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87章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2 / 2】

神秘的小土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八戒满心好奇地凑到行者跟前,眨巴着那双圆溜溜的眼睛,急切地追问道:“哥呀,到底是哪三件事情啊?快给俺老猪讲讲呗!”行者双手抱胸,微微仰头,有条不紊地回答道:“在那披香殿里矗立着一座米山,估摸有十丈那么高呢;还有一座面山,高度大概有二十丈上下。就在那米山边上,有一只只有拳头般大小的小鸡,正不紧不慢地一会儿啄一口、一会儿又啄一口地吃着那些米;而面山旁边,则蹲着一条浑身金毛的哈巴狗儿,它不停地伸长舌头、缩短舌头,舔食着面上的面粉。此外,在左边还摆放着一座铁架子,上面悬挂着一把金光闪闪的大锁,那锁梃儿差不多跟人的手指头一样粗细,下方则放置着一盏明亮的油灯,灯火的火焰一直烧着那锁梃。要一直等到那只小鸡把米全部吃光,那条狗将所有的面都舔干净,而且油灯的火焰把锁梃烧断,他们这里才会开始降雨呢。”

八戒一听,顿时乐开了花,咧开嘴巴哈哈大笑起来,拍着自己圆滚滚的肚皮说道:“哈哈,这有何难!这有何难呐!只要哥哥愿意带着我前去,我就立刻施展出我的神通变化出巨大的法身来,然后风卷残云一般,一口气把他们的米面统统吃得干干净净,再顺手把那锁梃也给弄断喽,这样肯定就能让他们乖乖地下雨啦!”行者听后,眉头微皱,瞪了八戒一眼,没好气地呵斥道:“你这个呆子,休要在这里胡言乱语!这可是上天特意设定的计谋,岂是你能轻易看破和破解的?”一直在一旁默默聆听的三藏此时面露忧色,双手合十,忧心忡忡地喃喃自语道:“像这般情形,可如何是好哟……”

行者双手抱胸,自信满满地道:“此事并不难办,我临出发之际,四天师曾经告知于我,只要一心行善便可化解此灾厄。”那郡侯听闻此言,如获救命稻草一般,赶忙俯身跪地,满脸哀求之色,悲切地说道:“恳请老师您不吝赐教,下官定当谨遵教诲,逐一信奉依从。”

行者目光炯炯,凝视着郡侯,郑重其事地说道:“倘若你真心想要悔过自新,从即刻起便诚心诚意地诵读佛经,潜心礼佛,那么我自然会竭尽全力为你消灾解难;然而若是你依旧执迷不悟,不知悔改,那我也是爱莫能助了,用不了多久,上天定会降下责罚,到那时恐怕连你的身家性命都难以保全啊!”

那郡侯连连叩头,如同捣蒜一般,口中赌咒发誓,表示自己必定痛改前非,虔诚皈依佛门。当下,他立刻召集本地的僧侣道士,隆重开启法坛道场,并吩咐众人各自书写呈文,向天庭奏明情况。郡侯亲自率领一众信徒焚香朝拜,向天叩头谢恩,同时深刻反省自身罪过,自责不已。三藏法师见此情形,也慈悲为怀,加入其中为其诵经祈福。

与此同时,另一边则迅速派出快马传递消息,通告城中内外的家家户户,无论男女老少,皆需焚香拜佛,念诵经文。自此之后,整座城池到处都弥漫着祥和的善念之声,不绝于耳。

行者见到此情此景,这才面露喜色,心中稍感宽慰。他转身对着八戒和沙僧嘱咐道:“你们二人务必要用心保护好师父的安全,在此静候佳音,待俺老孙再去走一趟,将此事彻底解决妥当。

八戒满脸疑惑地问道:“哥哥呀,您这又是要去往哪里啊?”行者一脸自信地回答道:“这郡侯听从了俺老孙的建议,果真是受到了教诲,变得恭敬善良、慈悲为怀,而且诚心诚意地念起佛来了呢!所以我现在得赶紧去再次上奏玉帝,请求他降下一些雨水来。”一旁的沙僧听闻此言,赶忙说道:“既然哥哥决定要去,那就不要再犹豫不决啦!咱们可不能因为这件事而耽误了赶路行程。况且,如果能够求得一场甘霖普降,也算是成就了咱们此次西行的一番正果呐!”

