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6章 帝后的情人节京城行【2 / 4】

用户3072466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女子答道:“回客官,这曲名为《凤求凰》,乃是为纪念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所创。”

徐妙云听到《凤求凰》,心中一动,看向朱棣,眼中满是深情。朱棣也感受到了她的目光,轻轻握住她的手。

离开楼阁后,徐妙云感慨道:“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真是令人羡慕,一曲《凤求凰》,成就了一段佳话。”

朱棣紧紧握住她的手:“夫人放心,朕与你之间的感情,亦如他们一般,矢志不渝。”

两人相视一笑,手牵着手,继续在京城的街巷中漫步,享受着这难得的甜蜜时光

大明书屋:帝后与湘王、岷王的温情雅叙

不知不觉,朱棣和徐妙云来到了大明书屋。书屋外观古朴典雅,门口悬挂着两块木质牌匾,上书 “大明书屋” 四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

朱棣与徐妙云步入大明书屋,那淡淡的墨香瞬间萦绕身旁。十二弟湘王朱柏一袭月白色长袍,身姿若玉树临风,正与身着宝蓝色长衫、英气逼人的十八弟岷王朱楩交谈。二人瞧见朱棣夫妇,先是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讶色。

朱柏反应极快,面上立刻浮现出亲和的笑容,拱手行礼,言辞恭敬又透着熟络:“四哥四嫂,今日怎得有空大驾光临我这小小的书屋?” 那笑容真诚而热烈,宛如春日暖阳。

朱棣爽朗地大笑,笑声在书屋内回荡,他大步向前,同样拱手回礼:“许久未曾出来走动,听闻你这书屋藏书颇丰,便与你四嫂一道来瞧瞧,寻几本好书,增长增长见识。”

徐妙云微笑着,莲步轻移,眼神温柔且带着几分好奇:“早就听说十二弟用心经营这书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满屋子的书卷,透着一股文雅之气,让人欢喜。”

朱楩兴致勃勃地走上前来,热情洋溢地说道:“四哥四嫂来得正好,近日刚收了不少珍贵孤本,正想寻个机会请四哥四嫂品鉴品鉴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眼神熠熠生辉,仿佛要将这满屋子的珍宝都展示给兄嫂。

朱棣饶有兴致地点点头,目光在书架间逡巡:“哦?如此甚好,那可得好好欣赏一番。”

朱柏引领着众人走向书架深处,一边走一边介绍:“四哥,这一排书架存放的皆是经史子集,都是精心搜罗而来,许多都是难得一见的善本。” 他轻轻拿起一本古籍,小心翼翼地翻开,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眼神中满是珍视:“就如这本《春秋左传正义》,乃是前朝大儒精心校注,批注详实,价值非凡。”

朱棣接过古籍,缓缓翻看,神情专注,时而微微皱眉思考,时而轻轻点头,似乎沉浸在了书中的世界。徐妙云也凑近,与朱棣一同观看,轻声说道:“老爷,这书中见解独到,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朱楩在一旁补充道:“四哥四嫂,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许多诗词歌赋、野史杂谈类书籍,也各有妙处。”

朱棣放下古籍,感慨道:“读书能明事理、知兴替,如今大明文风昌盛,离不开你们这些爱书之人的努力。”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对两位弟弟的赞赏与期许。

朱柏恭敬地说道:“四哥教导有方,我等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希望能让更多人领略到读书的乐趣,为大明培养更多人才。”

徐妙云微笑着看向朱柏和朱楩:“十二弟、十八弟如此用心,这大明书屋定能成为文人雅士们的汇聚之地。”

此时,朱楩像是想起了什么,神秘一笑:“四哥四嫂,有一本奇书,我想四哥定会感兴趣。” 说着,他从一个隐秘的书架上取出一本装帧古朴的书籍。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快拿过来让我瞧瞧,是何奇书?”

