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7章 四辅官与内阁【1 / 1】

不吃甜粽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可能!”

朱元璋一脸自信地说道:“咱废除丞相之后,一切权力都在皇帝手中,谁还有与皇权对抗的能力?”

“自古皇权和相权属于既合作又对抗的状态,皇权弱,相权则强,反之亦然。”

朱厚熜摇了摇头说道:“太祖爷废除丞相制度本意是为了收拢权力。但可惜的是,我大明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像太祖爷这般勤政,能够每天处理七八个时辰的政务。”

“砰……”

“混账东西”

站在御案旁边的朱元璋双目睁圆右手狠狠地拍在御案之上。

“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是让他们这么败坏的吗?比起咱吃过的苦,处理这点政务算什么!”

“太祖爷,大明后世的皇帝多是从小锦衣玉食,何曾像您一般吃过苦?”

见朱元璋发火,朱厚熜也不急语气平静地说道:“再者,也不是所有皇帝都像您一样身强体壮。”

闻言,朱元璋一愣,有些不解地问道:“皇帝身体不好?身体不好怎么能当皇帝?”

朱厚熜将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朱标,朱元璋也顺着朱厚熜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好大儿。

朱标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刚才一通八段锦打下来,他跟马皇后额头微微冒汗,只有老爹朱元璋面色如常。

这时,朱元璋也反应过来,自己定下《祖训录》(洪武二十八年《祖训录》正式更名为《皇明祖训》),那么后世之君多半是嫡长子,只要不是病秧子,那么大概率都能登上皇位。

这时朱厚熜直接爆了一个大料,彻底击碎朱元璋的心房。

“后世猜测懿文太子早逝的原因,除了染病之外,高强度的政务工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时间,朱元璋脸色变得非常难看。站在一旁的朱标好奇地问道:“早逝?孤很好奇孤还能活多久?”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视察陕西之后,因感染风寒逝世。”

“洪武二十五年?”

朱标倒是颇为洒脱地说道:“也就是说还有十年?”

“什么还有十年,咱还要将皇位传给你!”

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说道:“自今日起,标儿你每天处理奏章,不得超过6个时辰!”

“父皇”

“这是咱的旨意!”朱元璋强势地说道

知道朱元璋心意已定的朱标苦笑着应道:“儿臣遵旨。”

“六个时辰也不短了。”

朱厚熜插嘴道:“既然人的精力有限,何不找几个人帮助皇帝一起处理朝政?”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你以为咱没想过吗?咱曾在洪武十三年设立四辅官辅佐咱处理政务。”

“但四辅官行事多有不便,政务处理得也无法让咱满意,而且四辅官的权力过大,所以在今年咱就已经将四辅官废弃。”

闻言朱厚熜陷入沉思,脑中不断会回忆嘉靖朝留存的关于此事的记载,片刻后朱厚熜终于回忆起关于“四辅官”的记载。

“洪武十三年(1380)九月十九日,太祖皇帝命设立四辅官。以儒士王本、杜佑、龚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由春、夏官兼任。”

“四辅官位列列公、侯、都督之次。任职者于一月内分旬轮流值班,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想到这里朱厚熜嘴角微微抽搐,随后说道:“太祖爷,您虽然设置四辅官辅佐您处理朝政,但是每一班辅官刚熟悉政务就被换掉,这样只会导致每一班辅官对政务都不熟悉,处理政务自然无法让您满意。”

“并且频繁地更换辅官只会让朝朝廷政策延续性变得极差,前一班辅官处理的政务还没结束就被替换了,接任的辅官大概率是懒得问前任留下的事,如此不出问题还是奇事。”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咱也是有所察觉,所以才废弃了四辅官制度。最后,所有的政务就都压在了咱的身上。”

说完朱元璋看向朱厚熜问道:“厚熜,后世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大明后面的皇帝制定了内阁制度用以辅佐皇帝处理朝政。”

朱厚熜轻咳一声,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说道:“内阁是指皇帝选择挑选数名官员入文渊阁值守,设置首辅一人、群辅数人参与机务,主要工作就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这些官员也被称为阁臣。”

“一开始,内阁阁臣官职不高仅仅只有五品,权力也不大,对于六部奏报也没有发表意见和决定的权利,只能对六部奏报事务做出提炼总结后交给皇帝裁决。”

朱厚熜将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的政务处理模式详细介绍了一番。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内阁阁臣开始兼任六部尚书,官职品级不断提升,权势日益增加。到后来名为内阁实为丞相,甚至比丞相更可怕。”

“因为丞相只有一人,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而内阁则是一群人。”

“到了嘉靖朝,内阁首辅已经是实际上的丞相,再加上勋贵武臣断代,皇帝再难平衡文武。如今朝堂之上已经是文官一家独大,看似皇帝掌控朝政,但事实上文官已经把控整个朝廷。”

“等等,文官把控朝廷?”

随着朱厚熜对内阁的介绍,朱元璋双目中隐现怒火,当听到“文官把控”朝政之时,朱元璋这个权力欲极强的皇帝顿时忍不住呵斥道:

“你这个皇帝是怎么当的?治国当文武并重,武将做大有陈桥兵变之危,文官做大有前宋称臣纳贡之鉴,唯有文武并举才是正道。”

“太祖爷,我乃是藩王入嗣大统。”

朱厚熜苦笑一声说道:“皇兄朱厚照病逝之时,膝下无子。当时只有14岁我,却偏偏被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挑中承继大统。若不是刚继位时用权谋拉拢了一批文臣夺取部分权利,只怕情况会更加糟糕。”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勋贵传承几乎断代,自此勋贵一代不如一代兵部拿到了统兵权,五军都督府形同虚设。”

朱厚熜停顿数息时间之后继续说道:“我也曾提拔过当时武定侯五世孙郭勋,封其为翊国公,掌管军队。”

“可这家伙不争气,嘉靖二十年,被文官抓住把柄。为保护他,我命锦衣卫将其关进诏狱等待机会让其戴罪立功,然而在锦衣卫未曾用刑的情况下,短短一年时间,郭勋就不明不白地死在诏狱之中。”

“郭勋死后第二年,我在睡梦中被十几名宫女行刺勒住脖子,当时的我已经昏迷,太医院的御医都说我没救了,还是一个被我提拔上来的御医许绅将我救回。”

“结果许绅没几个月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我派人去追查许绅死因,太医院给出的结果是‘忧惧而亡’……”

听着朱厚熜的叙述,朱元璋双目赤红着双眼,咬牙切齿地说道:“呵呵,好一个‘忧惧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