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丘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成都,一座新的建筑物刚刚落成。
这是一个三进的院子,占地面积极大,而且正厅的位置还修建了一个三层的阁楼。隔着院墙都能看到那高高的阁楼,看起来很是精美。
门口,刘备和刘平两个人正满脸笑容的看着匠人们,将门匾跟挂上去。
翰林院。
虽然名字叫翰林院,但是功能却有些不一样。如今的翰林院,主要内容其实是修书。修什么书呢?当然是各种典籍的搜集整理了。
说白了就是清本正源。
当然现在的工作量肯定没有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四库全书这么大。一来,灵帝干了一件好事儿,之前已经做了一部分工作了。
也就是说熹平石经。
之所以说是一份工作,是因为熹平石经的只是针对七经的。这里的七经指的是,汉武帝在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定下了七本儒家经典,作为法定的教科书。并且,设专门博士官讲授,成为判断是非标准与决策依据。
也就是说,有汉一朝,七经才是一切政策、律法的基本理论来源。
由于当时博士传经各依家法师法,章句互有异同,再加以年深月久,辗转传抄,文字多谬 。皇家藏书楼里的标准本 “兰台漆书” 也因腐败遭偷改,为了维护统治地位,汉灵帝下令校正儒家经典着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抄刻成石书。
这边是熹平石经了,就放在洛阳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所在。
一共四十六块石碑。在蔡邕等人的正清源之下,将七经,雕刻在了这些石碑上。
而这七经,具体指的是《鲁诗》《尚书》《周易》《礼仪》《春秋》《公羊传》《论语》这七本儒家经典。
翰林院之后的工作除了将熹平石经都抄回来之外,还要继续搜集天下各个学派、各个流派的经典着作,然后全都编纂、修着成书。
这种好事儿,刘备自然不会拒绝,不光没有拒绝,还大力支持。
直接给了翰林院一个从二品的编制。
也就是说,翰林院的院正是正二品的官衔,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是属实清贵。
挂牌之后,刘备便离开了翰林院,刘平则带着翰林院第一任院正,进了翰林院的大门。
翰林院的第一任院正,毫无疑问落在了郑玄的身上。在了解了翰林院的职责之后,郑玄欣然接受,那什么礼部尚书,去死吧。
“翰林院好啊,翰林院得弄,得好好弄啊。”郑玄进入翰林院之后,一直在嘀咕着。
刘平笑了笑,道:“你下面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再往下还有侍读、侍讲,编修、检讨、庶吉士。其他的还有一些小吏,某让文若写了一个折子,您回头看看就行。编修这个,是授予科举前四的,庶吉士则从每一届文章优秀经典通透的人里面遴选。到时候还得您老把关。”
郑玄只是点头,脸上都是笑容。
见他如此高兴,刘平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带着他在翰林院转了转。
然后就很快离开了。
再不走,他感觉都要帮郑玄先把班子给搭建起来了。
他哪有人啊?之所以搞这个,还不是为了从郑玄的学生里再掏点儿人出来。而且郑玄作为海内大儒,那是什么声望?
让他号召人来做官,他肯定不愿意,但是要让他号召人来搞学术研究,修书,那就不一样了。
至于人来了,到底干什么?
那重要吗?不重要,只要来了就行。
从翰林院离开,到了班房的时候,荀彧走了过来,道:“伯达的消息,按照时间来算,他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滇池县了。”
“哦?”刘平笑了起来,道:“他动作还挺快的嘛。”
伯达,是司马朗的字。
荀彧跟着笑了一下,又道:“南蛮的情况比想象中的复杂,如果真的跟南蛮全面开战,恐怕我们要面对的是超过二十万蛮兵。”
“二十万蛮兵?”刘平都没详细看情报,就笑着说道:“其中九成都是普通的南蛮青壮吧?”
他指了指脑子,道:“某还记得,之前估算过南蛮的人口,大概在二百万口左右,以南蛮的生产力水平,他们能养出来三五万战兵就已经很厉害了。”
“的确是如此,但这也不可小觑,毕竟左都督只有三万人,就算加上地方郡兵,总兵力也不会以超过五万。”荀彧还是比较谨慎的:“而且益州南部地形复杂,瘴气弥漫,咱们还是要早做准备。”
荀彧的意思刘平也明白。未虑胜先虑败。
他沉吟了一下,道:“至少左都督可以将整个建宁稳住,这个是可以相信左都督的。”
“南蛮在牂牁和越嶲郡也有大量的人口,而且两个郡内都有南蛮的头人。”荀彧又说道。
“牂牁和越嶲郡的太守是谁来着?”刘平仓促之间有些想不起来了。
“牂牁太守是费诗,越嶲郡的太守是焦璜。”荀彧快速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