朱楩将书递到朱棣手中,说道:“这是一本关于前朝治国理政的秘典,其中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策略与故事,或许能给四哥一些新的启发。”

朱棣翻开书页,越看越入神,不时与朱楩交流几句,探讨书中的观点与见解。徐妙云则在一旁静静聆听,偶尔也会插上一两句精妙的见解,引得众人连连点头。

在交流的过程中,朱柏还分享了一些在收集书籍过程中的趣事。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如何费尽周折从一位隐居的老学者手中求得一本失传已久的典籍,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当徐妙云在书架间发现那本心仪的古籍时,她惊喜地轻轻呼唤朱棣。朱棣连忙走过去,朱柏和朱楩也跟在身后。徐妙云拿起古籍,眼中满是欢喜:“老爷,你看这本古籍,记载了许多前朝的历史典故,很是珍贵。”

朱棣接过古籍,翻看几页,赞道:“确实是本好书。夫人喜欢,咱们便买回去。”

朱柏笑着说:“四哥四嫂喜欢就好,这本古籍便当作我送给四嫂的礼物吧。”

徐妙云连忙推辞:“这怎么行,该多少银子还是要给的。”

朱楩在一旁赶忙说道:“四嫂就别跟我们客气啦,您和四哥平日里对我们诸多关照,这点心意您务必收下。若四嫂觉得过意不去,以后多来这书屋坐坐,给我们讲讲宫中趣事,便是对我们最大的恩赐了。” 朱楩满脸笑意,眼神中带着真挚的请求。

朱棣也笑着帮腔:“夫人,既然两位贤弟如此盛情,你就别推辞了。日后咱们有的是机会回礼。”

徐妙云见此情景,只好笑着点头:“那好吧,多谢十二弟、十八弟的厚礼,我很是喜欢。日后定会常来,与你们一同探讨书中学问。”

朱柏开心地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四嫂学识渊博,能常来指导,这书屋必定蓬荜生辉。”

几人又围绕着读书心得、学问见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朱棣谈到了以史为鉴对于治国的重要性:“读史能让我们知晓朝代兴衰更替的缘由,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我大明如今蒸蒸日上,更要从过往的历史中找寻长治久安之道。”

朱楩认真地听着,不住点头,而后说道:“四哥所言极是。我在这书屋里,与许多文人墨客交流,也发现大家对历史典故极为关注,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求解决当下问题的办法。”

朱柏接着说:“是啊,而且读书能培养人的品德与志向。我希望这大明书屋能成为一处传播正道、砥砺人心的地方,让每一个来此读书的人都能有所收获,为大明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妙云微笑着补充:“读书不仅要读经典,还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此,才能将书中的智慧真正运用到为人处世和家国建设之中。”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融洽而热烈。不知不觉间,日影西斜,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书屋内,给满屋子的书籍和交谈的众人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朱棣起身,拍了拍朱柏和朱楩的肩膀:“今日与两位贤弟相谈甚欢,让我受益良多。时候也不早了,我们便先行告辞,你们也要注意休息,莫要过于劳累。”

朱柏和朱楩赶忙起身相送,朱柏说道:“四哥四嫂慢走,期待下次再与四哥四嫂相聚于此,继续畅聊学问。”

朱楩也说道:“四哥四嫂有空一定要常来,这书屋随时欢迎你们。”

朱棣夫妇微笑着点头,在朱柏和朱楩的目送下,缓缓离开了大明书屋,而那温馨而充满智慧的对话,仿佛还在书屋内久久回荡 。

大明琉璃店的璀璨之行

离开大明书屋后,朱棣和徐妙云继续前行,来到了大明琉璃店。

店内五彩斑斓的琉璃制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韩王朱松和王妃正在店内忙碌,看到朱棣和徐妙云,赶忙迎了上来。朱松笑着说:“四哥四嫂,快进来看看,这都是我和王妃新设计的琉璃样式。”

徐妙云被眼前绚丽的琉璃制品吸引,走到一个琉璃花瓶前,轻轻拿起,眼中满是喜爱:“这琉璃花瓶色彩鲜艳,做工精致,真是太美了。”

王妃笑着介绍:“四嫂,这是我们新研制的工艺,色彩更加鲜艳持久,而且不易破碎。”

朱棣也在一旁欣赏着琉璃制品,点头称赞:“二十弟和弟妹心灵手巧,把这琉璃店经营得有声有色。”

朱松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四哥过奖了,我们也是不断尝试,才有了这些成果。四哥四嫂若喜欢,尽管挑几件。

朱棣笑着对徐妙云说:“夫人,既然喜欢,就多挑几件,难得遇到合心意的。” 徐妙云轻轻嗔怪道:“老爷,挑太多怪不好意思的,二十弟他们做生意也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