只见那神通广大的孙大圣,再次腾云驾雾而起,风驰电掣般直奔天门而去。没过多会儿,就又碰到了那位威风凛凛的护国天王。天王见到行者到来,不禁好奇地问道:“大圣啊,你今日怎么又来到此地了?”行者笑着回答道:“那郡侯已经改过自新,一心向善啦!”天王听后也是满心欢喜。正在两人交谈之际,忽然瞧见一名直符使者,双手稳稳地捧着道家的文书和僧家的关牒,急匆匆地朝天门这边走来。那符使一眼看到了行者,连忙恭恭敬敬地施了个礼,口中称道:“此等好事皆因大圣您苦口婆心劝导为善的功劳啊!”行者微微点头,接着询问道:“不知你将要把这些文牒送往何处呢?”符使赶忙答道:“小的会直接送到通明殿上去,交由天师转呈给玉皇大天尊阅览。”行者略作思索,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先去吧,俺老孙稍后便会跟上来。”说完,那符使便快步离去,朝着天庭深处走去。

那符使如一道闪电般迅速冲入天门之中,消失在了云雾缭绕之间。护国天王看着孙悟空,缓缓说道:“大圣啊,这次您不必去面见玉帝了。您只需前往九天应元府,向那里借一些雷神过来,让他们直接施展法术,声雷掣电一番,自然就会降下雨水啦。”

孙悟空听闻此言,心中暗自思忖片刻后,觉得这主意甚是不错。于是,他二话不说,一个筋斗翻入天门之内。然而,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他并没有登上灵霄宝殿请求玉帝的旨意,而是轻车熟路地转动着云步,径直朝着九天应元府飞去。

不多时,孙悟空便来到了九天应元府前。只见那雷门使者、纠录典者以及廉访典者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一见到孙悟空到来,纷纷上前迎接,并恭敬地施礼问道:“大圣,今日怎有空光临此地?”孙悟空双手叉腰,大声回答道:“俺老孙此次前来,乃是有要事相求!”三位使者不敢怠慢,赶忙为其传话通报。

不一会儿功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便从那九凤丹霞之扆后面走了出来。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满脸笑容地迎接着孙悟空。双方相互见礼完毕之后,孙悟空开门见山地说道:“天尊呐,俺老孙今天确实有一件事情特意来拜托您帮忙。”天尊微微点头,表示愿闻其详。孙悟空紧接着说道:“我因为保护唐僧师父一路西行,路过凤仙郡的时候,看到那里遭遇了极其严重的旱灾,百姓们苦不堪言。我一时心软,已经答应帮他们求得一场甘霖雨露,所以特地赶来向您借用贵部的官员和将领前去凤仙郡施法降雨。”

天尊听后,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道:“此事我已知晓。只是那凤仙郡的郡守曾冒犯过天庭,为此玉帝立下了三件事情,如果这三件事未能完成,恐怕难以降下雨水啊。”

行者微笑着说道:“我昨日已面见玉帝并请旨。玉帝命天师引领我前往披香殿查看那三件事,分别是米山、面山和金锁。唯有这三件事倒断,才应当下雨。我担忧难以将其倒断,天师便教导我劝化郡侯等众人行善,认为‘人若有善念,上天必定依从’,或许这样可以挽回天心,化解灾难。如今众人已顿时生起善念,善声盈耳。适才直符使者已将改行从善的文牒上奏给玉帝了,老孙特意前来您的府邸,请求借调雷部官将相助。”天尊回应道:“既然如此,就派遣邓、辛、张、陶四位神将,率领闪电娘子,即刻跟随大圣前往凤仙郡施降雷声。”

就在那时,那四位将领与齐天大圣一同前行,没过多久便抵达了凤仙郡境内。他们迅速停留在半空之中,开始施展起法术来。刹那间,只听得一阵唿鲁鲁的震耳欲聋的雷声响起,紧接着又看到一道道淅沥沥的耀眼闪电划破长空。那景象当真是令人胆战心惊!

只见那闪电犹如一条条紫色的金蛇在空中蜿蜒游动,时而弯曲,时而伸展,仿佛要将整个天空撕裂开来。而那阵阵惊雷则如同万马奔腾般轰然作响,似乎要把大地都给震得颤动起来。伴随着雷光闪烁,还有一团团荧煌的火光四处飞舞,宛如夜空中绽放的绚丽烟花。时不时传来的霹雳之声更是惊天动地,就连远处的山峰也被震得摇摇欲坠,山石滚落,尘土飞扬。

此时此刻,整个凤仙郡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无论是大大小小的官员、士兵,还是普通百姓们,整整三年时间里从未听到过如此惊人的雷电声响和看到这般震撼的闪电光芒。今日突然见到这番情景,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地纷纷跪倒在地,有的人头顶着香炉,虔诚地祈祷着;有的人则手拈着柳枝,口中念念有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众人齐声高喊,声音响彻云霄,回荡在这片土地之上。

