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章 迎忠魂【1 / 1】

不吃甜粽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老实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这‘水泥’的制造不算复杂,就是对炉子的要求有些高,需要足够的火力。”

“产量多少?”

“按照草民的估算,一日可产百斤!”

朱厚熜沉思片刻后说道:“若是朕给你足够的人手,能日产两千斤吗?”

“回陛下,若是人手足够,日产两千斤不成问题,但除了人手还需要足够的煅烧炉以及木炭,因此占地极大。”

“无法,朕会将皇庄外留出一块地方,用作生产水泥,同时你们也要试着优化水泥的配比,继续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水泥必须量产!”

刘老实三人对朱厚熜行礼道:“草民遵旨!”

朱厚熜摆摆手道:“今日起,工部营缮司对工匠单独列出一条晋升制度,按照工匠手艺、教会的学徒数量、质量进行评级。

设立八级技术工匠制度,一级技工对应九品官衔、二级为从八品,以此类推最高为从五品官衔。

技工考核朕会安排人去做,考核结果由内廷递给朕批阅。

刘老实、王五、赵四三人暂定为二级技工每人赏银二百两,其他几人定为一级技工每人赏银一百两,封赏旨意明天就会下来!”

“草……臣等谢陛下隆恩!”

一番封赏之后,朱厚熜转身离开,路途中朱厚熜对黄锦说道:“传令锦衣卫,调两个百户所的锦衣卫将他们的家人保护起来,避免有人拿他们的家人胁迫他们。

同时按照北宋时期分工协作的方式,将水泥各个环节的制作工艺分割开来,除了刘老实这十几个人,其他人只要知道自己要做的事就行。”

“你再通知严世蕃,让他派人来取水泥,用水泥加快忠烈祠的建造速度!”

“奴婢遵旨!”

听朱厚熜如此重视水泥的制造和工艺的保密,黄锦心里清楚朱厚熜对这水泥是多么看重。

于是黄锦心中一动开口问道:“皇爷,这水泥是您做主才造出来的,不若就叫嘉靖水泥,后世若是提及此物,也都念得皇爷您的好不是?”

被黄锦拍了个马屁的朱厚熜看着黄锦笑着说道:“要么说皇宫大内没有一个简单的,行了,就依你所言,此物便叫做嘉靖水泥!”

“皇爷圣明!”说完黄锦小跑着离开去严府传旨去了。

回到玉熙宫的朱厚熜没有闲着,从九渊鼎中取出一些玄阴石,催动法力按照《炼器秘典》上记载的炼器法门,在玄阴石上绘制大量的聚魂、养魂的符咒。

接下来的几天,朱厚熜利用玄阴石炼制了七颗“聚魂牌”。

聚魂石炼制完毕后朱厚熜,拿出纸笔开始勾画书写,不多时,拿起宣纸吹了吹墨迹的朱厚熜对随侍的内卫说道:“将这七颗‘聚魂牌’送到严世蕃那,告诉他在建造忠烈祠时,放置在忠烈祠里,这张纸里有具体的放置方法!”

“奴婢遵旨!”

说完,内卫小跑着离开玉熙宫,往严府赶去。

内卫离开后不久,李芳敲了敲谨身精舍的门小声说道:“皇爷,奴婢李芳有事禀报!”

正在批阅奏疏的朱厚熜眉头一皱,随即将手里的奏疏扔到桌上后说道:“进来说!”

李芳轻手轻脚地推开谨身精舍大门,走到朱厚熜身前说道:“皇爷,东南还有山西那边有消息传来!”

“说说!”

“根据锦衣卫指挥佥事骆椿送来消息,此次查抄陶、林、王家等几家海商,共查抄白银四千七百八十三万五百二十八两,黄金七百六十三万三千四百两,古玩字画、海外奇珍无数。

按照皇爷您的吩咐,这些金银三成入内帑、七成入国库,其他古玩字画以及海外奇珍都已经入了内帑的账,不日就会押送回京。

另外,此次查抄的丝绸行、茶叶行等等共八百余间……现在这些产业均由沈一石接手,加上沈一石自家的店铺共上千间……如今已经全部挂在市舶司名下。”说完李芳将明细账本交到朱厚熜手中。

朱厚熜拿起账本翻看了一番后问道:“杨金水到浙江了吗?”

“回皇爷,按照日子来算,应该已经到了!”

“市舶司的事让他多花点心思,办好了朕不吝赏赐!”

“为皇爷效命是我们这些奴婢的本分!”

“山西那边是怎么个情况?”

“回皇爷,根据晋商张允龄传来消息,经锦衣卫、东厂探查核实之后确认。您御驾亲征之时走私到蒙古的军械是从王家的流出去的。

王家现任家主王现之侄王崇古(王现弟弟王瑶三子)于嘉靖二十年中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后任兵部右侍郎……”

“看来这朝堂还得在打扫打扫!”

朱厚熜眼睛微微眯起冷声说道:“李芳,你带人去查,朕御驾亲征期间兵部流传出去的战报是不是王崇古泄露的,还有哪些人牵扯进来,一查到底。”

“至于那张允龄,明里不要赏他什么,暗里奖他点什么吧!”

“奴婢遵旨!”

嘉靖二十七年,七月十一

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随便走上几步便是一身汗,而今天京师中的百姓却冒着烈日围在正阳门外看着热闹。

随着一阵军靴踏地的声音,定国公徐延德领着京营精锐将正阳门往英烈祠的大街守卫了起来。

“陛下到!”

随着黄锦一声唱词,身穿龙袍的朱厚熜领着同样身穿冕服的朱载壡来到英烈祠前。

随行的还有礼部尚书徐阶、兵部尚书丁汝夔、张户部尚书费采以及在京五品以上官员。

见人到的差不多了,朱厚熜开口对黄锦说道:“开始吧!”

黄锦应了一声后喊道:“奏乐!”

倏然间,编钟编磬的金石之声响起,一阵阵钟鼓交替的低沉节奏传遍整个京师。

张溶、朱希忠领着身穿统一军装的宣武卫、京营精锐和新军精锐踩着正步向宫中走来。

只见众人双臂曲于胸前手中抱着记载了阵亡的宣武卫、京营士兵以及在京师保卫战中阵亡的士兵的神主牌。

“踏……踏……踏……”

众人的正步踢踏声混合着《薤露》让整个现场显得无比肃穆。

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迎忠魂的士兵们全部从正阳门穿过,来到英烈祠前。

几乎占据了半个天坛的英烈祠前自西向东立着三座牌坊,每座牌坊间隔十五丈、牌坊下各有一对尽显煞气的石狮子。

这时,朱厚熜朗声唱道:“魂兮归来!四方不可久留。东方长人千仞,惟魂是索;……兰膏明烛……归来兮,返故居些,享此清宁!”

随着朱厚熜的声音,送归忠魂的将士们红着眼眶,眼中含泪大声唱道:“魂兮归来!四方不可久留……”

一曲《招魂》唱完,徐阶适时地大声说道:“迎忠魂神主牌入英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