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明成了拥有去暑药的独家经营者,那些把去暑药卖给李明的药贩,又纷纷来央求李明把去暑药卖还给他们。李明笑着同意了,只是价格是原价格的二点五倍。
有个药贩说:“李老板,你收购我们的去暑药只收了半个月,就赚了一点五倍的价,是不是吃的太咸了点,翻一倍的价返还给我们行不行?”
李明笑道:“做生意就是赌运气,赌眼光,如果不是这场秋老虎,折三成价卖给你们也不会要,对不对!
做生意讲的是双方自愿,你不要我自己卖。照现在的价卖给你们,你们还有翻倍的利润,比起来还是我太大方、你们太鬼精了一点吧。”
那个药贩哑口无言,还真怕李明不肯卖给他。谁都清楚这样吃独食是合情合理的,谁也不能把李明怎么样。李明要是不卖给他们,他们就亏大了,所以也不敢把事闹僵,捏着鼻子认了。
其他很多的墟场的药贩听说李明这里有不少的去暑药批发,都赶到这里来找李明。李明再次在报纸上做了推销去暑药的广告,再次引起轰动效应,外县的、外市的,甚至有外省的药商都有人找到这里来向李明购药。
李明的去暑正气水很快就销售一空。蒋老头这个时候是彻底服了李明,连连夸道:“到底是读书人,眼睛毒,有知慧,我这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从药贩那里批量购进,现在又批量卖出。只用了二十天时间,去暑正药就赚了五万多元。
高考结果出来了。一时有关高考出榜的事成了热议,盖过了任何事情的风头。四望镇参加了高考的考生们聚集在学校张贴的龙虎榜下翘首详观,确认无误之后,一个个发出惊叹的唏嘘声。
李明、张玫、朱薇三个学生是全年级的前三名,学校对这三个学生的期望值最高,希望他们三人都能考上重点大学。
尤其李明,学校是寄希望他考上名牌学府,甚至是状员及弟的。但是三个优等生都让学校失望了。
高考的成败只看录取结果,不问过程。这一届毕业生中最优秀的前三名中的张玫以零点五分之差落马!朱薇离录取分数线也差了一分羿败,只有李明一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是没有达到名牌学府的分数线。
老师们不知道李明有自己的考量,考上名牌学府而不去上大学,势必会被县教委、学校的领导天天来游说劝学,以后麻烦不断,就别想有个一心一意经商的环境了。
考个一般的重点本科刚刚好,既为学校争了光,不去读大学也不会引起轰动,仍然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
雄霸本届前三名的优等生,居然有两名遭遇了滑铁卢,只有一名强差人意,让老师和同学们跌了一地的眼镜。
不过从整体上来说,这一届毕业生创下了恢复高考以来最辉煌的战绩。95个考生,上了分数线的有35个,十五个中专生,十五个大专生,十个本科生,还有李明这个重点本科生。
学校老师虽然为张玫、朱薇深深的婉惜,更多的是为高考大丰收而喜笑颜开。
张玫、朱薇两个优等生考名落孙山,虽然分数只差了那么一点点,但就是因为这一点点而败北,结果谁也不能改变,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颇有儒雅之气的老校长对高三一班的班主任范老师说:“张玫、朱薇在今年的高考中败北,是有其原因的,张玫落考是因为流氓滋事,耽误了高考时间的结果,朱薇是在高考时忽然发高烧,坚持考完高考就很不错了,怪不得他们。
但是,坏事也许会变成好事,只要这两个同学复读一年,明年考个重点大学是不成一点问题,运气好的话,上名牌大学也是有可能的。
学校一定要劝张玫、朱微回校复读!范老师,这事就交给你了。”
范老师中等个儿,四十多岁,年富力强,清瘦文雅的学者模样,治学严谨,关心同学,深得学生的爱戴。
范老师是学校里的骨干教师,年年任毕业班的班主任。接到老校长的交给的任务,范老师就决定到这两个学生家里去走访。
朱薇的家就在镇里的街上,和张经纬家里一样,属农业户。范老师决定先去朱薇家去游说,然后再下乡到张玫家去劝读。
到朱薇家去要经过李明的家门口,李明家现在开了商店,范老师在经过商店门时,无意中看到张玫在站柜台,暗自吃惊。老校长要他劝张玫复读,本来还要到离街五里远的乡下张家院子,在这里看到了张玫,就不必去乡下去找了。
范老师走进商店,张玫眼尖立即看到了,就迎了上来,亲切地喊着:“范老师您来了,快坐快坐,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想要买什么东西,学生全心全意为你服务。”
范老师看到张玫的脸上没有一点落考的沮丧,反而是满面春风意气风发的样子,暗道奇怪。
张玫在整个高中期间都是拚了命的读书,高考中因被流氓滋事而耽误了她的考试时间,曾经伤心欲绝,哭肿了眼睛。现在只差零点五分落榜,却看不到一点悲观伤心的样子。
张大川也看到了范老师,热情地打过招呼后,就让张玫招待范老师,自己仍然和另外三个店员做生意。
范老师把劝张薇复读的事一说,张薇淡笑道:“范老师,谢谢你和学校领导对我的关怀,让您们费心了。不过我父母已老,没能力再让我复读,我就不复读了。而且我也找到了自己奋斗的道路,没必要去挤高考的独木桥。”
范老师暗道“糟了,这孩子是铁了心不再复读。”
想了想之后范老师劝张玫道:“你真是这么想的?那就太可惜了。以你的成绩再复读一年,考个重点大学是十拿九稳的事,咬咬牙再坚持一年,就是花明柳暗又一村!
这次高考失利的原因,我很清楚,学校领导也清楚,怪不得你,回校复读一年,考上重点本科比今年强差人意的上榜反而会更好。”
张玫:“我现在给李明打工,底薪加奖金一个月估计有两百多块钱一个月,是你月工资的三倍多,我热爱这份工作,也能胜任这份工作。
我父母老了,我要尽反哺的责任与义务。我是独生女,不想再读书,也就是不让两个老人家为我累到死。我的这份工作足以让两个老人活的有尊严,过的很舒服。”
张玫的话理由十足,范老师一时想不出反驳的理由,想了一会诚恳地说:“不要为眼前的小利误了大事,还是上大学好!你是想象不到,只有进过大学校园的人才知道。大学生花公家的钱给为自己学知识。
大学生读书期间的一切费用学校全包了,自己不用出一分钱学费,公家还给伙食补贴,吃饭都不用自己掏一分钱哩。
毕业之后,直接分配工作,就是干部级别了。
总之,一进校园,就是被公家供宝贝一样供着。这样的大学还不足以诱惑你吗,你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呢?”
张玫:“以前我也是老师这么想的,但是给李明打了这么久的工,与李明谈了几次话,我的思想就彻底改变了。”
范老师:“李明跟你说什么了?还有什么事比上大学更重要,你说给我听听!”
“范老师:李明说,农村搞责任田有好几年了,所带来的变化翻天覆地,大家有目共睹。你想城镇能不去努力学习效仿吗?既然农村打破了大锅饭,城里打破铁饭碗就是势在必行的事。还有必要费尽心机去争铁饭碗吗?”
范老师被张玫说的哑口无言,也不敢肯定李明的话是非正确,实在想不出有说服力的话来反驳。
范老师第一次悲催地发现,一向以为辩才不错的自己却在学生面前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