这一声声充满善意的祈愿,果然引起了上苍的关注。正所谓古人所云:“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看来,这世间的善恶终究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且不说孙大圣如何指挥雷将,掣电轰雷于凤仙郡,引得人人归善。却说那上界直符使者,将僧道两家的文牒,恭恭敬敬地送至通明殿,四天师接过后,赶忙传奏灵霄殿。玉帝见了文牒,微微点头道:“那厮们既有善念,且看三事如何。”

正说处,忽有披香殿看管的将官急匆匆地跑来报道:“陛下,所立米面山俱倒了。霎时间,米面皆无,锁梃亦断。”奏未毕,又有当驾天官引着凤仙郡土地、城隍、社令等神,齐齐前来拜奏道:“启奏陛下,本郡郡主并满城大小黎庶之家,无一家一人不诚心皈依善果,礼佛敬天。今启陛下垂慈,普降甘雨,救济黎民。”

玉帝听闻此言,心中大喜,即刻传下旨意:“着令风部、云部、雨部,各自谨遵号令,前往下方凤仙郡界,就在今日今时,响起雷声,布置云彩,降下雨水三尺零四十二点。”

此时,四大天师奉旨,将旨意传达给各部,让他们随时下界,各自施展神威,共同振作起来。

行者正与邓、辛、张、陶四位天将,命令闪电娘子在空中施展神通,只见众神纷纷赶到,汇聚在天空中。在这风云际会之时,甘雨倾盆而下。

这真是一场好雨:天空中浓云密布,黑雾蒙蒙。雷车轰鸣,闪电灼灼。狂风滚滚,骤雨淙淙。正所谓一念之间可回天,万民百姓充满了期望。多亏了大圣施展神通,万里江山处处都被雨水滋润。好雨倾河倒海,遮蔽了原野,迷漫了天空。屋檐前垂挂着瀑布,窗外传来清脆的声响。

好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万户千门之中,人们纷纷念佛感恩;六街三市之间,水流汹涌奔腾。东西河道条条水满,南北溪湾处处相通。干涸的禾苗得到滋润,枯萎的树木焕发生机。田畴里麻麦茂盛,村堡中豆粮丰收。客旅们欢喜于道路通畅,便于贩卖;农夫们喜爱这雨水滋润,利于耕耘。从今往后,黍稷定会茁壮成长,庄稼也自然会丰收丰产。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天下共享太平。

这场雨整整下了三尺零四十二点,直到雨势渐收,众神只才渐渐收回神通。孙大圣见雨已停,便厉声高叫道:“那四位神只,暂且停下云头,待老孙去叫郡侯前来拜谢列位。列位可拨开云雾,各现真身,让这凡夫俗子亲眼看看,也好让他诚心诚意地供奉你们。”众神只听闻此言,只得都停留在空中,等待郡侯前来拜谢。

行者按下云头,径直来到郡城之中。三藏、八戒、沙僧早已等候在此,纷纷前来迎接。那郡侯更是一步一拜,对行者感激涕零。行者见状,连忙说道:“郡侯且慢谢我。我已留住四部神只,你可传召众人一同前来拜谢,让他们日后也能为凤仙郡降雨。”郡侯听后,立刻派人传报,召集众人前来酬谢。众人纷纷拈香朝拜,表达对四部神只的敬意。

只见四部神只拨开云雾,显露出真身。雨部神只龙王显像,银须苍貌,世间无双;雷部神只雷将舒身,钩嘴威颜,令人敬畏;云部神只云童出现,玉面金冠,宛如仙人;风部神只风伯垂真,燥眉环眼,威风凛凛。四部神只齐齐显现在青霄之上,各各挨排,展现出神圣的仪态。凤仙郡界的人们见此情景,方才深信不疑,纷纷顶礼拈香,恶性尽回。今日得以瞻仰天上神将,众人皆诚心洗心向善,尽数皈依。

且说众神只们静静地停留了整整一个时辰之久,而下方的人民则是虔诚地不断朝拜着他们。只见那孙行者忽地腾身而起,跃至云端之上,对着众多神只恭敬地施礼说道:“诸位辛苦了,真是有劳各位大驾光临啊!烦请诸位各自回归本部吧。老孙我也会教导这郡界之中的百姓人家,诚心供奉各位高真,每逢重要时节定会设醮答谢。从今往后,还望诸位能够每隔五日送来一阵清风,每过十日降下一场甘霖,多多前来拯救这一方黎民百姓呀。”众神只听了孙行者所言,纷纷应诺称是,而后依照其言语,各自转身返回所属部门去了,此处暂且不表。

