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4章 宫闱元宵:团圆之韵【1 / 3】

用户3072466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诏令初颁,宫闱筹备

正月十五的紫禁城,晨曦如纱般轻轻洒落,给这座宏伟的宫殿蒙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乾清宫内,朱棣身着一袭明黄常服,端坐在书桌前。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落在他身前的奏章上,可他此刻却无心政务,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脑海中思索着今日这特殊的日子 —— 元宵节。

他微微皱眉,片刻后,猛地放下手中毛笔,高声唤道:“来人!” 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

一位伶俐的太监急忙小跑进来,恭敬地跪地:“陛下有何吩咐?”

朱棣站起身,双手背后,神色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朕旨意,今日元宵节,放所有官员回家与亲人团聚,共庆佳节。”

太监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忙不迭应道:“遵旨!” 说罢,便迅速起身,脚步匆匆地离去,去传达这一令官员们皆大欢喜的诏令。

与此同时,坤宁宫内,徐妙云已经起身。宫女们围绕在她身边,小心翼翼地为她梳妆。徐妙云端坐在铜镜前,眼神温柔而宁静,看着镜中自己的面容,任由宫女梳理着她乌黑的长发。

她轻轻抬手,拿起一支翡翠簪,递给身旁的宫女,轻声说道:“今日这团圆佳节,陛下既如此安排,咱们宫中也该好好热闹热闹。去准备一下,待会儿与陛下一同去东宫。”

宫女微笑着福身,声音清脆:“是,娘娘。”

消息如春风般迅速在宫中传开,太监宫女们瞬间忙碌起来。各处宫殿开始张灯结彩,鲜艳的红灯笼被逐一挂起,沿着宫廊排列开来,宛如一条红色的长龙蜿蜒其中。喜庆的氛围如同灵动的精灵,在每一个角落跳跃、弥漫。

齐聚东宫,温情开场

临近晌午,阳光愈发明媚,照得宫墙琉璃瓦熠熠生辉。朱棣与徐妙云携手步入东宫。朱高炽和张妍早已在殿外等候,见到父母,赶忙快步上前请安。

朱高炽身形微胖,动作却不失恭敬,他微微躬身,脸上堆满了憨厚的笑容,声音洪亮地说道:“父皇、母后,一路安好。”

张妍身姿婀娜,福身行礼,眉眼含笑,声音轻柔婉转:“恭迎父皇、母后。”

随后,郭惠妃在宝庆公主和朱瞻基的陪伴下缓缓走来。郭惠妃身着华丽宫装,身姿优雅,面容和蔼,嘴角始终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宝庆公主活泼俏皮,犹如春日里的小燕子,拉着郭惠妃的手,蹦蹦跳跳的,嘴里欢快地说着:“郭姨娘,今日可真热闹呀!”

朱瞻基则乖巧地跟在一旁,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声音清脆响亮:“孙儿给曾祖母,皇祖父、皇祖母、父王母后请安。”

众人相视而笑,一同走进屋内。刚一落座,朱高燧和朱高煦也匆匆赶来。朱高燧步伐轻盈,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快步上前,拱手说道:“父皇、母后,儿臣来迟了。”

朱高煦则大大咧咧地一抱拳,笑声爽朗:“哈哈,这团圆的日子,可不能少了我。”

朱棣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齐聚的家人,心中满是欢喜,不禁开怀大笑,他大手一挥,声如洪钟:“今日一家人难得聚得这么齐,就该好好乐一乐。”

徐妙云坐在一旁,微笑着点头,眼神中满是慈爱:“是啊,一家人团团圆圆,比什么都重要。”

厨房劳作,爱意涌动

众人说笑间,一同前往厨房。厨房里早已准备好了各种食材,洁白如雪的面粉、色彩斑斓的馅料、散发着淡淡香气的糯米粉整齐地摆放在案板上。

朱棣兴致勃勃地走到桌前,挽起衣袖,露出结实的手臂,拿起一块饺子皮,自信满满地说道:“朕今日倒要试试这包饺子的手艺,看看能否让大家满意。” 说着,他夹了一大块馅料放在饺子皮上,用力一捏。结果,馅料从两边挤了出来,弄得他满手都是。

众人见状,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哄堂大笑。宝庆公主笑得前仰后合,手指着朱棣,大声说道:“皇兄,您这饺子变成大花脸啦!”

