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只起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杜春枝笑着拿来大氅给赵老六披上,“先不忙练拳,帮我琢磨琢磨黄盛那铺子吧。”
黄家几房子孙各管一摊,黄盛他爹这一脉专门经营绸缎织锦,几个儿子当中,数黄盛最为出挑。
如今黄盛折了进去,按说应该其他兄弟接手华锦阁。只是其余几家觉得晦气,宁愿将这铺子卖掉,也不想留在这儿被老主顾们问东问西。
华锦阁地段好,地方也大,寻常人等出不起价。但是丰顺街的富商可都惦记着,总有人来问价钱,一来二去的难免水涨船高。
黄家的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姿态高高的,大有借此机会大赚一笔的架势。
杜春枝也问了几次价,越问越离谱,这铺子她势在必得,于是说道:“看来想要击败其他人,我得黑一点。”
赵老六:“行,谁的银子谁心疼,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杜春枝点点头,“那就还用老手段吧。”
赵老六知道她想干啥,问道:“用不用我把魏侍卫调回府城来?”
“那就太晚了。你飞鸽传书,他骑快马过来也得几天呢,那时候铺子早就叫人抢走了。”
她走到书桌前,又是润笔又是研墨,将毛笔往赵老六手里一塞,“笔给你,你来写。”
赵老六被迫写了一晚上评书话本子,第二天,各大茶馆又有了新故事。
这是个志怪故事,惊悚里边带着恐怖,恐怖里还埋了许多悬念。
说,有个经商的富户,突然发现养了十多年的儿子不是亲生的。经过一番查找,终于找到被姨娘换走的孩子。
于是这家有了真假两个少爷。假少爷害怕真少爷将他扫地出门,于是痛下杀手,害了真少爷性命,却阴错阳差隐瞒下来,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正当他窃喜之时,他的铺子开始闹鬼,做生意一次比一次赔得多,跟那件事有关的人也一个接一个死掉。
假少爷被吓得半死,最后被吓疯了,逢人就说自己的罪行。然而,真少爷已经回不来了,那铺子因为真少爷的怨念,谁接手都会关门,谁在里面过夜都会身体不适,时间长了还会变得痴傻,成为城里一大禁忌。
这评书刚在茶馆讲完,就有茶客在座上猜测。
“这故事跟黄家有点儿像。”
“像吗?说书先生讲的是真假少爷,黄家那是堂兄弟。”
“你怎么脑子不拐弯呢?说书的还能真用黄家的名字不成?人家害怕黄家寻衅滋事呢。”
“反正我觉得八九不离十,何况前段时间有传闻,那黄盛克所有人,家人、朋友、主顾,凡是跟他沾边的都克!”
有人扳着手指数:“堂弟,没了吧?堂弟的媳妇,游街之后流放了吧?他老婆,守寡了吧?儿子女儿,被扔回黄家,没爹了吧?铺子,也没人管了吧?”
“倒是从华锦阁出来的四喜,以前就是个小厮,如今都是裁一阕的小管事了。”
做生意的最信玄学,这传言传得飞快,而且越传越邪乎,传了两天,连真少爷的肉身都被假少爷吃掉了……
黄盛之前连赔了几次,又被绳之以法,似乎都对得上。大伙说,这家伙狠起来连自己都克。
再后来,有人半夜听到华锦阁的怪声。说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哐哐跪地磕头。
太吓人了!
于是这华锦阁,就没什么人敢问了。
杜春枝果断出手,先派了几个人扮成外地客商去谈价钱,价格出得一个比一个低。
黄家由开始的愤懑,然后跟来人打商量,最后央求再多给点儿。
这时候杜春枝出现了,用最合理的价钱拿到了铺面。当天晚上,裁一阕的成衣都搬到这里,连夜收拾妥当,该摆的摆,该挂的挂。
等到次日一早,连裁一阕的匾额都挂上了!
鞭炮锣鼓来一套,舞狮舞龙来一套,恰逢良辰吉日,裁一阕专卖成衣的铺面以最快的速度开张。
黄家听说了这件事,气得直骂。原来杜春枝那婆娘是掐着日子办事,而且早就将匾额做好,前一天签好文书,第二天直接开张。
可把她嚣张坏了!
不管黄家如何嫉恨,杜春枝又得了个大铺面。有眼热的跑过来说,“这铺子你也敢要,它不吉利!”
杜春枝笑眯眯地说:“可是它便宜。”
“到了晚上,有鬼魂在梁上唱歌。”
“是吗?”杜春枝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那我请几位歌姬来陪着唱,一定把那位爷唱尽兴了。”
“你可真是要钱不要命,到时候赔了钱可找不着地方哭。”
说这种话的多少带点儿不怀好意,杜春枝便笑道:“不劳您费心,要是真有那一天,我就上你家门口哭去。”
就这样,杜春枝在府城的生意越发红火,手下的队伍也越发成熟。
余庆带着五福进货,二根两口子管理杜氏布偶,成衣铺面这边由“老太爷”赵老六坐镇,而四喜才是那个真管事儿的。
裁一阕有诸多裁缝,庆娘忙不过来,韩秀便承担了不少事务。她以前在花时也是独当一面的,只是被坊主排挤没法施展拳脚,这次回到府城心里也是憋着一股劲儿,每日起早贪黑,不干翻花时誓不罢休。
就在杜春枝寻思这个年怎么过的时候,突然收到宋怀瑜的信。
信上问杜春枝一家是否回乡过年,说有人到宋家村来寻杜春枝,说是她的亲戚。只因她人不在,跟里正约了年后初八再来,若是杜春枝不回乡,能否告知对方她在府城的落脚处?
杜春枝心道,这老头还挺有分寸,明明知道杜氏布偶就在丰顺街,但是自己没点头,老头就不乱讲。
至于还有什么亲戚,杜春枝一片茫然。上辈子这人也来找过吧?但那时她已经被卖,想必也没人告知她的下落,就这么错过了。
来人究竟是谁呢?
这个意外的消息,让杜春枝总是琢磨来琢磨去。赵老六道:“那就回去看看,把玲珑也叫上,咱们一家在宋家村过年!”
杜春枝觉得行,赶忙给玲珑写信。玲珑也惦记着爹娘,腊八过后就从京城赶到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