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火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且给他分田的竟然还是朱元璋。
这不由就让他有些惶恐和茫然起来,他甚至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若是他当年跟着打仗的是朱皇帝,那该多好啊!
“爹娘,咱们家以后终于有田种了,子孙后代再也不用挨饿了。”
“呜呜呜!”
他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就在这人群中情绪崩溃,呜呜的哭了起来。
不过此刻,却已经没有人来笑话他了,因为比他哭的更凶的大有人在。
而此刻县衙对面一间茶楼二楼,张定边正站在窗边默默地看着这一幕。
看着痛哭不已的这些,自己曾经的士兵,张定边的表情很平静。
同样作为普通人家出身的人,他可是太清楚一块田对一个无地的贫农来说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安身立命的本钱。
看着眼前这一幕,他莫名的就想到了三十年前。
那时候他们陈汉刚刚打下湖广全境,同样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给不给跟着他们打拼了好几年的士兵们分田。
包括陈友谅在内,很多人进行了极其激烈的争论。
最后争论得到的结果是暂时不分田,因为他们需要湖广士绅的帮助,不能因为要给士兵分田,触动了士绅的利益。
而且他们也怕分了田之后。士兵没有了进取心。
当时他们知道朱元璋是坚定不移的在执行军屯、分田给士兵的策略的。
当时陈友谅还嘲笑过朱元璋,说他只关注自己手底下的那些泥腿子士兵,却忽略了最有实力的士绅群体,是目光短浅,注定失败。
“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
张定边再次喃喃自语这三句话,特别是最后三个字。
“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当年攻打洪都的时候,那些明军会那么悍不畏死,明明只有几千人了,在我们几十万大军面前,却依然誓死不退。”
“他们那么拼命干什么?”
“现在我明白了,他们不但是在为朱元璋拼命,恐怕还在为他们自己分到的田在拼命。”
“呵呵”
“现在看来,那一战,我们貌似输的不冤。”
“毕竟若是我刚刚分了田,有人却想要来抢,我同样也要和他们拼命。”
张定边想到了当年他们陈汉兵败如山倒的一幕,不由自嘲的笑了起来。
旁边的蓝武闻言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他一直觉得,给士兵分田,并且给士兵建立独立的军屯田体系,让他们不受地方官僚的侵害,是老朱能夺取天下最重要的原因。
也是大明能够稳定存续三百年不倒的真正原因。
而且大明的军屯制度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明的兴盛和衰亡。
洪武永乐两朝,军户是人人羡慕的群体,因为军户不用服徭役,一家中只用出一个当兵,然后纳一定数额的粮税就可以了。
甚至连士兵的吃食都是卫所承担。
这个时期的大明所向披靡,打遍整个亚洲无敌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户开始变得臭名昭著起来。
臭军汉这个词就是如此来的,等到了明朝中后期,一听说是军户,连媳妇都不好找。
直到明朝末年,整个军户群体,几乎已经逃亡了将近九成。
明初设立的军屯体系,更是彻底名存实亡。
到了这个时期,大明军队的战斗能力几乎已经为零,作战靠的也全都是将帅的私兵。
说实话,那样一个连自身最大的根基,军户都守不住的大明,也的确该到败亡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