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拾壹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绞辫,绞辫!一根一碗面!”街上不断传来吆喝声。清朝在炮火轰隆声中轰然倒塌,两百余年的封建统治彻底结束。
作为历史的遗留的猪尾辫自然不能留下来,一大早汤姆陈就火急火燎的拉着我想要去绞辫,刚走到大门口就被师父拦了下来,“干什么呢!”师父的神情显得有些严肃,“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这样轻易的放弃了吗?”
对于汤姆陈这种留洋的学生,自然见过了大场面,好不容易等到了清朝灭亡,那头上的东西就按捺不住了,“王道长,清朝都亡了!还留着这猪尾辫干嘛呀!我们要革新,就要从头做起呀!”
师父没有说话,一个劲儿的抽着烟。良久看着我,“你站在那儿干嘛!给你师叔上香了吗?”
师叔虽然到死的时候都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但师父和他好歹同门一场便给他立了一个灵位放在店里,日夜香火供奉。
“哦。”我轻轻答应了一声便走到了灵位前,点燃了观音香,三拜之后就郑重的插了上去。
“不错不错,”师父好像又高兴了起来,“这才是传统。我们又不是吃不起饭,何必去求那碗面!不管哪朝哪代,只要你有手艺,自然不会饿肚子。”
其实对我而言,这绞辫的事情我虽说不抵触,但也没汤姆陈这样上心。“师父,我陪他就出去看看,你放心。”
师父点了点头,“去吧,早点回来。”
汤姆陈听到这个消息像是笼中的小鸟一样快速的逃离了师父的看管,拉着我径直走上了街。
还别说街上绞辫的人还真不少,不过大多数都是下力的苦命人。旧社会吃不饱饭,新社会却要用自己的辫子去换一碗不能果腹的面,想来也让人唏嘘。
“来!”汤姆陈一屁股坐在了摊位上,“给我绞了!”
一身洋装的汤姆陈在一群粗布衣的人群中显得是如此格格不入。大家的脸上或多或少的有些不舍,而汤姆陈脸上却洋溢着高兴的笑容。
手起刀落,“咔嚓”一声辫子就应声掉了下来。绞辫的人将辫子交给了汤姆陈,并嘱咐他去换面,而汤姆陈径直将辫子递给了一旁不认识的人,“你拿去换吃的吧!王念,你不绞吗?”
所有人都诧异的看着他,而我也被他问得不知道怎么回答。
“你们怎么在这?”这时张雪走了过来,“汤姆陈你真绞了啊!”张雪看着他吃惊的说道。
“为何不绞?”汤姆陈带上了帽子,“不就一根辫子吗?又不是什么宝贝!”
我看着穿上新衣的张雪,青蓝二色的分体衣着,脚下还穿着一双带跟的鞋子,俨然一位大家闺秀的打扮。
“月儿呢?”张雪看着我疑惑的问道,“她怎么没来?”
说起月儿,自从师叔给她的铜钗附了灵婴后,他们二人就玩得不亦乐乎。每天像照顾自己孩子似的,陪着灵婴嬉笑玩耍。
“她一早就出去了,”我无奈的说道:“好像是去立德乐洋行了。”
汤姆陈一听挺直了腰板儿,“王念,你看看!月儿都在我的影响下进步了!现在都知道去洋行了。你看看你自己,连辫子都舍不得绞!真不知道我怎么说你!”
“好像立德乐洋行最近在办什么唱诗班,”张雪的眼睛不停的转着,“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汤姆陈还没争得我的同意就率先开了口,“好啊!我们也去看看!”
立德乐洋行在通济桥一侧。是一栋三层楼的别墅型建筑,背山面水,坐南朝北,如意似的宝顶,当然还有西式的壁炉烟囱。门前有鱼池假山、花台盆景,背后有一颗百年银杏,枝繁叶茂、苍劲挺拔。
来到洋行的山门处,这里早就排起了长龙。一位位妇女牵着自己的孩子好像在等什么似的。
“月儿呢?”张雪张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搜寻着月儿的踪迹。
“好久都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气氛了,”汤姆陈像是进了大观园一般左顾右盼,“上次参加这种聚会还是我读书的时候。”
“你们好!”一个怪声怪气的声音从我们背后传来。
我扭过头看去,发现一个高鼻梁、深眼窝、褐色头发的洋人正看着我们三人。
汤姆陈一看有大鼻子一下子来了精神,上去就是一阵寒暄:“你会中文?”
洋人笑了笑,“我来这里也有十多年了,对中国文化更是感兴趣。这自然就会说一点点中文。我叫托马斯,是这里的主管。你们叫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