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终于功成,九阿哥都激动哭了好么?
“呜呜呜,孙儿终于不辱使命,把这轮船鼓捣出来了。钦天监说三天后是黄道吉日,汗阿玛定了那一天下水试航。若没有问题,次日,次日孙儿就带人出海!”
非得把南洋各国都转一转,试试海贸到底有多大赚头。
回程再往倭子国、朝鲜的瞧瞧。
粗略了解一下。
也当是打个前站,为朝廷大举进攻做好铺垫。
九阿哥考虑的可全面了,就等着试航成功好顺利启航呢。
见他这样,如意心里也酸酸的:“这一路走来,小九太不容易了。玄烨啊,你前面说过给孩子封爵的,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啊!光是这蒸汽机与轮船,一个郡王都嫌太轻。更别说孩子还不顾自身安危,要去出海远航替你探路……”
唔。
大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跟康熙一起待久了,如意也不可避免的有些偏心眼。
尤其偏着积极努力肯钻研的九阿哥。总觉得没有他,自己脑子里就算有再多的图纸也无济于事。
康熙虽然觉得九阿哥便有一定贡献,也远远不如如意。
但这种无伤大清发展的小事面前,他向来足够尊重如意意见。
闻言笑着颔首:“您放心吧,只要回头试航顺利,咱们大清真正有了第一艘属于自己的蒸汽轮船,朕肯定不吝啬赏赐。”
“别说是老九这个大功臣了,就算是参与其中的小工小匠们也都会视其贡献大小各有封赐。”
从高炉炼钢到蒸汽机、后装线膛炮,再到如今的蒸汽轮船。
这日新月异的工业变化早就已经打碎了康熙以往对这方面的轻视,且结结实实地拜倒在现代工业魅力面前,成了一个狂热粉。
积极组建学校,全方位培养相关人才。
只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精神还是太过深入人心。
除了那些念书实在没有天分,就想着让孩子学个一技之长,或者出身贫苦,只想着让孩子能有个差事糊口的之外。
报名者实稀。
哪怕他几度提高待遇,甚至免除全部学费,并表示成绩优异者朝廷直接安排差事。
最后还是四阿哥一语中的:“汗阿玛您……要不试试废除贱籍,且允许这些贱籍子女也能一起参加选拔与培训呢?”
清承明制,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已。
而是几乎全盘抄袭明朝制度,自然也包括其户籍划分。
比如匠户、乐户等等那都是低于普通良民的存在。一旦入籍,生生世世难脱,也难以改变行当。
那生来就是匠籍的算自己命苦,明明不是还为了学点手艺将自己民籍弄丢算怎么回事?
为了学手艺勇敢牺牲吗?
如意猛拍了一下脑门:“哎哟,这个我在下边看到过!这废除贱籍的事情是雍正干的,为此没少背世肯定呢……”
“废吧废吧,也许问题就出在这里呢。毕竟玄烨你给的条件虽然优厚,但若与户籍挂钩,那代价也着实不小了。百姓不到一定程度,不愿铤而走险也是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