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甜粽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当这八个字出现在朱厚熜眼中之时,朱厚熜整个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许多。
“传国玉玺啊!”
朱厚熜感慨道:“朕记得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后唐末年,当时后唐末帝李从珂全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自此传国玉玺就再也不见踪影。
这次竟然能发现传国玉玺的踪迹,若能将之找到,那么朕便是天命所归,再也没有任何人敢指摘朕是藩王入继大统。
更重要的是朕隐约觉得这传国玉玺是朕一个巨大的机缘!”
数息之后,朱厚熜脑海中的图像慢慢消散,只有一缕似有似无的联系提醒着朱厚熜,这传国玉玺的位置。
朱厚熜凝神感应一番之后说道:“是在北方草原吗?看来,这草原是必须去一趟了。顺带着把其他异族也收拾了!”
一旁的朱九好似泥塑木雕一般不发一言,直到朱厚熜对他问道:“朱九,对战鞑靼大军的最终战果统计出来了吗?”
朱九拱手回答道:“回禀皇爷,一个时辰前周将军就已经派人前来奏报,当时您在养伤,奴婢就将其拦了下来!”
朱厚熜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召集所有将领一起来大营议事!”
“遵旨!”朱九应和一声后转身前去传令。
大同府衙临时大营
朱厚熜站在大营中央,看着眼前的作战沙盘,背后挂着一张大明九边地图以及宣府、大同、榆林等地军力部署图。
朱厚熜左手边站着着宣大总督兼后军都督府佥事周尚文、大同总兵兼征西将军张达等人。
朱厚熜右手则站着英国公张溶、成国公朱希忠、以及内卫统领朱九等人。
朱厚熜目光凝聚在沙盘之上,右手慢慢从大同、宣府等边关重镇划过。
片刻之后,朱厚熜开口对着周尚文问道:“周老将军,此次与鞑靼大军的交战,最终统计出来的战果如何?”
闻言,周尚文对朱厚熜行了一礼后,语气兴奋的说道:“回禀陛下,此战共斩杀鞑靼两万七千三百余人,俘虏六万七千余人,缴获蒙古军马六万余匹。
其中宣武卫先是斩杀鞑靼骑兵七千余人,之后再斩怯薛军一万二千余人,将四万名怯薛军正面击溃。
最终我大明俘虏了两万九千余名怯薛军、一万七千余名鞑靼步兵以及两万一千余名鞑靼的仆从军。
一千二百九十六名士卒组成的宣武卫,短时间内与鞑靼连战两场,两场均胜,击溃鞑靼五万骑兵。
这是我大明数十年以来和蒙古诸部交战中最大的一次胜利。”
周尚文吐了口气后,带着颤音继续说道:“据臣统计,此战大同边军阵亡一千两百二十九人、重伤两千一百人、轻伤三千二百二十人。
宣武卫重伤五十七人、轻伤一百二十二人,京营士兵轻伤一百七十人、无人阵亡!”
周尚文越说越是兴奋,这是嘉靖一朝最大的胜仗!
一旁的张达也是第一次听到详细战报,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周将军,你刚才说宣武卫与鞑靼首战以一千二对一万,斩敌七千?”
周尚文毫不犹豫地说道:“是!”
张达张了张嘴,好半天才从震惊中缓过来,开口问道:“然后未经休整,再战四万名鞑靼精锐——怯薛军,斩敌一万二?”
周尚文道:“是!”
张达一脸不可置信地抓着周尚文说道:“是什么是!往日我大明与鞑靼交战输多胜少,现在你告诉我不到一千五百人的宣武卫斩敌一万九?”
周尚文有些苦涩地说道:“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个战报的。然而这就是事实!”
张达一副‘这tm是我大明的军队?’的表情再次问确认道:“你确定?”
周尚文这时也明白了张达想表达什么,于干脆地回答道:“确定!!”
随着周尚文宣读战果,张溶、朱希忠二人腰杆越挺越直,满脸的骄傲和自豪,就差把“快来夸我”四个字写在脑门上了。
张达顿时双目赤红,满脸兴奋地抓住周尚文的肩膀说道:“这样的军队,只要再多三万……不,再多一万人,我大明边疆自此无忧矣!”
说完这句话,张达放开抓住周尚文的手,快步走到朱厚熜身前,对着朱厚熜行礼道:“陛下,这位训练了宣武卫的将军乃是堪比冠军侯的大才,臣请陛下一定要对其破格提拔,予以重用!”
下一刻,张达话锋一转冷冷地说道:“若是此人不能为陛下所用,则必杀之!”
张达说完,见朱厚熜没有说话,还以为皇帝不愿意,顿时焦急地谏言道:“陛下,我大明如能得此人效忠,不亚于汉高祖得韩信、汉武帝得卫霍,这可是千载难得一遇的绝世之才啊!”
一旁的张溶、朱希忠看了看张达,又转头看了看朱厚熜,面色古怪却不敢多说一句。
被夸得有些尴尬的朱厚熜,右手握拳放在嘴边装模作样地轻咳一声后说道:“张卿所言甚是!”
张达见朱厚熜如此敷衍只觉得心头一凉,心中想到:‘如此大才之前却从未听说过,应该不是勋贵子弟。
皇帝莫非是因为此人出身低微才对此大才无动于衷?不行,必须得让皇帝重视此人。’
张达单膝跪地对着朱厚熜说道:“陛下,前汉大将军卫青崛起前不过一骑奴。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霍去病也只是私生子出身。
李唐‘三箭定天山’的名将薛仁贵同样出身贫寒,可见出身并不重要,请陛下勿要错过此等大才啊!”
朱厚熜将张达扶起来说道:“张卿,宣武卫是朕亲自训练组建的!”
闻言,张达的表情整个人瞬间僵住,脑海中不断反复循环朱厚熜那句“朕亲自训练组建的!”张大了嘴巴,久久不语。
不理陷入震惊的张达,朱厚熜对着在场众人说道:“至此鞑靼已除,京师的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但朕觉得不够!”
周尚文不解地问道:“陛下此言何意?”
朱厚熜语气平静地说道:“我大明二十余年来,面对蒙古诸部的入侵屡战屡败,以至于士气蹉跎、国威沦丧!
这种局面自今日起必须彻底扭转,朕这一次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和蒙古人,从此以后……攻守易形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