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臣裴世矩(苏威),参见陛下。”
萧皇后前脚刚走,就有一名宦官将内史令裴世矩和纳言苏威领到了御书房,一齐向杨广见了礼。
“两位卿家不必多礼。”
因为隋军刚在河北击败宿敌高句丽人的缘故,杨广的心情很是不错,轻轻抬手示意裴世矩和苏威平身说话。
随后,他便命身边的宦官将秦昇的奏折拿去给他们二人过目,想听听两位老臣的想法。
当裴世矩和苏威二人看到秦昇在河北大败五万高句丽大军,当即暗暗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裴世矩率先恭贺道:
“恭贺陛下,秦大将军此次率军北上,不仅灭了魏刀儿、罗艺和高开道这三路反贼,还接连挫败了李渊和高句丽人企图染指河北的阴谋,实在是可喜可贺。”
“裴公所言极是,自从大业七年,王薄在河北作乱,河北便一直深陷战乱,如今可以安矣!”
苏威在一旁笑着接话道,语气很是感慨,似乎是在怜悯河北的黎民百姓多苦多难。
可这话传到杨广耳中,心中却不自觉涌起一丝遗憾。
因为他本想借着秦昇这次率军北上的机会,一举灭了河北各路反贼,重新恢复朝廷对河北的统治。
可没想到最终秦昇刚灭了魏刀儿、罗艺和高开道三路反贼,就因为高句丽人的南下,不得不跟窦建德联手对付高句丽人,最终错失了剿灭窦建德完全收复河北的机会。
要知道,自从李密的瓦岗军覆灭之后,拥兵二十万的窦建德便成了新的天下义军之首,实力不可小觑。
因此,窦建德一日不灭,杨广便如芒刺在背。
偏偏窦建德不久前刚出兵帮隋军击败了高句丽大军,若是此时就跟窦建德翻脸甚至兵戎相向,会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
不过秦昇在奏折中提出了一个很有创造性的提议,让杨广颇为心动,这才想到派人去宣裴世矩和苏威两位重臣进宫面圣,想听听他们两人对此怎么看。
“秦卿家在奏折为窦建德和夏军请功,希望朕看在他们抗击高句丽人有功的份上,封窦建德为河间通守和夏国公,以此来稳住他们,让他们暂且放弃与朝廷为敌。
对此说法,不知两位卿家意下如何?”
裴世矩听完杨广的话,心中不由暗暗一惊。
因为他之前从兵部那里得知秦昇在击败罗艺以后,并没有南下去平定窦建德,而是北上去讨伐高开道。
当时,他心中便隐隐猜到,秦昇很有可能是故意留着窦建德,从而实现某个不可告人的目的。
如今听到杨广说秦昇为窦建德请封河间通守和夏国公,足以说明自己当初的猜想是对的。
但他并没有向杨广拆穿秦昇的意思,反而劝说杨广道:
“陛下,如今天下的反贼和流寇多如牛毛,若是一一出兵去剿灭,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年时间才能将这些反贼给一一剿灭。
相反,若是朝廷连窦建德都能招安成功,让他从此为朝廷所用,也算是给其他各路反贼树立了一个榜样,让这些人知道,只要愿意从此洗心革面为朝廷效力,朝廷便可对他们过往之事既往不咎。
如此一来,必然会有不少脑子灵光的反贼头目看到希望,很有可能主动派人联络官府,想要接受朝廷的招安。”
“此事朕也想过。只是……”
杨广听到此处,不由长叹了一口气道:
“只是窦建德之前是碍于形势所迫,不得不派人去跟秦卿家请降,不要以此来获得喘息之机。
朕担心一旦恢复了元气,便很有可能重新扯起大旗反叛朝廷,再次与朝廷为敌,到那时便是后患无穷了。”
“陛下不必担忧。”
此时苏威在一旁接过话头,笑了笑道:
“据老臣所知,这个窦建德一向是有些虚名在身,若是他当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降而复叛,必然失尽人心,众叛亲离,到时候恐怕不需要朝廷出手,他们自己内部便离心离德,不堪一击了。
再者说,窦建德为何要派使者去跟秦大将军请降,还不是因为他害怕秦大将军的威名,因此,只要秦大将军坐镇河北一天,窦建德和夏军便不敢轻举妄功。
如此一来,朝廷便可腾出手来去对付其他几路反贼了。”
杨广听完沉吟了许久,最终还是轻轻点了点头道:
“你们两位老臣说的也不无道理,罢了,朕就法外施恩一回,封窦建德做这个河间通守和夏国公。
朕不求他从此死心塌地为朝廷效力,只求他们能够安分守己,不再与朝廷为敌就好。
至于秦卿家,朕就另外加封他为河北道大行台尚书令和幽州总管,坐镇河北,尽快恢复好河北民生。”
“陛下英明!”
裴世矩和苏威二人不约而同对着杨广躬身一拜,口称天子英明。
可当他们二人起身之时,却在不经意间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深意。
或许,他们二人都心知肚明,这或许就是秦昇故意留着窦建德的原因。
只要有窦建德这个威胁在,朝廷便只能让秦昇坐镇河北主持大局。
讨论完封赏窦建德的问题之后,杨广又问起了出使高句丽人的人选,想看看他们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裴世矩神情淡然,并没有贸然开口。
他心中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但他需要避嫌,并不好直接举荐他。
举贤不避亲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的,尤其是当自己侍奉的君王生性多疑之时。
苏威也是人老成精,看了一眼神情淡然的裴世矩,便猜到了他的难处,当即笑笑道:
“陛下,鸿胪寺掌客裴世清曾在大业四年曾随倭国使臣小野妹子出使过倭国,不如就这次就派他出使高句丽吧。”
“裴世清?”
杨广听到这个名字不由微微一怔,随后下意识看了裴世矩一眼,最终还是缓缓点了点头道:
“好,就让裴世清出使高句丽,去跟高句丽王商讨两国交换俘虏之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