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4章 修路大略【2 / 2】

皮卡丘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到人手不足,刘平也觉得脑子疼。

阎特继续道:“说实话,之前某都没觉得治理一个郡竟然需要这么多人手。”

“听阎郡丞这意思,是怪某家咯?”刘平开了一个小玩笑。

阎特自然也听出来,佯装不高兴的回道:“可不是吗?以前咱们郡府衙门有个十几个人就差不多了。加上各种小吏、下人也不过百余人。现在呢?光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就将近两百人。就这,还是忙不过来。”

“治下各县也是如此,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

刘平有些无奈,解释道:“整个武都郡,汉胡都算上四十多万人口,君府衙门加上各县衙门,一共才多少人?能凑出来一千人吗?”

“恐怕五百都困难吧?这还得算上咱们君府衙门的大小官员了。咱们就算有五百来个人,能治理好四十多万人吗?”

“要是在中原地区还好,这里可不一样,汉胡杂居,情况复杂,事情又多,人手不足是必然的。”

人手不足的问题,不光是武都,整个大汉,甚至可以说整个古代,都面临这个问题。

汉室如今的官民比例是多少呢?1比8000多的。如果拉平均的话,一个官员要为八千多个百姓的吃喝拉撒,婚丧嫁娶忙活。

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这种情况大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得过且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武都如今的政务可以说是冠绝大汉,除了洛阳和长安之外,应该没有任何一个郡的政务能比得上武都的。

但是洛阳和长安又有多少官员呢?比武都可多的多了。

人手不足这件事,刘备也好、刘平也好一直都心里有数。但这事儿不好解决,凉州本就不如中原地区富庶,而稍微有点能力的人,又不太愿意来武都。

看看刘备手下这些人吧。凉州本地的占了绝大多数,而愿意跟刘备来武都的人都是哪些呢?

首先是刘备自己的宗亲,也就是以刘平为首这些人,包括刘德然、刘元起、刘睿、关羽、张飞等。

其次就是涿郡的老乡,简雍、李同、李志、张萌、张赛、卢文这些。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愿意来凉州的人,都是跟刘备沾亲带故的,一点关系没有的,一个都没来。

这地方,不吸引人。

“道理某都懂啊。”阎特搓搓手道:“前些日子主公有一个同窗来了,暂时还没有安排事情做。说是等你回来安排,某就是想问问,能不能让这位先跟我一起处理路政的事情。”

“同窗?”刘平懵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之前写信给了一个同窗,想来就是此人了。

“是高诱兄吗?”刘平问道。

阎特点点头:“此人学识渊博,有名师风范,某与他数次交谈,观其人听其言,是个有能力肯干事的。”

“既然如此,那就先让他帮着你吧。”

刘平答应下来。

卢植的学生有一个特点,都是实干派。不管是刘备、公孙瓒还是刘平、高诱。可能在学术上不太行,但是能力上都是没的说的。

在刘平的印象里,高诱极为擅长算学,是个很有科研精神的男人。

“我那格物司还少个主事儿的,就先让高诱负责。让他领着格物司去给阎特帮忙,正好合适。”刘平心里有了打算。

跟阎特聊了一会儿,他便去忙了。

刘平则离开班房,去见了高诱一面。两人读书的时候关系也就那样,高诱跟公孙瓒的关系更好一些。

但也没有仇,不然的话也不会一封书信,高诱就千里万里的跑了过来。

两人见面,刘平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高诱。

高诱对格物司很是感兴趣,尤其是曲辕犁。他来到武都最常干的事儿,就是研究曲辕犁。

所以刘平的安排,高诱很是满意。

这事儿,还得告知刘备才行。虽然刘平知道刘备是不会拒绝的,但这任命最好还是刘备亲自下达,他顶多也就是推荐。

虽然只是走个形式,但是有些时候形式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