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翠蓝柏的向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家的路上,想起这一家的热闹和小夫妻的喜气洋洋,他也想结婚娶媳妇了。不能每天早上都顶天立地呀,这几个月他还跑过马呢,幸亏及时醒过来,闪身进空间洗澡换裤子。
晚上进了空间,经过一个多月的喂养,现在的狍子一家已经可以当宠物撸了,东北人自己的卡皮巴拉,很有意思的。
把它们放出圈后,何雨柱来到种植区,几十株花生可以收获了,晒干后大概能有个一斤多,留着作种子。
三分地的水稻也成熟了,谷粒摊在山顶,稻草给鸡和兔子做几个窝,其余的囤起来,冬天可以喂狍子和兔子。
预计水稻晒干了能有200斤左右,都留着作种子,明年能种好几十亩。
今年一切才起步,日子过的紧巴巴的,等明年收获了就好了。这年头,粮食和物资才是个人和国家的底气。
要不现在衡量国家实力的指标是粮食、煤炭、棉花、钢铁和氮肥产量呢,而不是后世的“鸡的屁”。
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你能打架,还能坚持打很久的架,你说话别人才不会忽视。
9月8号,又到中秋节了。早上练完枪何雨柱去买了月饼、一条鱼、一只鸡和一瓶酒,凑足四色礼送到老师家。
王耀民知道他家的情况,还邀请他和妹妹去一起过中秋,他婉拒了。他今天要带妹妹去吃烤鸭,中秋节正是鸭子肥美的时候。
回到家洗一洗、歇一歇,骑车带上妹妹直奔便宜坊。全聚德和便宜坊到底哪家更好他也没印象,只好根据新世纪的网络评价来便宜坊了。
这时的便宜坊,客都快满了,幸好兄妹俩来的算早,还有座。毕竟是首善之地,什么时候都不缺有钱人,要么是工资高的,要么是家底厚的。
选好一只鸭子,再点好主食和两个解腻的素菜,等半个小时,就上齐了。
便宜坊的烤鸭外皮酥脆、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要是放在后世,嘴巴已经被养刁的现代人会有很多觉得不咋地,但搁现在,这就是顶级的美食。
何雨水吃得都停不下来,何雨柱见状就放慢了吃饭速度,他一个成年人,一顿好饭多吃点少吃点没什么所谓的。
经过这几个月每个星期一盒肉,还有这半个月每天一个煮鸡蛋,何雨水的脸上有肉了,胳膊也没那么细了。这就很好,这是他当好了一个哥哥的证明。
“哥,你怎么不吃啊?”
“在吃呢,你在长身体多吃点。要是喜欢吃,哥经常带你来吃。”女孩子嘛,塑造健康三观的同时,物质上要富养一点,别被黄毛仨瓜俩枣就感动了。
“算了,哥。每年一次就足够了,多了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行吧,你平时想吃什么就跟哥说,现在上高中了,每个月给你5块钱,不够再找哥要。”
“好吧,多的我都攒起来,你要是急用钱,我再拿给你。”何雨水想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吃完两人空手回家,两斤出头的鸭子,除去骨架没多少肉,鸭架直接在店里煮汤喝了,没得剩,不用麻烦打包了。
一大早还没到平时起床的时候,何雨柱听见西厢房惊呼了一声,然后贾东旭跑到东厢房敲门。
“师傅,我媳妇要生了!”
两个人的脚步声奔他的屋子而来,“咚咚咚,咚咚咚”。
“柱子,你贾家嫂子快生了,快把你自行车借一下。”他一开门就听见一大爷让他借车。
“一大爷,不是我不借,这自行车路上颠儿一下不得了,您赶紧让贾哥去隔壁院儿借板车去。”何雨柱可不敢借。
“哦,对对对,我这就去!”小贾也是急昏了,没经历过也没事先做预案,做事就没条理。棒梗出生的时候他在上班,是院里大妈们帮忙把秦淮茹送医院的。
21世纪还有很多农村妇女在家生孩子,但这是四九城,政府大力宣传,民众见识更多,知道生孩子去医院更安全。
小贾急急忙忙往隔壁院跑,一大爷站在贾家门口,像自己要添孙一样有点着急,一大妈进屋帮忙收拾。
后院二大妈和前院三大妈听到动静都来了,还有其他的大妈嫂子们。贾张氏可能不大受人待见,但小贾夫妻风评还行。而且一个院儿里住了这么些年的邻居,这种事不可能袖手旁观的。
小贾把板车停在大院门口,回来抱秦淮茹,贾张氏和一大妈抱着被子先跑出去铺上。
贾张氏还是很积极的,这是她预想中的第二个孙子,她还想着秦淮茹给她生五六七八个孙子呢。老贾家在她的当家下开枝散叶了,她就对得起老贾家的列祖列宗了。
“东旭,你和你妈送淮茹去医院,厂里我给你请假。棒梗让你师娘照顾,待会儿你师娘再去医院给你们送饭。”一大爷主持局面,分配任务,棒梗这小子正吓得哇哇哭呢。
其他人各自散去,回家做饭。吃完饭男人上班,有工作的女人也上班,没工作的女人在家做家务。这年头生孩子不是什么稀奇事,按平均的话,这几年每个院子每年都有孩子出生。
下午下班后回到院子里,没听到关于贾家的什么消息。
第二天,在医院观察一天的秦淮茹回来了。何雨柱下班回来看见贾张氏在水池边洗衣服,一脸生人勿近的样子,他就没去讨嫌地打招呼。
有所预料了,这时候重男轻女思想还挺严重。四九城因为平均受教育程度高,这种情况好点,但那是整体上而言。
贾张氏对孙子的偏爱是放在明面上的,这下秦淮茹生了个女儿,还要她照顾月子,心情能好就怪了。
自打秦淮茹嫁进来,她就过上了地主婆的日子,每天什么家务都不用做,隔两天还吃颗去痛片,真是悠哉悠哉。
一大爷家没有子女,她是瞧不上的;何雨柱家没有长辈,她是瞧不上的;其他邻居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她也是瞧不上的。
生活满足了,精神满足了,40岁就开始养老,每天含饴弄孙,她简直是这个院子里过得最舒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