还有举人,还有进士,那花销将会更大。

童氏倒是也想给两个儿子都找家世不错的小姐,可是若家世比元家强,童氏又怕差距太大,到时便变成了赘婿了。

她那么优秀的两个儿子,她怎么会舍得儿子去做赘婿。她打听来打听去,秦蓉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是没想到,人家竟然没看上他们家,童氏是百思不得其解,原还想着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想到她这个儿子倒是先把她亮的剑都打翻了。

眼下听说秦蓉定了亲,还是同梨花镇的一个捕快定的亲,她就更不理解了,这捕快还能比得上秀才吗?

她才酸溜溜地说上了几句话,就有一些娘子不赞同地道:“元家大娘子,你这话可就说得不对了,小顾捕快在咱们梨花镇人品可是数一数二的,那可是完全没的说!再说了,小顾捕快早就分了家,秦小娘子嫁过去啊就能当家做主,这日子还不美啊?咱们这些人嫁的人家,谁没受过婆母的磋磨啊!”

“对啊对啊,而且别看小顾捕快只是个捕快啊,小顾捕快能干啊,小顾捕快东街的宅子可是他自己置办的呢!”

童氏闻言愣了一愣,“你说顾捕快还在东街置办了宅子?”

“对啊对啊,离我们不远呢,就在前头一些。”说着其中一位妇人还给指了指路。

“说起来,我听说小顾捕快的师父也挺厉害呢!”

“如何厉害?”

“快说与我们听听!”

“具体我也不知道啊,总之我就是听说小顾捕快的师父是什么世家子弟,总之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以比的。”

“是世家子弟啊,那难怪能教出小顾捕快这样好的郎君了!可惜我没有闺女啊,不然定是要争上一争的。”

“诶,争什么争啊,秦小娘子也是很好的小娘子啊,和小顾捕快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

“秦小娘子的娘不是和离的吗?而且没记错她都十八了吧,这都老姑娘了……”

“你这人怎么说话呢,那小顾捕快还比秦小娘子大呢,秦小娘子都是老姑娘了,那小顾捕快是什么?是老郎君?”

“你这话说的,不是无理取闹吗?男子和女子哪能一样呢?”

“男子和女子如何不一样,你倒是说说看?别把你们重男轻女这一套摆在老娘的面前,老娘可不吃这一套!秦小娘子开着酒楼,还得了丽妃娘娘的赏,平日里为人又好,我看你们谁敢说秦小娘子不好,看我不拿着扫帚拍她一屁股!”

又比如于家的那些街坊,听说了秦蓉同顾笙定了亲,也都个个好奇的不得了,尤其是几个同于氏差不多大年纪的妇人,她们就等着瞧秦蓉嫁的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这几个妇人平日里也没什么事,于氏原来不好的时候,她们也是有些同情的,甚至还会搭把手帮个忙,可是自从于氏家里好起来了,她们便渐渐有些酸了。

尤其是秦蓉到了年纪却一直未定亲,她们一催,于氏还总是一副又没吃你家米的样子,就更是叫她们气恼,她们就要瞧瞧这么挑三拣四的姑娘最终到底找了什么了不起的郎君,也想看看后头还有什么好戏看。

毕竟别的不说,于氏和离过这件事在名声上是怎么都不如她们的,那于氏的闺女自然也就不如自己的闺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