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09章 救赎之路(三)【2 / 2】

月湾的莎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月同辉\"李修然喃喃自语,\"这不是巧合。是古人在给我们指引方向!\"

他快速计算着天象的变化规律:\"如果这个现象是周期性的,那么根据郑和的航海日志推算\"

\"下一次日月同辉将在一个月后,\"他最终得出结论,\"而地点,正好在东海的某个特定位置!\"

\"那里会有什么?\"卡洛琳娜问。

\"我有个猜测,\"李修然说,\"郑和舰队当年在那里修建了一座特殊的观测站。而第四个印记,很可能就藏在那里。\"

\"那我们得抓紧时间了,\"阿尔瓦罗说,\"要赶在下一次天象出现前到达那里。\"

就在这时,一艘信使船靠近,带来了新的消息:清廷的密探也正在搜寻相关的线索!

\"看来不只是我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卡洛琳娜说。

\"是时候启动新的计划了,\"李修然看向远方,\"让我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理解这些智慧的人\"

次日清晨,\"银角\"号会议室。

李修然在桌上展开了一幅详细的东海航图:\"根据我的计算,第四印记的位置应该在这片海域。\"

\"问题是,\"卡洛琳娜指着几个标记点,\"清廷的船队已经在这些关键位置设置了岗哨。\"

\"不只是清廷,\"老汉斯补充,\"我的scouts报告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也在附近活动。\"

阿尔瓦罗皱眉:\"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复杂。\"

\"但这也许是个机会,\"李修然露出深思的表情,\"还记得我们在维京遗迹学到的东西吗?古人的智慧从来不是用来制造对抗的\"

他开始在地图上标注:\"我有个计划。\"

几天后,东海某处。

清廷的旗舰上,索尼正在听取手下的报告。

\"大人,\"一个密探说,\"根据线报,李修然他们确实掌握了重要的航海秘密。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他们似乎在公开分享这些信息。他们建立的"海上学院"已经开始向各国航海家传授新的导航技术。\"

索尼眯起眼睛:\"这不合常理。这样的秘密,怎么可能轻易分享?\"

就在这时,了望手报告发现可疑船只。

通过望远镜,索尼看到了一支混编舰队:有西班牙的商船、北欧的帆船,还有\"那是郑家的船?\"

确实,在舰队中,赫然有着郑芝龙的旗号。

很快,一艘小船靠近,带来了一份意外的邀请:李修然邀请清廷代表参加即将举行的\"海上学院\"东亚分院成立大会。

\"这是个陷阱吗?\"索尼的副手问。

\"不,\"索尼若有所思,\"这是个考验。他们在逼我们做出选择。\"

与此同时,\"银角\"号上。

\"你确定这个计划可行?\"卡洛琳娜问。

\"必须可行,\"李修然说,\"我们要让所有人明白,这些古代智慧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垄断,而在于共享。\"

\"但如果他们拒绝呢?\"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力量。\"

李修然取出从维京遗迹带回的\"极星指引仪\":\"这些天,我研究出了一些有趣的用法。\"

三天后,东海之滨的一座小岛上。

这里是郑和舰队曾经的中转站,如今被改建成\"海上学院\"东亚分院。来自各国的代表齐聚于此,气氛却有些紧张。

李修然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

\"诸位,我知道大家都对古代航海术的秘密很感兴趣。今天,我们不仅要分享这些知识,更要展示一个重要的发现。\"

他示意助手搬来一个特制的装置——这是根据维京遗迹的设计改良的简化版\"极光穹顶\"。

\"请看,\"他启动装置。顿时,一个微缩的航线网络投影出现在空中。

\"这不仅仅是航线图,\"他解释道,\"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启示:所有的文明都是互联互通的。没有谁可以独占海洋,就像没有谁可以独占智慧。\"

索尼在台下沉默不语。他注意到,这些航线与清廷秘密收集的古代航海图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个计划很疯狂,\"卡洛琳娜在台下轻声说,\"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会成功。\"

\"因为这正是古人想要的,\"李修然回答,\"他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东亚分院的展示仍在继续。

李修然正在演示如何将不同文明的航海技术结合使用:\"看,当我们把阿拉伯的星象导航法与中国的指南针技术结合,再配合维京人的天气预测\"

突然,一个意外打断了演示。

\"报告!\"一名水手冲进来,\"东南方向发现巨大风暴!按照目前的移动速度,不到两个时辰就会影响到这片海域。\"

会场顿时骚动起来。这种突如其来的风暴在东海并不罕见,但来得如此迅猛却很少见。

\"很好,\"李修然却露出一丝微笑,\"这正是实践的最好机会。\"

他转向在场的各方代表:\"诸位,让我们用行动证明,合作的力量。\"

索尼站了起来:\"李先生,你是说\"

\"是的,\"李修然点头,\"我们可以用刚才介绍的综合导航系统,不仅保护在场所有船只的安全,还能帮助附近海域的其他船只规避风险。\"

卡洛琳娜立即明白了他的意图:\"这就是你选择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举行会议的原因?\"

\"没错,\"李修然说,\"根据古代天文历法,这个时节确实容易出现剧烈风暴。但这也是验证"天镜"现象的最佳时机。\"

很快,一个临时的指挥中心建立起来。来自不同国家的航海专家各自贡献自己的专长:

- 阿拉伯水手精通风向判断

- 中国航海家擅长潮汐预测

- 维京船长熟悉恶劣天气下的避险技巧

- 西班牙航海师则对洋流了如指掌

在李修然的协调下,这些技术开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看,\"他指着改良版的极星指引仪,\"当把这些数据综合分析,我们就能预测出风暴的具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