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煜吃鱼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国内了解这段话的人屈指可数。
陆远将其中一些可能引起麻烦的名词改头换面。
又偷换了廉价劳动力概念。
现在不是八十年代,经济改制还没有全面铺开。
如果这个时候,陆远大谈廉价劳动力和外卷的内容,非得被人批死不可。
想要压过小日子的本土筷子。
实现一次性筷子的大量出口,核心无非是三段话。
价格,价格,还是价格!
成本卷成本。
用大量的劳动力抵消小日子的自动化生产技术。
通过压低人工成本的方式,倒逼小日子的筷子企业崩溃。
国内能够出口的资源数量非常有限。
除了稀土等战略资源能够卖上相对较高的价格。
其他的资源基本属于不要钱的玩意。
先把一次性筷子的出口生意搞起来,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在陆家庄和周边寻找适合种植的地方,大量种植竹子。
几年以后,商业框架逐渐稳定。
通过竹子取代林木,实现产业升级。
什么是农业县?
县里下面有着大量吃苦耐劳的农业人口。
“诸位领导,咱们国家的工人,每个月平均工资约在五六十块,而农村地区的广大社员同志们,一个月的工分折算在一块,最多五块钱。”
“大家可知道,小日子一名普通工人的工资是多少吗?折合咱们国内的货币,差不多9000到10000元!”
“这么多!!!”
马万里手中的香烟骤然落地。
老天爷!
马万里这位县里的一把手,每月工资也才154元。
小日子一名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将近一万元。
这……这也太吓人了。
胡学文倒吸一口凉气。
普通工人都要一万元的工资,那么小日子的那些管理层,干部,工资还不得几万,十几万啊?
众人一阵哗然。
马万里很快调整好情绪,沉声说道:“陆远同志,这个数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陆远看向李文斌。
李文斌立刻帮腔说道:“这个数字是我告诉陆远的,至于我,是从林老先生口中了解到的。”
“林老先生?你说的是林耀祖?”
马万里问道。
顺着陆远带起来的话题,李文斌给众人算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小日子筷子厂一名工人,每月工资差不多要9000元10000元。
国有大厂的八级工师傅,一个月最多一百零几元工资。
双方的差距,差不多整整一百倍。
而能拿到百元工资的工人。
每一个都是工人里的佼佼者,万里挑一的高级技工。
一次性筷子属于低技术商品,自然用不上七级工,八级工这些高级技工。
经过简单的培训。
陆家庄的普通村民完全可以胜任。
一个村民每月的工分才多少,五元钱!
五元钱对标小日子工人每月一万的工资,差距是多少。
2000倍。
“同志们,对资本家来说,砍头的生意大有人干,赔本的生意,一个资本家都找不见。”
李文斌朗声说道:“假设我们用来出口的筷子,一双标价两毛,小日子企业的生产成本约在五毛钱,中间他们拿什么和我们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