朱棣看着自己满手的馅料,也跟着爽朗地笑了起来,无奈地摇摇头:“看来这包饺子还真是个技术活,朕还得多加练习。”

徐妙云在一旁掩嘴轻笑,眼中满是温柔。她轻轻走到朱棣身边,动作轻柔地拿起一块饺子皮,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声音温婉:“陛下,这馅料不能放太多,要均匀地放在中间,然后沿着边缘轻轻捏合。” 说着,她的手指灵活地在饺子皮边缘舞动,不一会儿,一个精致饱满的饺子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朱棣认真地看着,像个虚心求学的学生,按照徐妙云的指导重新包了一个。虽然模样仍有些笨拙,但总算成功包好了一个完整的饺子。他抬起头,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像个孩子般炫耀:“你们看,朕这第二个可比第一个强多了。”

朱高炽和张妍配合得十分默契。朱高炽卷起袖子,专心致志地擀着面皮,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时不时抬起手臂擦一擦,手上的动作却不停。张妍则在一旁包饺子,手法娴熟,包出的饺子形状规整,如同弯弯的月牙。她一边包,一边轻声对朱高炽说:“殿下,你擀面皮的速度可要再快些,不然我都要跟不上了。”

朱高炽嘿嘿一笑,手上加快了速度,回应道:“夫人放心,本太子一定努力,绝不让夫人等太久。” 两人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引得一旁的众人露出会心的笑容。

宝庆公主和朱瞻基在另一处也积极参与着包汤圆。宝庆公主拿起糯米粉,试图包一个汤圆。她皱着眉头,小手用力地揉着糯米团,小脸涨得通红,嘴里还嘟囔着:“这汤圆怎么这么难包呀。”

朱瞻基在一旁帮忙,却越帮越忙,他不小心把糯米粉撒了一些在宝庆公主脸上。宝庆公主顿时变成了一个小花脸,模样十分滑稽。朱瞻基见状,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宝庆公主气鼓鼓地瞪了他一眼,然后也跟着笑了起来。两人的手上、脸上都沾满了糯米粉,活像两个调皮的小泥猴。

郭惠妃在一旁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欣慰与笑意。她偶尔走上前,指导一下宝庆公主和朱瞻基,轻声说道:“孩子们,慢慢来,别着急,这包汤圆呀,就跟做人一样,得有耐心。”

宝庆公主抬起头,脸上沾着白白的糯米粉,眼睛亮晶晶地说:“郭姨娘,我记住啦!”

朱高燧见状,笑着打趣道:“宝庆姑姑这认真劲儿,一会儿包出的汤圆肯定是最甜的。”

朱高煦也跟着起哄:“那一会儿可得多吃几个宝庆包的汤圆,沾沾这认真的喜气。”

宝庆公主听了,更来了劲头,手上动作不停:“那你们就等着瞧吧!”

朱瞻基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我包的也不会差!” 说着,更加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糯米团。

朱棣看着这热闹的场景,感慨地对徐妙云说:“这般景象,实在难得,看着孩子们这般活泼欢乐,朕心甚悦。”

徐妙云微笑着回应:“是啊,陛下,一家人这样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福气。”

此时,朱高炽已经擀了不少面皮,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道:“今日大家一起动手,这饺子和汤圆必定格外美味。”

张妍笑着点头:“那是自然,平日里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郭惠妃走到朱高煦身边,看到他包的饺子形状奇特,不禁笑道:“煦儿,你这包的可是与众不同啊。”

朱高煦挠挠头,大大咧咧地说:“郭奶奶,我这叫创新,说不定味道也别具一格呢!” 众人又是一阵笑声。

朱高燧包得较为细致,他拿起一个包好的饺子展示给大家看:“你们看我这个,虽然比不上大哥和大嫂的精致,但也还算像模像样吧。”

朱宝云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厨房,她好奇地看着大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宝庆公主看到她,连忙招手:“宝云,快来一起包呀!”

朱宝云笑着走过去:“我这就来,可别嫌我手笨。”

大家一边包着,一边有说有笑。厨房里充满了温馨欢乐的氛围,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有说笑声、打闹声、指导声,形成了一曲充满爱意的团圆乐章。

过了一会儿,饺子和汤圆都包得差不多了。朱棣拍了拍手,说道:“好了,大家的成果都不少,赶紧拿去煮了,朕已经迫不及待想尝尝了。” 宫女们应了一声,小心地将包好的饺子和汤圆端去厨房煮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