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44章 人心向背【2 / 2】

天麻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群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回答,所有人都尽力地高声呐喊,犹如海浪般的声音震动着天边云朵。“听见了吗?”

张易拍了拍面前的男子的肩,问。“听到了!”

李况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泪水却和着鼻涕一同滑落。“你还打算放弃生命吗?”

张易继续问道。

李况笑得更灿烂,但头却坚决地摇摆:“不不不,我的命属于将军,若将军不允许,我就不会轻言生死。”尽管笑容明媚,但他眼中的泪却未能止息。

随后张易按照同样的方式,一个接着一个介绍其他勇士的故事。时间有限,他不能一一详述每个人的事迹。

“除这些台上将士,还有台下的士兵以及更多未提及的人士在场!”张易语气低沉,语带凝重。

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像是受了指引般集中在 正 赫然竖立的石碑上。

随着红色帘幕落下,石碑的文字映入大家的眼帘——是一串串名字。

几位敏锐且识文断字者很快辨认出,石碑上镌刻的正是那些战亡将士的名字。张易没有打断民众们的观看过程。

有的人痛苦难忍,不断抚摸着这些熟悉的名字,因为这些名字背后是他们亲人的面孔。张易任由他们在悲伤中寻找安慰,不加以干扰。

在台下的文武百官也严肃起来,注视着这一切,不由对张易的做法产生敬意。

不论是出于政治目的或是真正同情战士,张易的行动无疑彰显了一位英明领导者的作为。

等台下的呜咽渐小,张易拿起铁制喇叭高呼:“传达命令!”这一句简短的话使得南阳的官员们顿时紧张起来,他们还以为接下来会有更多关于石碑人物的说明,没想到会直接下达新的指令。

这时荀彧已经迅速准备好笔墨,随时准备记录。

没有纸张或丝绸怎么办?

这种小事哪里值得顾虑,把外套脱下来,在衣襟上书写就是了。

“对于那些因战致残不能再上阵杀敌的军人,每人每年可领取三千钱的生活补助,每月还可得到三十斤粟米,并享有税额减半直至终身的优待,家门口挂上‘忠诚勇敢之士’的匾额以表彰其贡献!”

张易沉稳地说道。

“在我治理下的每一位战士,因战争失去生命者,其家庭可每年领取五千钱,每月获得五十斤粮食作为慰藉。若遗孀无子,补贴直至妻子去世;若留下遗腹,直到孩子成年为止,其子孙亦享有税收减免两倍之特权。同样,在家门口挂上‘忠诚勇士之宅’的标牌,以为纪念。”

张易坚定地宣读这些决定。

虽然全面免除赋税超出了时代能力所及,但他决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保障每位战斗英雄应得的权益。

关于悬挂匾额一事,张易借鉴了未来的习俗。将来,当人们的思想工作深入展开时,看见门口的匾额定会油然而生敬畏之心。这番话出口,

活下来的战士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牺牲将士的家属更是感激涕零。若是没有张易送来的粮食,他们的家庭恐怕也难撑下去。

对此,张易心里明白应该感谢袁术。如果不是得到了那一百万石的粮食,他也不敢有如此作为!

荀彧写的速度飞快,很快就爬了起来,看看自己满是墨迹的长衫,一时语塞。其实,他并非常常心疼衣物。之前张易提出的问题,此刻他似乎有了答案。

特别是听到百姓高声称赞之时,那种感受更加强烈。见众声渐渐平息,张易趁机说出他反复斟酌过的计划:“此次我南阳县军队出击洛阳,搜集到了二千多部藏书,这无疑是天意所归,希望我们南阳县的民众能够领会圣贤的精神!”

“因此本官决定,在整个南阳县开办学校,凡是在籍民众子女都可以进入学习,无需支付任何学费!”话音一落,场面上瞬间陷入静默,众人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而荀彧、荀攸等几个人,则隐约察觉了些什么。对于张易对待贵族阶层的态度,他们都很了解,却没想到计划实施得如此之快!

但回想起来,现在确实到了关键时刻,接下来南阳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下一次征战估计还得一年左右的时间,现在若不下手,又要等到何时?

人们的兴奋点很快恢复,仿佛沸腾的大锅,七嘴八舌地讨论起读书的各种好处:“今后凡是我们的官员,除推荐外,还将从学堂的学员中通过考试选出人才!”

说完,张易就下了主席台,吩咐手下送今天登台的士兵回家,现场变得更加热闹了。张易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只要进了学堂读书,将来就有做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