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6章 削藩与靖难【1 / 1】

不吃甜粽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睁开双眼的朱厚熜看到系统任务,下意识地想要再次闭上双眼“入梦”。

然而下一秒,朱厚熜的意识脱离身体再次穿过黑暗进入光门之中。

大明洪武十五年,奉天殿

朱厚熜的身影突兀地出现在奉天殿内。

一旁正在协助朱标处理政务官员看突然出现的人影,吓得手一抖,毛笔上的墨迹沾染到题本之上。

正在聚精会神处理朝政的朱标被一旁官员的动作惊动,顺着几人的目光看去,发现朱厚熜穿着湛蓝色棉制道袍站在奉天殿内。

“今天就到这里吧。”

朱标对着几人挥了挥手说道:“你们都回去吧!”

几人对视一眼后,对朱标揖了一礼后说道:“臣等告退!”

见几人离开,朱标微笑着对朱厚熜说道:“你可知道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牛痘之法已经成功,朝廷正在推行牛痘之法,雄英已经种过牛痘。”

“父皇和我想着感谢你,却没想到你一个多月都没露面。。”

朱厚熜思索了数息时间后回答道:“我也不清楚这是为何,或许是天意?”

朱标笑了笑说道:“说起来多亏了你,如今洪武朝也组建了内阁,帮父皇和我分担了不少事务。再加上练习八段锦,我觉得身体轻快多了。”

朱厚熜看着朱标红润的面色以及比一个月前更饱满的精神点了点头道:“看来之前的政务确实让你很是劳累,如今休息时间更充足,再加上练拳确实有助于身体健康。”

说完朱厚熜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我记得此时的御厨是徐兴祖?”

朱标点了点表示朱厚熜没记错。

朱厚熜沉吟片刻说道:“我记得徐兴祖做菜用油多、用盐也多,做菜风格偏向于重口,这对身体不好,建议还是少油清淡为好。”

说完朱厚熜还仔细打量了一眼朱标的圆滚滚的肚子说道:“懿文太子,减减肥对身体有好处。”

“什么事情对咱标儿身体有好处?”

人还没见到,朱元璋豪放的声音就已经传到奉天殿。

朱厚熜无奈地对朱元璋说道:“太祖爷,我在跟懿文太子说饮食要清淡,少油少盐再减减肥肉,能长寿。”说着把肥胖与饮食相关的知识给两人做了个普及。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标儿,厚熜的不会骗咱,这饭菜做法是得改改。”

“父皇,儿臣明白了。”

得到朱标回应的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即仿佛炫耀似的开口道:“厚熜,上次你跟咱说了内阁之后,咱思索了一番便在洪武朝设置了内阁,让他们协助标儿处理政务。”

“还有上次忙着给咱妹子瞧病没来得及问你,现在咱想问问你允炆的事。”

朱元璋正视着朱厚熜说道:“咱想知道允炆这个皇帝做得如何?”闻言,朱标也将目光投了过来。

朱厚熜沉默片刻后说道:“太祖爷其实是想问皇位是如何传到燕藩一脉的,对吧?”

朱元璋没有否认,点了点头说道:“不错!”

朱厚熜在奉天殿中踱着步子沉默了一会后闻道:“这一切说来话长了!”

“无妨,你慢慢讲!”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咱和标儿今天也没什么事,有时间听你说!”

闻言,朱厚熜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从太子妃常氏难产而死开始说吧!”

朱厚熜轻咳一声:“洪武十一年,太子妃常氏在诞下次子朱允熥之时难产而亡,同年太子侧妃吕氏被扶正。”

“原本历史上皇明嫡长孙朱雄英于洪武十五年病逝,次子性子木讷远不如太子妃吕氏所生朱允炆聪慧孝顺。”

“历史上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病逝,如此一来大明面临一个问题,原本大明无可撼动的第二任皇帝、太祖皇帝的继承人太子去世,那么储君该立谁?”

“最终太祖皇帝力排众议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打算隔代传位!”

听到这里朱元璋出言打断了朱厚熜的话,开口问道:“等等,不对啊就算咱立皇太孙,也轮不到允炆啊?”

朱厚熜点头道:“确实,按理说此时朱允熥才是嫡次子,朱允炆只是庶子,即使年龄比朱允熥大也不应该立他当皇太孙。”

随即朱厚熜话锋一转说道:“但谁让朱允熥是个‘懦弱’、‘木讷’的人呢?”

听到朱厚熜的话,朱元璋眉头一皱随即舒展开来说了一句:“允熥若是真的不堪大用,那么立允炆为皇太孙也就说得通了!”

“呵……”

朱厚熜冷笑一声继续说道:“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驾崩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朱允炆继位之后没多久便开始削藩。”

“朱允炆将周王流放云南、废了代王、软禁齐王、逼死湘王,其中湘王最惨烈。”

“当时湘王被污蔑伪造宝钞、图谋不轨,湘王无以自明,于是骑着白马、腰挎弓箭阖宫自焚而死,湘王死后被朱允炆撤封除国,恶谥曰:‘戾’”

“小十二!”

“十二弟!”

朱元璋的拳头捏的咯吱作响,冷哼一声瞪了一眼朱标说道:“你生的好儿子!”

朱标这时也站不住了,跪倒在地说道:“都是儿子的错!”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说道:“跪什么跪,起来!”

朱厚熜没有理会朱元璋,而是继续爆料道:“湘王死后,朱允炆把矛头对准了燕王,以边防为名将燕王的军队调走,并派人监视燕王。”

“而且还将燕王的三个儿子扣在应天作为质子,后来在谋士的建议下装疯才降低了朱允炆的警惕心。”

“朱允炆见燕王疯了,或许是出于孝道或许是别的原因,朱允炆将燕王的三个儿子放了回去。”

“由于朱允炆对太祖子嗣不断残害和逼迫,忍无可忍的燕王最终以八百护卫起兵,以《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由起兵靖难,历时3年打到了应天府。”

“混账,老四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谋反,这皇位咱给他才是他的,咱不给他不能抢!”

“如果是太祖爷你被逼到需要装疯卖傻,住在猪圈吃猪食才能活命,你反不反?”

朱厚熜冷笑一声说道:“还有,历史上太祖爷驾崩为何朱允炆不准各亲王来祭奠?

要削藩为何不借着祭奠太祖的机会囚禁诸王?

削藩为何不先削兵权在手的燕王、宁王,反而先削周王?

为何历史上太祖爷驾崩后当日便入棺,并且仅仅过了7天就下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