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丘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某也是这个意思。”刘平颔首:“那么刑部该怎么处理?”
刘备犹豫了一下,问道:“你觉得呢?之前司马防已经没了,现在再没了李参和王累,你觉得谁更合适?”
“这么多年下来,咱们手里也积攒了不少人,从员外郎里,提拔吧。”刘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刑部目前,由李参行尚书职,王累辅助。这两个人本职都是刑部侍郎。除了他们之外,刑部还有十来个员外郎。
“你觉得谁合适?”刘备问了一句。
刘平其实也有些麻爪,道:“刑部缺口是一个尚书,最少两个侍郎。尚书可以从其他六部的侍郎里面选一个,侍郎的话,可以从员外郎里选。”
“侍郎里,谁合适呢?”刘备继续问道:“各地郡守其实也可以。”
他又补了一句。
刘平点点头,想了一会儿,道:“如果从侍郎里选的话”
工部的动不了,兵部的侍郎是李同和张萌两个人,这两个人调来刑部做尚书,又有些力有不逮。
剩下能选的人,其实很明了。户部和吏部现在都不能动,毕竟前不久才换了这两部的尚书。
只剩下礼部的高诱和孙乾。
“就孙乾吧。”
刘平给了一个参考人选。
刘备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道:“傅燮如何?”
“傅燮?”刘平听到这个名字,觉得这人其实比孙乾更合适,便回道:“若是傅燮的话,那的确更合适。”
其实刘平很久没有见过傅燮了。刘备入蜀之后,他并没有跟来。一直都在地方,上一次见他还是去年年末的时候,他跟着张飞一起来述职。
如今傅燮是长安的太守。
如果把他拉回成都做刑部尚书,那么长安又得提上来一个新的太守。这种重镇,肯定是要选个有能力的。
“那长安该由谁接手?”刘备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来敏如何?此人如今是傅燮的副手,能力也非常不错,也熟悉长安的情况。\"刘平说出了一个名字。
“来敏?”刘备对此人没什么印象。
刘平点点头:“这人本是刘璋的门客,咱们入蜀之后,被刘璋送到了某这里,因此人涉猎书籍广泛,精通左氏《春秋》,尤其精通《仓颉篇》《尔雅》的训诂学,喜好校正古籍文字,一开始便让他当了典学校尉,后来因功去了地方历练。”
“哦,有印象了。”刘备恍然大悟:“大司空来艳之子对吧?”
“没错。”刘平点头。
刘备有些奇怪:“按你说的,他更适合礼部或者翰林院才对,怎么派去地方了?”
“此人能力很强,允文允武,只不过吧,他不太会说话,礼部和翰林院的那些人不待见他。”刘平面露古怪之色。
“不太会说话,这算是什么缺点,性子耿直一点罢了。”刘备不在意的说道:“德安,你可不是这种不能容人的人啊。”
刘平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来敏这个人,就是毁在了他的一张嘴上。
原本历史上,刘禅继位后,任命来敏为虎贲中郎将。建兴五年(227 年),诸葛亮驻守汉中,准备北伐曹魏,请来敏担任军祭酒、辅军将军,但来敏口出狂言,被诸葛亮免官。建兴十二年(234 年),诸葛亮去世,来敏返回成都担任大长秋,不久再次遭到免官。
后来逐渐升迁为光禄大夫,又因过错而被免官。
不过这哥们能活,活了九十七岁,一直到活到了景耀年间。
他每次被免官,都只有一个原因,他不会说话。
诸葛亮认为来敏 “乱群,过于孔文举”,指出他口出狂言、扰乱群体的问题。
不过来敏这个人的能力的确是不错,不然的话就他那张臭嘴,早就跟祢衡一个下场了。
见刘平不说话,刘备也不太在意,既然刘平能推荐来敏,那么来敏这个人的能力就是没问题的。
“那就暂定来敏吧。”刘备定下来:“吏部那边某让文若去通知。”
刘平点头,然后又道:“今年是咱们入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年,到时候您这边?”
“放心吧,已经让文若给某写了一篇发言稿了。”刘备知道刘平想要说什么。
刘平闻言嘴角抽了抽,道:“不是这个。某想说的是,今年的总结,您这边准备了吗?”
“啊?某也要写这个?”刘备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刘平。
刘平则反问了一句:“大家都总结了,为什么您不总结?”
“你说的好有道理啊!”刘备有些无语:“有道理!”
刘平却不管这个,继续说道:“您这个总结必须要做。”
刘备见刘平说的认真,也不去想为什么,本能的决定听刘平的:“好,某这两天就开始写,写完了要给丞相班房送过去吗?”
“啊?”这给刘平整不会了,连忙道:“那倒不用!!”
“某还以为你要看呢。”
“某这边的总结要给你看的啊,你给我看是怎么回事?”刘平觉得刘备有点儿太相信自己了。
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