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识尽愁滋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么大的事,我怎么可能没听说呢!”朋友笑着回应,“而且,我还听说那书院里教授的学问可不同寻常。”
“哦?有何不同寻常之处?”中年男子好奇地追问。
“听说啊,那里面教授的可不是咱们平日里学的那些圣贤书。”朋友故意卖了个关子,停顿片刻后才继续道。
“而是工匠们的手艺,比如如何制造那神奇的蒸汽机、坚固的钢铁大船,甚至还有能飞上天的热气球呢!”
“这…这岂不是乱了套?咱们学的可是圣贤书!”中年男子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
“哼,你懂什么,这可是小公主的旨意。说不定,这将来就是新的学问呢!”
两人的对话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不少人纷纷凑过来听个究竟。
小公主的诏令和明达书院的招生,无疑为这个冬日的长安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话题。
……
与此同时,各大城池的明达书店,小公主编撰的那本教材已经成为了抢手货。
十文钱一本,价格亲民,内容又新颖,引得无数人争相购买。
对于小公主推出的这个诏令,刚刚经历过一次纷争的世家大族自然也是知晓的。
刚开始,他们还心存忌惮,觉得是李世民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掘了他们世家的根。
但当得知书院将广招五千学子,且教授的是工匠技艺时,他们的疑虑很快消散。
在大唐,世家子弟的教育备受重视,通常通过家族私塾接受精英教育,以维系家族荣耀。
他们认为这种教育与他们的家族教育无法相提并论,更不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地位。
一些开明的世家甚至鼓励家中非核心成员或资质一般的子弟去尝试,视为对家族的一种新投资。
读书人群体中对小公主的诏令反应最为复杂。
一方面,那些深受儒家经典熏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士子们,对此表示不屑一顾。
他们认为,所谓简体字、拼音和数学的加减乘除,都是旁门左道,与正统的学问相去甚远。
然而,也有一部分读书人对这种新颖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看到了这是一个跳出传统框架、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屡试不第的士子,更是将此视为一个可能的出路。
对于天下的寒门子弟和普通百姓来说,小公主的诏令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在以往,他们往往因为家境贫寒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更别提有机会进入官场或是成为社会的精英。
如今,小公主不仅提供了廉价的教材,还通过收音机进行广泛的教学,更是提供了通过考试获得进一步教育的机会。
这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尽管他们并不知晓从这座书院学业有成后能做什么。
但许多有志向的年轻人依旧纷纷踊跃报名,希望通过这一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
乡间的小路上,雪花飘落,一名青年正踏着雪,急匆匆地往家里赶。
他手中紧握着一本刚刚从书店买来的教材,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父亲,我回来了!”青年推开门,抖落身上的雪花。
屋内,一名老者正坐在火炉旁,手中捧着一杯热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