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月底的时候,胡二叔和王大虎回了趟村里。
流匪已经被清剿,村里好多人家都回来了。
胡二叔他们进村的时候,村里一些人家,已经有了炊烟。
但更多的人家,留在家里的粮食和房子都被鞑子给祸害了,只剩下少得可怜的粮食。
当初鞑子来的时候,村里人为了逃难,不可能把所有粮食都带走,因此每家每户都留了一些在地窖。
当然有精明的村民,把粮食藏了起来。
凡是藏在地窖的粮食,都被鞑子翻了出来。藏在暗处的粮食,有些倒是躲过了鞑子的搜查。
因此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不一样。
房子被损毁的程度也不一样。
有的人家住的偏院,勉强保住了窗户和一些家具。而大部分家里,门窗还有家具都被鞑子拿去烧了。
现在回来的这些村里人,他们忙活最多的就是打家具。
胡二叔扫了一眼,干活的人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孩子,几乎不见青壮年。
看到这样的场景,胡二叔觉得苏暖的考虑非常周到,他们提前避到山里的事,确实不能说出去。
走在村里,当然会有人和胡二叔打招呼。
胡二叔就按着苏暖的说辞,说他们两家去走亲戚了。
果然有人暗叹他们两家好运气,提前躲过了抓壮丁的事。
胡二叔便借此问道:“朝廷抓壮丁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什么时候放他们回来。”
“没说,只说前线吃紧,需要兵力。”
胡二叔有些沉默,尽管边关大捷,韩将军带兵打跑了鞑子,但村里的这些年轻人却有可能回不来了。
伤感归伤感,胡二叔记得这次出来的正事。
他们在村里待了半个时辰,就去了清水镇。
清水镇因为位置优越,受损情况比村里还严重一些。
胡二叔走在街上,都有一种陌生感,这已经不是之前热闹的清水镇,更像是荒废许久的村镇。
不过镇上的人家,已经慢慢搬了回来,想必要不了多久,镇上又会重新恢复之前的热闹。
县城那边,胡二叔没有去,只是找人打听了一下。
听说县城那边倒是没有被鞑子洗劫,这多亏了县城坚固的城池,才挡下了鞑子的马蹄。
当然县令也功不可没,在最危险的时候,县令将县城的青壮劳力都召集在了一起,每天轮流守城,这才成功避过了这一劫。
胡二叔他们没有在镇上多待,很快又回了芦苇滩,把看到听到的事情,都告诉给其他人。
苏暖没想到县城能避过这一劫,也没想到县令会如此给力。
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回村一事上。
“既然有不少人回去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回去?”最先开口的是胡二婶,她早就想回村里了。
秋娘却道:“如果要回去的话,那我们种在这里的庄稼怎么办?”
他们三家人在芦苇滩这里开垦了两亩多地,种下来的粮食马上就可以收获了。
要是现在回村的话,地里的庄稼怎么办。
胡二叔想了想道:“我们去镇上的时候,也打听了一下粮价。现在一斤粗粮已经涨到了三十文钱,细粮更贵,一斤就要五十文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