再看这边,那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已然从云端缓缓坠落而下,来到了唐僧身旁,开口言道:“此间之事已了,民众也都得以安宁,咱们可以收拾行装继续赶路啦。”那郡侯闻得此言,赶忙快步上前,向着孙行者深深施了一礼,诚惶诚恐地道:“孙老爷您这是哪里的话呀!今日这场盛举,实乃无量无边的恩德呀。下官我即刻便派人筹备一场小型宴会,以报答您的深厚恩情。此外,还要购置治理民间的田地,并为老爷您兴建一座宏伟壮丽的寺院,同时立下老爷您的生祠,镌刻石碑铭记您的大名,让四方百姓一年四季都能到此祭祀供奉。即便如此,下官也深知这点微薄之举远远难以回报您的万分之一恩泽啊,您怎能说出要走这样的话语呢?”

三藏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说道:“大人所言甚是合理,只是贫僧等人乃是自西方而来,一路挂单借宿、云游四方的行脚僧人,实在不便在此地久留啊。最多也就再待个一两天罢了,之后必定会启程离去,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那郡侯却哪里肯轻易放走他们呢?只见他赶忙下令,连夜派遣众多人手筹备宴席,并着手兴建祠庙。

到了第二天,盛大而精美的宴会如期举行。郡侯恭恭敬敬地邀请唐僧端坐于首席之上,而孙大圣则与八戒、沙僧依次落坐在旁。郡侯亲自率领着本郡大大小小的官员以及各部大臣们纷纷举杯敬酒,献上美味佳肴。与此同时,乐师们也奏响了悠扬动听的乐曲,整个场面热闹非凡,众人皆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就这样,整整一天时间都在热情款待中度过,真可谓是其乐融融。

原本干旱已久的田地终于迎来了甘甜的雨水滋润,河道上商船往来络绎不绝,贸易畅通无阻。深深感激神通广大的神僧来到我们郡内,多亏了齐天大圣能够勇闯天宫。不仅成功解除了三件困扰已久之事所带来的恶果,更是让人们心中一念之间归依佛门,从此广结善缘,弘扬佛法。但愿从今往后此地能如同尧舜时期一般繁荣昌盛,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

这一场接一场的盛宴,第一天设筵席,第二天摆酒宴;今天你来酬谢,明天他又致谢。就这样百般挽留,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之久。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等待那座为唐僧师徒四人建造的寺院和生祠完工。就在某一天,郡侯盛情邀请四位高僧前往参观。唐僧看着眼前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不禁面露惊讶之色,惊叹道:“如此浩大的工程,怎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得这般迅速呢?”

郡侯面带微笑地说道:“下官一直在催促工匠们加紧施工,日夜不停地赶工,如今终于匆忙完成了这项工程,所以特意邀请诸位老爷前来查看一番。”行者听闻此言,不禁哈哈一笑,夸赞道:“果然是位贤能有才、办事干练的好贤侯啊!”说罢,众人随即一同前往那崭新的寺庙。

远远望去,但见那殿宇楼阁高耸入云,气势恢宏;山门前更是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令人赞叹不已。行者见状,赶忙上前恭请师父给这座新寺留下一个名字。三藏略加思索后,缓缓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将其命名为‘甘霖普济寺’吧。”郡侯闻之,连连点头称好,表示这个名字甚佳。

紧接着,郡侯下令用金色的字帖广泛招募僧侣,让他们在此供奉香火,守护寺院。不仅如此,还在大殿左侧建立起四座众生祠堂,规定每年春夏秋冬四季都要按时举行祭祀活动。同时,又兴修了雷神和龙神等庙宇,以此来报答神灵的庇佑之功。

待一切参观完毕之后,唐僧师徒便准备继续赶路前行。然而,那一郡的百姓深知无法长久挽留他们,于是纷纷各自准备好了丰厚的礼物和钱财,想要赠送给唐僧师徒。但无论众人如何劝说,唐僧师徒始终坚持分文不收。面对此情此景,全郡的官员以及民众们只能无奈叹息。

最后,合郡上下的人们皆盛装打扮,敲锣打鼓,高举旌旗和帷幔,一路欢送唐僧师徒走出了足足三十里远。尽管心中满是不舍之情,但大家仍然强忍着泪水,一直目送着他们渐行渐远,直到完全看不见身影方才转身返回。

正所谓:品德高尚的神僧留下了福泽万民的普济之恩,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广布恩惠于人间。

至于唐僧师徒此次西行究竟还要走多少时日才能见到如来佛祖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