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农具、肥料、农药,都有深入了解。
“今年你们种棉花,用到的农药是什么?谁来回答?”
“你叫冯京?名字很不错……是黎芦?黎芦除了杀棉花害虫,还有哪些作用?配农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一个问题,棉花长出花苞之后,要用什么肥料?”
“……你叫马凉?你们的名字怎么那么有趣?”
王方翼越问越细,又看向张川柏。
冯京和马凉,一听就是好为人父张大人的恶趣味。
张川柏浑然不觉老王的目光,欣慰地看着学生们……在专业人士“王大人”面前,保持头脑清晰,回答问题条理分明,不愧是他的学生。
张川柏知道,自己作为东宫属官,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召回长安。
这些学生需要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在实践中成长。
学生们高高兴兴地回答问题,又有一点点担忧……王明府问得那么仔细,莫非是想偷师?
哎呀呀!
你直接拜我们大人做义父就好啦!
……
等待开席的时候,王方翼和张川柏坐在庭前大树下说话。
王方翼挥挥手,让随行的人散开一些,一副说悄悄话的样子。
张川柏:“……”
王老五这次来,处处都透着十二分的熟稔。
好像他们真的有很多不可不说的故事。
这样也好吧!
父母官跟张家亲厚,双方做事都更方便。
“你方才说萧家也对棉纺织感兴趣?”王方翼问。
“是的。”
“嗯……”王方翼沉吟片刻,“你知道今年十月,萧瑀的事吗?”
“听了一耳朵,没详细了解。江都太远,什么消息传过来,都不那么清晰。”
宋国公萧瑀,兰陵萧氏,在江东江南都很有影响力。
之前,萧瑀请求出家,皇帝同意了。
不久之后,萧瑀又反悔,不想出家。
皇帝认为萧瑀反复无常。
十月,皇帝下达亲笔诏书斥责萧瑀,用梁武帝萧衍的事迹,骂了过度崇拜佛法的人。
说这些人“穷尽心思于佛教”、“以至于三淮如鼎沸、五岭起战火”、“身在人世间却口颂佛家言,不能分辨邪恶正义”……
王方翼带着一丝嘲讽,重复皇帝骂萧瑀的话。
最后皇帝下令,夺萧瑀的封爵,贬出朝廷,改任商州刺史。
“第六次了。”张川柏感慨。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王方翼却听懂了。
萧瑀六起六落,即六次拜相,六次被罢相。
凌烟阁功臣中,像萧瑀这样起起落落的也算少有。
换个角度来说,皇帝对萧瑀受够了……终于忍无可忍。
“你……”王方翼凑近一些,小声提醒:“你跟萧家关系很好?我的意思是,你还是谨慎一些。”
张川柏笑着说:“多谢王兄,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啊!我的图纸卖给好多家,只是为了推广棉纺织。等棉花遍地开花的那日,黎庶都能穿上棉布,我就高兴了!”
王方翼上下打量张川柏一圈,见张川柏坦坦荡荡。
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
或许,在皇帝和太子心中,张川柏比萧瑀分量更重,地位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