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将军,不知道这一仗你打算怎么打?”
当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薛万彻的语气多少带着几分戏谑和怀疑。
此次攻打临渝关,秦昇力排众议用了身为夏军将领的苏烈,还命薛万彻率五千幽州铁骑供他听用和驱策。
薛万彻不敢违抗秦昇的命令,可心中却还是忍不住对苏烈一阵敌视和轻视。
敌视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苏烈是窦建德的人,虽说经过之前之事,他和兄长薛万钧已经不再执着杀窦建德为父报仇,可不代表他们兄弟二人可以就此一笑泯恩仇,从此不再仇恨窦建德。
苏烈是窦建德的部将,薛万钧对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
而轻视的原因则是因为苏烈投靠窦建德这么多年,但却在夏军之中一直籍籍无名,想来也没什么真本事,薛万彻自然是瞧不上他。
只是不知道这小子到底跟大将军有什么渊源,竟能让大将军当着这么多能征善战功勋卓著的大将不用,非要用他一个籍籍无名的夏军将领。
但这并不代表他薛万彻就必须得买苏烈的账,毕竟在战场上,一切都要凭真本事说话。
因此,他之所以问出这句话,多少也有考问苏烈本事的意思。
此时苏烈远远看着临渝关的方向,略一沉吟,便缓缓开口道:
“薛将军,临渝关乃是河北第一雄关,易守难攻,关上又驻扎有五千高句丽兵马。
我军同样只有五千人,还都是骑兵,因此强攻临渝关绝非上策。”
薛万彻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苏烈,等待他说下去,心中却在冷笑不止。
他们兄弟跟随父亲久在幽州为将,自然比谁都要了解临渝关的情况,也很清楚想要攻下临渝关的难度。
但他想要听的是苏烈说说如何攻下临渝关,而不是想听苏烈说攻打临渝关的难处。
可苏烈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薛万彻忍不住怔住了:
“既然强攻不行,那我就引蛇出洞,让关内的高句丽人自己杀出来,乖乖进入我军的埋伏圈。”
薛万彻看着苏烈,一时间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因为高句丽人就是再蠢,也不可能放着好好的临渝关不守,非要出关跟他们决战呀。
苏烈也不多做解释,只是淡淡一笑,让薛万彻准备看场好戏。
……
高句丽人虽然同样聚居在长城以北,但却与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这些游牧民族有很大的不同。
匈奴这些游牧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以放牧为生,打仗时都是战士们随身自带肉干和奶制品,同时带上大量牲畜随行作为军粮,同时不断劫掠沿途的城池和百姓作为补充,以此来解决粮草问题。
而高句丽人不同,他们在汉朝时就跟中原来的汉人有广泛的接触,从汉人那里学会了耕种粮食,加上辽东一带土地肥沃,种出来的粮食很是高产。
因此,高句丽人跟中原的汉人一样,军粮都是以粟米为主,打仗时同样要随军带上大量的粮草辎重。
之前渊盖苏文在率军离开临渝关时,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渔阳,不得不将大量的粮草辎重留在了临渝关,将临渝关作为高句丽大军的后勤重地。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运送粮草的车队从临渝关出发,给前线的高句丽大军送去粮草。
渊净土考虑到如今河北毕竟还是隋军的地盘,担心运粮车队沿途会遭到隋军的袭击,还特意分出一千兵马随行护卫,跟随粮队南下。
这日黄昏,眼见天色渐晚,粮队便进入一片小树林中歇息。
护送他们的一千高句丽士兵也稍稍松了松有些紧绷的神经,在几百辆装着粮食的牛车附近各自找棵树休息去了。
不过出于谨慎,他们还是安排人在附近值夜和巡哨,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便立即给他们示警。
后半夜,当所有人都沉睡在梦乡之时,一名在外围巡哨的斥候却突然骑着快马飞奔而来,远远便高声喊道:
“不好了,有敌袭——”
话音未落,便有一支利箭从他的身后疾射而来,正中他的后心,整个人当场就从马背上栽落下来,就此气绝身亡。
本来还在熟睡中的高句丽士兵听到动静,一个个顿时都从睡梦中惊醒,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纷纷拿起兵器仓促应战。
那些运粮的高句丽民夫也被吓醒了,全都找地方躲起来,身体不住瑟瑟发抖,生怕待会混战起来刀剑无眼伤到自己。
很快,偷袭的隋军便杀到粮队跟前,好在人数并不多,只有区区三百多人,让本来很是紧张的高句丽士兵多多少少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一千对三百,优势在我。
可是很快,他们便发现自己还是高兴得太早了。
这些偷袭的隋军并不跟他们缠斗在一起,而是故意绕过他们,直冲他们身后那几百辆装着军粮的牛车而去。
他们不断用火矢去射那些牛车,致使很多牛车都着了火。
在阵阵灼热气浪的刺激下,那些拉车的牛开始变得发狂,拉着着了火的两车到处狂奔,左冲右突,场面一时变得混乱不堪。
那些高句丽士兵眼见粮车着了火,纷纷想要去救火,可此时隋军骑兵却突然对他们发起了攻击,将这些高句丽士兵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只能抱着头四散奔逃,哪里还顾得上再去救火。
眼看大火越烧越旺,这些偷袭的隋军骑兵也不恋战,不知是谁吹了一声口哨,其他人纷纷跟在他后面如一阵风一般离去……
虽说敌军已经退却,但这些高句丽士兵和民夫看着一头头发狂的牛拖着一辆辆着火的粮车到处狂奔,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去救火……
最终,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车车粮食在熊熊大火中化为了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