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5章 江南之旅【2 / 2】

用户3072466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高炽也点头说道:“父亲母亲,这肉燕和佛跳墙的味道,比宫中的佳肴更有一番独特的风味。而且这里的文化如此独特,真是让孩儿大开眼界。”

朱高煦则咽了咽口水,说道:“我还能再吃好几碗呢,实在是太好吃啦!”

朱宝云眨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说:“我也喜欢,还想吃。

朱棣饶有兴致地应道:“听您这么一说,这福州的民俗真是丰富多彩。这传统服饰的确是巧夺天工,充分展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那除了美食和龙舟竞渡,此地还有何独特的民俗?”

老者捋了捋胡须,说道:“贵客您有所不知,咱福州的婚俗也很有讲究。男女成婚,得先经过三媒六聘,迎亲那天更是热闹非凡。新娘子要头戴凤冠,身披霞帔,坐着大红花轿,一路上吹吹打打。到了新郎家,还有跨火盆、拜天地等一系列仪式。还有那中元节,人们会祭祀祖先,放河灯,为逝去的亲人祈福。到了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要都要摆上一桌瓜果月饼,赏月团圆。福州的民俗啊,那真是说也说不完。”

徐妙云不禁感叹道:“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当真让人叹为观止。

老者捋了捋胡须,说道:“贵客您有所不知,咱福州的闽剧那也是一绝。闽剧的唱腔优美婉转,动作细腻传神,讲述的都是咱老百姓的故事。还有那寿山石雕刻,巧匠们能在小小的石头上雕琢出世间万象,那技艺堪称鬼斧神工。再者,福州的茶文化也源远流长,泡一壶茉莉花茶,香气四溢,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朱高煦兴奋地说着:“这闽剧,真想亲眼去看看。”

朱宝云也给予相应回应:“我也想看闽剧,一定很好玩。”

老者接着说:“对了,前面不远处就有闽剧表演,现在开始表演了,那可是咱福州的特色,几位客官不妨去瞧瞧。”

在老爷爷的热情指引下,他们前往闽剧表演舞台。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粉墨登场。悠扬的唱腔,精彩的动作,将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

朱高炽看得入神,忍不住说道:“这表演真是精彩绝伦,一招一式都充满韵味。”朱高煦兴奋地拍着手:“太好看了,比宫里的表演还有趣!”朱宝云也眨着大眼睛,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喜欢那个姐姐的衣服,好漂亮啊!”

朱棣和徐妙云相视而笑,一家人沉浸在这独特的艺术氛围中,感受着福州的文化魅力。

之后朱棣一家漫步在福州城的街头,阳光洒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折射出岁月的痕迹。

街头巷尾,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一个卖花的小姑娘,手捧着一篮鲜艳的花朵,笑容如同花朵般灿烂。朱棣停步,买下一束,送给身旁的徐妙云,引得她眉眼弯弯。

路过一家小吃摊,热气腾腾的蒸笼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摊主熟练地包着肉粽,手法娴熟,朱棣饶有兴致地看着,决定买几个尝尝。随后,他们寻了一处阴凉且安静的角落,围坐在一张简陋但整洁的木桌旁。

朱高炽迫不及待地伸手拿过一个肉粽,手忙脚乱地剥开粽叶,那急切的模样惹得众人一阵轻笑。朱高煦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手中的肉粽,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闻着可真香啊!”朱宝云也乖巧地等待着,小脸上满是期待。

朱棣微笑着看着孩子们,轻轻拿起一个肉粽,小心翼翼地剥开粽叶。他先是闻了闻那扑鼻的香气,然后咬下一口,糯米的软糯与肉馅的鲜美瞬间在口中交融。糯米粒粒饱满,吸饱了肉汁的浓香,肉馅肥瘦适中,调味恰到好处,咸香中带着一丝粽叶的清香。朱棣不禁赞叹道:“这肉粽味道醇厚,食材搭配精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徐妙云也跟着咬了一小口,细细品味后说道:“确实,这肉粽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朱高炽将嘴巴塞得满满当当的,囫囵吞枣般地咀嚼着,含糊不清地说道:“父亲,这可比宫中的点心还要美味啊!”话音刚落,他便迫不及待地再次咬下一大口,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朱高煦也不甘示弱,嘴里还嚼着食物,忙不迭地点头附和:“确实好吃极了!我还想再来一个呢。”而一旁的朱宝云则细细品味着,嘴角上扬,露出满足的微笑,轻声细语地赞叹道:“父亲、母亲,这肉粽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朱棣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桌旁,共同品尝着美味的肉粽。朱高炽由于吃得过于急切,一不小心被噎到了,只能伸直了脖子,满脸憋得通红。徐妙云见状,赶紧递给他一杯水,并轻轻地拍打他的后背,略带责备地提醒道:“慢点吃,别着急,又没有人会跟你争抢。”朱高炽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终于缓过气来,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朱高煦看到哥哥那副窘迫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响彻整个院子。然而,这一笑却让他嘴里的肉粽猛地喷了出来,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朱棣的衣角上。朱高煦立刻吓得不敢出声,他深知自己闯祸了,生怕父亲会怪罪于他。但朱棣却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责备他半句。

