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4章 新税法与官员提俸【1 / 1】

不吃甜粽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知各位爱卿可有良方?”

朱元璋此言一出,殿内的文武官员再次陷入沉默,能当上官的都是人精,自古以来朝廷想要充实国库,要么开源要么截流。

可如今看着朱元璋又是北伐残元、又是东征倭国的,截流之法只怕没戏。

如此一来,只能开源让朝廷获得更多的赋税。

刚刚回到队列中的郭允道暗自叹气,身为户部尚书所有跟赋税相关的事,他都必须要出面。

想到这里郭允道再一次走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要充实国库,无外乎两个方法,要么增加税收要么减少朝廷开支。”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是这么个道理,郭爱卿,你可有什么具体办法?”

郭允道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北方残元余孽仍然对我大明虎视眈眈,因此北方各地边镇的军需不能停。瀛洲布政使司刚刚平定,仍需大军驻守镇压,所以也不能动。

而朝廷内又必须留下一部分钱粮以备不时之需。因此想要减少朝廷开支只怕很难,所以依臣之见恐怕唯有加税方能快速充实国库。

只是若要加税恐怕百姓的日子会更加艰难……”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不妥,正如爱卿所言,若是加税我大明百姓的日子会更加艰难,卿等再想想还有什么法子?”

朱元璋此言一出,郭允道顿时沉默下来,内心暗道‘缩减开支不行,加税也不行,我这个户部尚书也没办法给你凭空变出钱来!’

这时朱元璋暗中给站在一名御史使了个眼色。

得到朱元璋暗示的御史走出队列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赵勇有两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御史赵勇此言一出,顿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朱元璋佯装好奇地问道:“哦,赵爱卿有何良策,说来听听!”

赵勇拱手一礼后说道:“陛下,诸位皆知,历朝历代都有文武官员、豪绅富贾利用各种手段将百姓手中的田地据为己有,并且利用想尽一切手段偷逃赋税。

由此导致富者连田阡陌,平民无立锥之地,可偏偏这些平民还需要承担朝廷分摊的赋税,如此即是对平民百姓的不公平,也不利于国朝稳定。

而且各地官吏还会摊派徭役于百姓,更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为大明江山万世永固,臣献策‘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用以解决这类弊病!”

赵勇一番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发言吸引了在场所有文武官员目光。

而朱厚熜也笑眯眯地看着朱元璋跟赵勇唱双簧。

朱元璋也“好奇”地问道:“赵爱卿,你就详细说说这‘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之策!”

“是,陛下!”

得到了朱元璋允许,赵勇轻咳一声说道:“摊丁入亩!就是将国家每年所需的徭役计算出来,与田税合并,平摊到每一亩土地上。然后按土地多少收税。土地多的多交,土地少的少交。

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是指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士绅官员,一视同仁都要交税!”

朱元璋则是问道:“读书人和官员也要交税?”

赵勇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无论是文官武将,还是豪绅富贾只要名下有田都需要交税!”

赵勇话音刚落,就有官员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闻言,朱元璋眼睛微微眯起,转头看向出言反对的那名官员,语气平和地问道:“那你说说不妥在何处?”

那名官员被朱元璋盯得身上发凉但还是强撑着说道:“陛下,读书人要专心学业,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收入来源的。若是再分摊徭役并入田税之中让其交税。

只怕能够成才的读书人就更少了,我大明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急需选拔更多有才能的读书人入仕,因此臣认为此举并不妥当。

再说我大明官员,陛下定下的俸禄本就微薄,不少同僚是依靠着家中仅有的薄田才能维持生计,若是再承担赋税徭役,只怕生活都难以为继!”

赵勇这时出言反讽道:“孙大人此言,在下不敢苟同,读书人就该高人一等?当官了就必须有特权?如今是大明朝,你以为还是在伪元时期‘儒户’免赋税吗?”

“你……真是有辱斯文!”

听赵勇出言讽刺自己,甚至拿“伪元”的帽子往自己头上扣,被称为“孙大人”的官员登时气得说话都不利索了。

就在两人争论之时,在场的文武官员各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与我无关的表情。

片刻后,朱元璋出言问道:“众位爱卿对赵爱卿的谏言还有不同意见吗?”

见众人都不说话,朱元璋暗骂一句‘都是老狐狸’,口中说道:“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自即日起我大明实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之策!这件事由户部牵头,各部配合执行!”

朱元璋说完,满朝文武一脸不情愿地应喝道:“臣等遵旨!”

见众人一脸不情愿,朱元璋心中窃喜,面上却一副‘这可是你们自己提出来的,咱也征求过你们的意见,你们没有出言反对’的表情。

这时,站在一旁的朱标知道该自己出场了,只听朱标开口说道:“父皇,孙大人刚才所说读书人专心学业、百官俸禄微薄难以负担赋税也是实情,请父皇酌情考虑!”

朱标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心中一喜,皆是目光灼灼地看着朱标,暗道‘太子仁慈,有太子劝谏,此事说不得还有转机’期待朱元璋能够改变主意。

朱元璋思索片刻后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朱标朗声说道:“依儿臣之见,对于读书的士子,朝廷可以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粟米、布匹作为优待。而满朝文武的俸禄也该涨涨了。

比如八到九品官员的俸禄提升为原本五倍,从七品至四品官员涨一倍,从三品及以上官员涨五成!”

朱标说完之后目光灼灼地盯着朱元璋,朱元璋在朱标的逼视下‘无奈’地叹了口气道:“罢了,从下个月起各级官员依太子所言涨俸!”

朱元璋此言一出,一众官员内心无比欣喜,虽然还是不愿意接受‘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但眼见皇帝心意已决他们也不敢拿自己的脖子去试朱元璋的刀子锋不锋利。

好在太子仁慈,给大家涨了俸禄,如此倒也勉强能够接受。

于是众人齐声高呼:“陛下圣明,殿下仁慈!”

这时,朱元璋话锋一转说道:“既然咱依太子所言给你们涨了俸禄,谁若再有贪腐,咱就诛他三族!”

“臣等不敢!”

“退朝!”

一众文武官员不知道的是,他们离开之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朱元璋对着朱厚熜说道:“厚熜,怎么样,咱这出戏演的如何?”

朱厚熜笑着说道:“要么后世都说懿文太子仁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