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击长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嬴政更是按捺不住好奇心,竟从龙椅上站了起来:&34;朕也要试试!&34;
&34;父皇小心。&34;赢天连忙上前,&34;这机器虽好,但初学者容易被纺锭扎到。还请父皇让儿臣先教您&34;
话音未落,嬴政已经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摸那些转动的零件。
&34;嘶&34;一声轻呼,龙指已被纺锭扎出一个小口子。
满朝文武顿时大惊,纷纷上前查看。
谁知嬴政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起来:&34;有趣!当真有趣!这才叫真本事啊!&34;
他一边吮着手指,一边兴奋地说道:&34;有了这等利器,朕的子民这个冬天就不用挨冻了!小九,此事要加紧进行!&34;
说着,他又想起什么:&34;对了,那铁路修得如何了?&34;
&34;快了。&34;赢天答道,&34;再有半月,就能让父皇大开眼界。&34;
半月后。
赢天捧着一件崭新的棉服来到金銮殿。这件衣服通体雪白,针脚细密,做工精良。
&34;父皇请看,这是儿臣特意为您量身定做的。&34;
嬴政接过棉服,只觉入手轻盈,却又温暖厚实。这等手艺,比宫中最好的绣娘还要精湛!
&34;好!&34;他迫不及待地披上,&34;这做工,当真绝妙!&34;
不过片刻,嬴政就觉得浑身暖洋洋的,额头沁出了汗珠。
&34;热!太热了!&34;他大笑道,&34;这等保暖之效,简直胜过三件厚裘!&34;
朝臣们看着这件款式新颖的棉服,也都啧啧称奇。那利落的剪裁,精巧的针脚,无一不透着非凡的匠心。
但有人提出疑问:&34;太子殿下,这等精细的棉服,半月才能做成一件。如此下去,怕是难以大规模推广吧?&34;
赢天不答,只是微微一笑:&34;诸位若是好奇,不妨随我去看看。&34;
说完,他便带着众人向城外走去。一路上,大臣们窃窃私语,猜测太子到底要带他们看什么。
片刻后,一座巨大的工坊出现在众人眼前。
&34;轰隆隆&34;
还未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整齐的机械声响。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这是何物发出的声音。
等进到工坊内,所有人都惊呆了。
只见偌大的工坊内,数十台纺织机正在同时运转。每台机器前都有工人忙碌,有的在上料,有的在收线,还有的在织布整个场面井然有序,蔚为壮观。
&34;这&34;朝臣们目瞪口呆。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成百上千件棉服正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等待着发放到百姓手中。
&34;殿下,这些都是这半月做出来的?&34;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34;正是。&34;赢天带着众人在工坊中穿行,&34;目前已经生产了上万套棉服。&34;
&34;上万套?!&34;就连一向稳重的李斯也忍不住失声惊呼。
嬴政激动地抓住赢天的手:&34;好!好!小九,你当真是给朕出了大力!&34;
看着眼前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朝臣们终于明白了。这哪里是寻常的作坊?分明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制造工坊!
&34;诸位请看。&34;赢天耐心解释,&34;这里是原料区,负责分拣棉花。每个工人都有专门的职责,只做一道工序&34;
&34;这边是纺织区,二十台机器同时运转,效率是普通作坊的百倍&34;
&34;那边是裁剪区,有经验丰富的裁缝,按照统一的尺寸裁剪&34;
&34;最后是缝制区,近百名女工在此工作,每人只负责一个部位的缝制&34;
朝臣们跟着参观,越看越是震惊。这样的生产方式,他们闻所未闻。每个工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却能让整个生产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34;太子殿下,这等工坊,可还要多建?&34;有人问道。
&34;自然。&34;赢天点头,目光坚定,&34;儿臣打算在各郡都建立这样的工坊。到时候,不仅能让百姓们穿上暖和的棉服,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营生。&34;
&34;殿下真是用心良苦啊!&34;李斯感慨道,&34;老臣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等神奇之事!&34;
嬴政站在高处,俯视着整个工坊。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听着机器运转的声响,他的心中充满了欣慰。
有这样一个既有远见,又心系百姓的儿子,大秦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
&34;走!&34;他一挥手,&34;回宫立刻降旨,命令各郡都要建立这样的工坊!朕要让天下百姓,都能穿上这样的棉服!&34;
&34;是!&34;众人齐声应道。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太子府内的庭院中,几片枯叶打着旋儿落下。
&34;诸位。&34;赢天望着殿中的物资官员,目光坚定,&34;工坊已经生产出大批棉服,是时候发放给百姓了。&34;
户部主事刘全第一个站了出来,躬身道:&34;殿下,这批棉服做工精良,保暖效果又好。依老臣看,每件至少该卖五百钱&34;
&34;卖?&34;赢天打断他的话,&34;不必卖,全部免费发放。&34;
&34;免免费?&34;刘全惊得后退一步,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
其他官员也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价值连城的好物啊!
&34;殿下!&34;刘全急得直搓手,&34;这些棉服的制作成本&34;
&34;诸位。&34;赢天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34;你们可知道,去年冬天,有多少百姓因为受冻而死?&34;
官员们低下头,不敢作声。
&34;朝廷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34;赢天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34;这些棉服,本就该还给百姓。&34;
众官员听了,不由得肃然起敬。谁能想到,堂堂太子竟有如此胸襟?
&34;传令下去。&34;赢天继续道,&34;各县衙门要设立专门的发放点,按照百姓的体型发放合适的棉服。要建立登记造册,确保每家每户都能领到。&34;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严厉:&34;若有人敢借机中饱私囊,以权谋私,定斩不饶!&34;
&34;是!&34;众人齐声应道,心中凛然。
深秋的傍晚,寒风如刀。
南阳县城外的一处茅屋中,老汉张福佝偻着身子,正在往火塘里添柴。干柴遇火,发出噼啪的响声,却难掩屋外呼啸的寒风。
&34;爹,柴火不多了。&34;他的儿子福贵愁眉苦脸地说,&34;这眼看着就要入冬,咱家连件厚衣裳都买不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