另一边,朱宝云正乖巧地吃着手里的肉粽,突然,她惊讶地叫了起来:“看呀,我这个肉粽里有好大一颗栗子!”她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兴奋,引得众人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那颗栗子。

就在这时,一只可爱的小猫不知从哪里跑了过来,它在桌子底下转来转去,似乎也被肉粽的香气所吸引。朱高煦灵机一动,悄悄地掰下一小块肉粽扔到地上,想看看小猫会不会吃。小猫闻到了肉粽的味道,迅速叼起那块肉粽,然后转身就跑。朱高煦见状,心中涌起一股好奇心,他想知道小猫要跑到哪里去,于是准备起身去追赶。

然而,朱棣察觉到了朱高煦的意图,及时叫住了他:“别跑远了,乖乖吃完再玩。”朱高煦听到父亲的话,只好乖乖坐回原位,继续享受美味的肉粽。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开始品尝肉粽。他们一边吃一边谈论着肉粽的味道,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桌前回荡着阵阵欢声笑语,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卖肉粽的老板站在一旁,看着这幸福的一幕,不禁相视一笑。心中暗自感慨道:“这家人虽然身份尊贵,但完全没有有钱人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反而充满了温馨和善。真是难得!”

老板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对朱棣说:“能看到各位如此和乐融融,小的也感到十分高兴。这肉粽能够得到各位的喜爱,实在是小的荣幸之至。”

朱棣微微一笑,回答道:“你的肉粽做得确实美味,手艺非常不错。”听到朱棣的夸赞,老板连忙道谢,并表示愿意再送几个肉粽给孩子们尝尝。

朱棣欣然接受了老板的好意,让朱高炽向老板道谢。随后,大家继续享受着美食,笑声不断。在这个小小的街头角落,朱棣一家与卖肉粽的老板之间,流淌着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情感,成为了这个平凡日子里的一抹亮丽色彩。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不断,温馨与幸福的气息弥漫在周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一幕增添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此刻,没有宫廷的繁文缛节,没有朝堂的纷争忧虑,只有一家人共享美食的欢乐与融洽。

再往前走,一群孩童在空地上嬉笑玩耍,他们手中的风筝在蓝天下高高飞翔。朱棣看着那一张张无忧无虑的笑脸,心中满是欣慰。

一家茶馆里,传出悠扬的评弹声。朱棣一家子踏入茶馆,找了个位置坐下,细细聆听,沉浸在那婉转的旋律之中。

行至河边,一艘艘小船摇曳在清澈的河面上,船头的渔夫正收着渔网,网中满是活蹦乱跳的鱼儿。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路过一个集市,各种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精美的木雕,细腻的竹编,还有那色彩斑斓的油纸伞,每一件都展现着福州百姓的心灵手巧。他们路过一家木雕店,店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精美的木雕作品。三个孩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宝云顿时被吸引住了,东看看西瞧瞧,眼睛里满是好奇与兴奋。

朱高炽盯着一个小巧玲珑的木雕骏马,爱不释手,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战场上骑着骏马驰骋的英姿。朱高煦则对一只木雕老虎情有独钟,那威风凛凛的模样正合他的心意。朱宝云则挑选了一个木雕的小兔子,可爱又灵动。

随后,他们又经过一家饰品店,店内琳琅满目的饰品让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

朱棣的目光如同一只觅食的鹰隼,锐利而专注,在众多饰品中穿梭。这些饰品或璀璨夺目、或精致典雅,但都无法吸引他的注意。终于,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两条情侣项链上。这对项链犹如两颗闪耀的星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朱棣小心翼翼地拿起其中一条,仿佛手中捧着一颗珍贵的明珠。项链的链条细腻而光滑,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而过。而那颗镶嵌其上的宝石,则闪烁着梦幻般的光芒。它的每一个切面都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线,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又似梦境中的奇异花朵,散发着令人陶醉的气息。

