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52章 司马求官【2 / 2】

皮卡丘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交代了糜竺几句之后,刘平只带了王铁棍一个人,便跟司马防去了他家。

司马防在长安的宅子,是官府的宅子,不大不小,倒也雅致。

刘平跟着司马防来到了正厅,自有下人端来了瓜果小食,饮子茶水,还有一坛上好的酌君酒。

两人扯了一会儿闲篇,司马防才道:“今日实在是有一个不情之请。”

“元异先生,平已经说了!只要平能做到,定然不会推辞。”刘平还是很给面子的。

司马防点点头,道:“不知道长安可缺人手?”

“嗯?”刘平更有兴趣了,这是要求官吗?以司马家这三个字,还用得着求官吗?

大概是看出来刘平的好奇,司马防叹了一口气道:“说来惭愧,老朽想举荐犬子。”

“这可是求之不得!”刘平很是高兴:“不知道大公子现在何处?”

如今司马防的儿子里面,也就老大司马朗到了出仕的年龄。

“正在府中。”司马防回了一句,然后又道:“不过”

司马朗自己不愿意。

这是一个有志气的年轻人,总想要自己闯出一片天。当然也有可能是司马防老爷子之前管的太严了,现在开始叛逆了。就是这叛逆期来的有点晚。

不过刘平不在意,管你愿意不愿意呢?先把官职给你再说。

至于为什么司马防非要让司马朗跟着刘备混,还是世家的那一套做派。只不过第一笔下注,下的是刘备罢了。

而且司马防也觉得刘备最后能成事儿。

两人聊了一会儿,就敲定了这事儿。司马防担心司马朗会出工不出力,刘平表示无所谓,先来了再说。

从司马家离开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漫步在长安大街上,刘平的思绪飘了很远。司马防为司马朗这个有志青年求官,淮浦陈家派陈高求官

“看样子老陈家已经开始下注了啊。就是不知道,颍川陈家会不会也派人来。那么接下来荀家、程家应该都会有人陆续过来了吧?哦不对,荀家已经来过人了。”

刘平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之所以将这些串联到一起,那是有原因的。

刘平虽然对汉末的历史不甚了解,但是古代史他还是通读过的。他很清楚,如今的司马家、陈家其实是一家人。

源头都是一个人,司马穰直。司马是官职名,司马穰直本来姓陈。

当然了,说司马穰直姓陈也不对,再往上数数。

周武王灭商朝纣王以后,建立周朝,找到舜的三十三世后人妫满,并封妫满为诸侯,还把大女儿大姬嫁给他,封国于陈。

春秋后期,陈国发生宫廷政变,陈完的父亲陈厉公妫跃被谋害,陈完被贬为大夫,不久太子御寇被人谋杀,陈完担心被连累,索性投奔齐桓公寻求庇护,史称“完公奔齐”。

陈完公到了齐国之后,改姓田,日后田氏代齐的田,就是这位的后人。

由于是外来人口,在齐国没什么家底,陈完本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猥琐发育,到陈完四世孙田桓子这一代,经过百余年的发育,老田家不仅在齐国站稳了脚跟,而且还能参加打团。

军神田穰直横空出世,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收复失地,为武庙十哲之一、古代七十二名将之一,着有兵书《司马法》。也正是因为田穰直被拜为司马,后世又称司马穰直。感先祖威德,后人承其官职为姓氏,即司马氏。

也就是说司马家和陈家其实一个祖宗的,哪怕是到了如今大家也是亲戚。

毕竟这种世家大族动辄绵延上千年,有谱可查的情况下,不会太生分的。只要看曹操阵营就知道了。

陈群跟司马懿好的都快穿一条裤子了,哪怕司马家摆明了要篡魏。

那怎么还有荀家和程家的事情呢?这就是刘平这些年搜集到的情报了。荀家、陈家一直都是有联姻的,关系非常亲厚。而程家又是出自于荀家,是荀家的分支。只不过因为在程邑,所以改姓程了。

所以曹操阵营里面,为什么贾诩明哲保身,许攸一直强调自己是曹操的发小,刘晔更是把自己逼成了大发明家。因为其他的人都是亲戚啊程昱、荀彧、荀攸、司马懿、陈群这些人是一家的。关键这几个人,一个赛一个的猛。

而且年龄分布非常均衡,老中青三代都有,还都拔尖儿,你说气人不气人?

后来司马家能够篡魏成功,现在想想,是不是很合理?而且这个司马代曹的操作,像不像田氏代齐?

老本行了属于是。

西域,疏勒国。

刘备将大军的指挥权,放给了二爷,自己则带着一行人返程。

已经拖了这么久,刘备也拖不住了。关键是架不住蔡邕三不五时的就来卖惨。你说要是换个人,刘备也就权当看不见了。但是这人是蔡邕啊,刘备还只能陪着小心。

西域交给关羽和贾诩两个人,刘备还是非常放心的。

“大哥,你说你都封王了,这算不算是光宗耀祖?”刘信一高兴就有点得瑟:“咱们祖上是中山靖王,这算是拿回祖宗基业了吧?”

“怎么着?”刘备一脸玩味的看着刘信。

刘信搓搓手道:“能让俺当个将军吗?俺也想上战场,打仗。”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的事情,吾自有安排。”刘备笑着回道。

“别又是处理情报吧?那事儿真干不来。”刘信挎着脸。

刘备摇摇头道:“你啊!”

有有些无奈。

老刘家这些年轻人,多少有些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倒不是说这些人惹事生非,而是不堪大用,顶多了也就是当个县令,还只能说平庸。又或者在板房里处理一些小事情,一个能扛事儿的都没有。

原本他跟刘平两个人想着,只要能够刘德然的水平就行了。

现在看来,刘德然已经是老刘家天花板了。

唯一值得培养的,就是刘信。要不然刘备也不会一直把刘信带在身边。这些日子也为了这个事儿跟刘平通过信,本来以为刘平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结果刘平就回了一句话,交给下一代。

直接放弃了属于是。

“回到长安之后,你去德安那里报到,他会安排你的。”

“啊?三哥那里都是一些枯燥的政事”

风太大,刘备表示自己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