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73章【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暖道:“应该不会有你说得这种情况,我对你很有信心。只要你去参加县试,就一定能考中秀才。”

每次说到读书的事情,苏暖都对沈言表示出极大的信心,这让沈言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动容。

“如果这场战乱能在夏末结束,秋天的时候,我就能去私塾读书了。明年二月的时候,就能参加县试了。”

“为什么说是夏末?”苏暖问了一句。

沈言解释道:“鞑子以放牧为生,而夏末则是放牧的关键时候。牛马能否长上秋膘,就看夏末和秋初了。因此鞑子不会在这个时候久留在中原的。”

苏暖想了想,确实是这样。

她不禁笑道:“相公,没想到你连放牧的事情都知道。”

沈言道:“我在郡城读书的时候,有一个同窗,他家里有个马场,跟我说过不少有关养马的事。”

每次提到郡城,沈言脸上多多少少会出现些复杂的神色,这次也不例外。

苏暖不想让他陷入回忆当中,立刻转移了话题。

“照这么说,夏末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回村了。”

沈言点点头:“应该是这样。鞑子退走后,朝廷就有余力来收拾那些流匪了。”

现在流匪之所以横行,还是因为朝廷把抵御鞑子放在了前面。等鞑子全部退走回草原,朝廷就可以腾出手来处理那些流匪了。

苏暖本来没怕这场战乱会持续到冬天,他们还要在芦苇滩过冬,现在听了沈言的话,放心多了。

第二天胡二婶过来拿狼皮的时候,苏暖没忍住,跟她说了沈言的分析。

胡二婶听到这事,也很高兴。

他们在芦苇滩住的时间不短了,尽管这里远离人烟,有开垦出来的庄稼地,还能时不时从水边捞鱼打牙祭,但胡二婶还是想回到村里。

“从村里出来都快半年了,最近一段日子,我老梦到家里的院子,还有后院的菜地。”

苏暖没忍心告诉她,家里的房子是没有被鞑子烧毁,可门窗也被毁的差不多了。

她只是说道:“快了,秋天的时候,我们就能回去了。”

胡二婶高兴道:“你二叔还怕我们会在这过冬,让我赶紧把你们的狼皮给他拿过去,处理干净了好等冬天的时候铺床上。现在看来这狼皮褥子可以带回家用了。”

那天晚上事出匆忙,胡二叔和王大虎剥狼皮的时候,就没仔细处理。

现在有时间了,胡二叔就让胡二婶来拿狼皮,不然狼皮处理不好,是会有异味的。

苏暖他们得的三张狼皮还放在屋外,韩氏根本不敢动这个,沈言和苏暖又不会处理,因此都让胡二婶拿走了。

王大虎以前当过猎户,自然知道怎么处理狼皮。

胡二婶没有去他家拿狼皮,但后来去找秋娘要了一些硝石。

要硝石的时候,胡二婶就跟秋娘说了沈言的推测。

因此不出半天时间,大家都知道了鞑子会在夏末退走的事。

胡二叔还拿出仅剩的一点烧酒,请沈言和王大虎过去喝酒。

沈言当然推拒了,说他已经戒酒了。但这也没能影响胡二叔的好心情,他直说不喝酒也行,那就以水代酒好了。

男人们去喝酒了,女人们则在向阳处晒着太阳,看新孵出来的小鸭摇摇摆摆的走路。

这些新孵出来的小鸭有三十只,其中有一多半是胡二婶家的,另外十只则是秋娘家的。

苏暖的小鸭子已经长大不少,现在能跟着母鸭到处觅食了。

“等到夏末的时候,这些小鸭就可以下蛋了。”

胡二婶憧憬着那时候的场景,“要是运气好,一天能捡上十几个鸭蛋。”

“要是真有那么多鸭蛋,我就腌点咸鸭蛋,孩子们都喜欢吃。”

苏暖则有自己的想法,咸鸭蛋腌多了也吃不完,还不如做成皮蛋。

秋天的时候,她又能做生意了。

不过估计经过这一场战乱,镇上还有县城那边需要很久才能恢复过来。

香饼生意和面脂生意,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做。

所以苏暖就想弄点新鲜又便宜的吃食,如果酒楼不要,那就让胡春生拿到县城去卖。

苏暖心里有了章程,对这些长大起来的小鸭在照顾上更细心了。

中午吃剩下的饭食,拌了点苞米面全都喂给了它们。

下午的时候,苏暖还去了水边,准备捞些小鱼虾喂给小鸭们。

说起来,芦苇滩的水并不是很深,有些地方只到苏暖的膝盖,最深的地方,也不过到她的腰间。

只是苏暖不会游泳,轻易不敢到水深的地方捕鱼。

现在也是,苏暖找了处水浅的地方,将几个背篓扔到水中。

这背篓是用芦苇编的,里面撒了些饵料,这样鱼虾就能顺着味道进入背篓中。

苏暖等了一会儿,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把背篓们都提起来。

三四个背篓,每个里面都有些小鱼虾。只是有的多有的少。

苏暖粗粗扫了一眼,这些小鱼虾差不多有一斤多,足够小鸭子们吃上一顿了。

等她提着水淋淋的背篓回到住处,就见几个孩子正叽叽喳喳说着什么,几个大人则神色凝重。

还没等苏暖开口问这是出什么事了,王大妮看到她回来,小跑着过来道:“苏婶婶,春生叔从山里背回来了一个人。”

什么,苏暖吃了一惊,往前走了几步,这才看到胡二叔家的房前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少年。

那少年约有十五六岁,面色蜡黄,一看就是好多天没正经吃过饭。他身上的衣裳也破的不行,像是一路逃难过来的。

背他回来的胡春生正在低头挨训。

胡二叔不满道:“谁让你把他背回来的,谁知道他是不是好人,你这是在给大家招祸。”

胡春生闷不吭声,被胡二叔训得狠了,才开口说道:“我也知道利害关系,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饿死在我眼前。”

胡二叔请沈言和王大虎喝酒的时候,把胡春生支开,让他去山里砍些树干回来给扁豆搭架。

哪知道胡春生刚回到山里,就看到了这个少年。

那时候少年还没昏迷,用一双乞求的眼睛看着他。

胡春生一个心软,就把人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