朱棣轻轻地转过头,微笑着看向身旁的徐妙云。他的眼神充满了温柔和深情,宛如一汪清澈的湖水,让人不禁沉溺其中。徐妙云微微颔首,美丽的面庞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她的眼眸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像是两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整个世界。

朱棣缓缓地将项链戴在徐妙云白皙的脖颈上,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一朵娇嫩的花朵。他的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到了她细腻的肌肤,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停滞了。徐妙云的心跳加速,她感受到了朱棣的贴心与爱意,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激流。她的嘴角上扬,露出一个甜蜜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紧接着,徐妙云拿起了另一条项链,这条项链的吊坠设计独特,仿佛一颗燃烧着热情的心脏。她温柔地将其戴在了朱棣的脖颈上,然后双手轻轻地搭在他的肩膀上,两人目光交汇,无需任何语言,便能感受到对方心中深沉的爱意。

此刻,店内充满了温暖的氛围,孩子们纷纷围聚到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为父母之间的甜蜜互动感到开心。朱高炽的双眼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朱高煦兴奋地拍手叫好,而朱宝云则眨巴着灵动的大眼睛,眼中满是羡慕之情。

朱棣与徐妙云手牵着手,带着满满的幸福感离开了店铺。那两条情侣项链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发闪耀夺目,就像他们永不褪色的爱情一样。

朱高炽选了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玉佩,抚摸着上面的纹路,心中满是喜悦之情。朱高煦则挑了一串精致的手钏,轻轻转动着手钏上的珠子,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而朱宝云则买了一支漂亮的发簪,发簪上镶嵌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她想象着自己戴上这只发簪时会变得多么美丽。

朱棣和徐妙云继续在店内挑选着,他们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一对与夫妻恩爱有关的饰品上。那是一对雕琢细腻的同心锁,锁身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寓意着永结同心、不离不弃。朱棣拿起其中一枚同心锁,仔细端详着它的细节,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转头看向徐妙云,温柔地说:“这对同心锁真是精美无比,我们买下它们吧,送给父皇母后,祝愿他们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徐妙云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不仅如此,三个孩子也满心欢喜地为亲人挑选礼物。朱高炽为大堂哥朱雄英选了一本珍贵的古籍,希望能助他增长学识;朱高煦给十二叔朱柏挑了一把精致的佩剑,愿他英勇无畏;朱宝云为堂姐朱怡薇选了一条美丽的丝巾,期待她更加明艳动人。朱高炽还为小堂哥朱云腾选了一个别致的笔筒,朱高煦给福清姑姑准备了一盒香粉,朱宝云则为大伯父朱标挑了一方砚台。

这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分享着自己挑选礼物的想法和喜悦,朱棣和徐妙云则不时地倾听着,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的氛围弥漫在这热闹的街头。

这时朱棣看到一位老者在树下与人对弈,周围围满了观棋的人,大家时而屏息凝视,时而拍手叫好。

街角处,一位画师正为一位女子画肖像,笔触细腻,将女子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福州城的这一天,朱棣所见皆是百姓的安乐祥和,所闻皆是生活的美好之声。这里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街上嬉戏玩耍,大人们则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朱棣不禁感叹道:“此乃人间天堂!”

徐妙云笑着说:“是啊,福州真是个好地方。”她看着朱棣,眼中满是爱意。

朱棣点点头,说道:“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福州的情况,看看能不能从中吸取一些经验。”他心中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与自豪愈发深厚。

徐妙云提醒道:“听说这里的县令深得民心,不如明天我们去拜访一下他吧?”

朱棣表示同意:“好主意,我也想见见这位深得民心的官员。或许能从他那里学到些治理之道。”

徐妙云又说:“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去,就是福州的码头。”

朱棣好奇地问:“哦?为什么要去码头呢?”

徐妙云解释道:“因为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码头非常繁忙。我们可以去那里感受一下贸易的繁荣,也许还能看到一些新奇的商品。”

朱棣兴奋地说:“听起来很有趣,那我们就去码头转转吧。”

于是,朱棣和徐妙云决定第二天去拜访那位县令,并去码头感受海上丝绸之路的魅力。他们期待着这次旅程能够带来更多的收获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