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3章 东瀛的觊觎【1 / 2】

用户3072466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洪武年间,大明王朝国力强盛,四方来朝,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而这一切繁荣昌盛的景象,都离不开一个人——朱元璋。他以铁血手腕治理天下,让大明朝迎来了盛世之治。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在悄悄酝酿。这场较量并非刀光剑影,而是关乎国家命运、文化尊严的智谋之战。

朱棣与徐妙云二人如今已共同经营起了大明的琉璃生意。夫妻二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将琉璃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两人默契的配合之下,他们手中的琉璃,色泽艳丽,晶莹剔透,不仅成为大明贵族们的宠儿,更是外国使节们争相购买的珍宝。

这一天,东瀛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大明,他们的目光却紧紧锁定在那些流光溢彩的琉璃之上。使者们表面上对大明的文化赞不绝口,但实际上,他们心里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盘算。

朱棣和徐妙云敏锐地察觉到了东瀛使者的异常举动,心中暗自警惕。这些东瀛使者似乎对琉璃制作的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频频向琉璃工匠们打探制作秘诀。这让朱棣和徐妙云意识到,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经展开。

面对东瀛人的野心勃勃,朱棣和徐妙云决定主动出击。他们一方面加强对琉璃工匠的保护,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应对之策。

“父皇,母后,大哥,我们感觉着这些东瀛使者来之不善,总感觉想窃取我们的手艺”。朱棣皱起眉头说道,他对这些东瀛使者充满了疑虑和担忧。而站在一旁的徐妙云也附和道:“是啊,我也觉得这些东瀛人来意不明,频繁要求我们提供工匠,这其中必然有诈。”两人的眼神交汇在一起,都能看到彼此心中的不安。

朱标也表示赞同,他语气坚定地说:“四弟说得没错,这些东瀛使者一直试图从我们这里获取技艺,实在让人怀疑他们的动机。”朱元璋听后陷入沉思,他知道儿子们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这些东瀛使者的行为确实有些奇怪,让人心生警惕。

徐妙云接着说道:“父皇,母后,这些东瀛使者就像是一群永远无法满足的恶狼。当我们强大时,他们会乖乖听从,但一旦我们遇到困境,他们必定会在背后狠狠地踢我们一脚。这种人不能轻信!”她的话语充满了警告意味,提醒大家要保持警惕。

朱棣和徐妙云作为穿越者,深知日本的本性。他们清楚地记得,在唐朝时期,当中国繁荣昌盛时,日本会竭尽全力地向中国学习;而到了清朝末年,他们又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并将矛头指向中国。历史上,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等,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当朱棣和徐妙云身处那个时代时,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既然已经穿越到这里,就必须要改变未来,绝不能让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被其他国家窃取。他们深知,这不仅关乎国家的命运,更是对历史的责任与担当。于是,他们决心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努力推动国家的发展,以抵御外敌的侵略。

朱元璋怒不可遏:“这些东瀛人居然敢打我们大明的主意!他们以为我们不知道吗?真是太可恶了,朕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明朝不是好欺负的!”

朱元璋龙颜大怒,大声喊道:“锦衣卫何在?给我密切关注东瀛使者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回报。”

一旁的朱标和朱棣也同样愤怒不已,但他们还是保持冷静,思考应对之策。

这时,云奇匆匆赶来,禀报说:“启禀皇上,太子,燕王殿下,燕王妃,锦衣卫蒋欢求见。”

朱元璋心中一动,连忙说道:“快传他进来。”

蒋欢进入营帐后,跪地行礼,然后将刚才东瀛使者的场景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夜深人静,东瀛使者的营帐内灯火通明。几个身影鬼鬼祟祟地穿梭其中,似乎在密谋着什么。蒋欢悄然接近,却听到使者们正在用日语交谈,内容竟是如何窃取琉璃制作技术。

朱标、朱元璋、朱棣以及徐妙云听完后,都不禁皱起眉头,心中升起一股怒火。

朱元璋脸色阴沉地问道:“蒋爱卿,你可听清他们说了些什么?”

蒋欢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臣听得一清二楚。那些东瀛使者确实在商议如何窃取我国的琉璃制作技术。”

朱元璋怒发冲冠,一拍桌子:“这些东瀛人简直胆大包天!他们竟敢打我们大明的主意!”

朱标安慰道:“父皇息怒,既然已经发现了他们的阴谋,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得逞。”

朱棣也附和道:“不错,我们必须加强对琉璃制作技术的保护,绝不能让他们得手。”

徐妙云提醒道:“东瀛使者这次前来朝贡,想必不会轻易放弃。我们还需小心提防。”

朱元璋点头表示赞同,然后下令道:“立刻召集相关官员,商讨对策。一定要让东瀛人知道,我们大明朝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众人纷纷领命而去,开始筹备应对之策。而朱元璋则坐在营帐里,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次日,朱元璋,朱标及朱棣设下一个局,以试探东瀛使者的真实意图。他们故意在琉璃工坊周围布下重重迷雾,让使者们难以窥探。同时,他们又暗中派出人手,在工坊内制造了多起“神秘失窃”事件,让使者们误以为琉璃技术已经失传。

使者们果然中计,他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频繁向大明朝廷施压,要求购买琉璃技术的资料。朱棣和徐妙云心知肚明,这些东瀛使者不过是想趁机窃取大明的智慧结晶。他们决定以智取胜,利用大明的传统文化来应对这场危机。

在番邦觐见的回礼仪式上,朱棣和徐妙云献上了一幅幅精美的圣贤书卷。这些书卷上记录着大明历代皇帝的治国智慧和圣贤的教诲,却唯独没有琉璃技术的半点记载。使者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朱棣微笑着解释道:“大明的文化博大精深,琉璃技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愿意与各国交流文化,但绝不会将先祖们留下的智慧结晶轻易交出。”

使者们无奈离去,朱棣和徐妙云却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们知道,东瀛使者不会善罢甘休,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这一日,东瀛使者来到了琉璃店,妄图要挟店员交出改进后的琉璃技术。店员深知这技术是店铺的立足之本,更是燕王与燕王妃的心血,坚决不肯交。那东瀛使者恼羞成怒,竟恶人先告状,向当地官府投诉说店员破坏交易,试图以此来逼迫交出技术。

“是谁在店里吵吵闹闹的?”一声怒喝传来,众人皆是一惊。只见门口站着两个人,年纪不大,但身上却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皇太孙朱雄英和湘王朱柏。两人今日出来逛街,想要顺道看望一下朱棣和徐妙云,并参观他们所开的琉璃店。然而,这店里的争吵声实在太大,让两人不禁好奇地走了进来。

朱雄英和朱柏对视一眼,示意店员们暂时不要暴露他们的身份。他们想看看这些东瀛使者到底要闹什么花样。毕竟,以他们的身份,如果贸然插手,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们决定低调行事,先观察一番再说。

“两个小朋友,这里没你们的事,快回家吃饭吧!”一名东瀛使者不耐烦地挥挥手,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他显然把朱雄英和朱柏当成了普通小孩,完全不放在眼里。

“我说你们买东西就买东西,怎么能这么不讲道理呢?还抢别人的手艺,真是太过分了!”朱柏瞪大眼睛,毫不畏惧地回应道。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正义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