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与九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走后门还被人赶走了。
多丢人啊。
那个郭先生知道后,估计都会后悔为林安国开这个后门。
几年后。
校正国史的计划重启,也不会有人想着请林安国回来工作了。
哪怕林安国回来了。
也会成为别人的谈资笑料。
人人都会说,几年前有个怂包,就叫林安国,被华夏书局的王忠田编辑赶了出去。
“王忠田!”
王忠田发现林安国还是没有记住自己的名字,再次加重语气提醒了下。
林安国不在乎的点点头。
“行,王忠田,没必要强调你的名字,反正过了今天,我也不会记在心上的。”
“你说我否认了你们的工作成就,我想问问你都有什么成就?”
王忠田提起这件事情来,十分自豪。
“《陈书》的点校工作就是我负责的,几个月前已经基本完成了点校工作。”
“你有什么话说么,我们几年的努力,才争取到如今的工资水平。”
“凭什么你一来,就跟我们平起平坐?”
当王忠田说起这件事情时,赵守严在林安国身边低语了一句。
“安国,《陈书》是齐省的张教授点校的,王忠田编辑负责审核。”
以往华夏书局的工作模式就是这样的。
让那些教授、大师来对史册进行标点、排版。
然后编辑来审核、总结。
等于说需要历史底蕴的活儿让大师来。
使古籍以现在的模式、观念出版的工作让编辑做。
也算是分工得当。
但重担还是在那些大师、教授的肩膀上。
他们这些人脑袋里面的知识就相当于无价的瑰宝。
“赵总编,你哪儿有我点校的《清史稿》么,之前听老师说,你们版印了一些,分给各个教授看了。”
林安国不想否认这些人的成就。
说实话,王忠田这些人做的事情,有自豪的资本。
无论什么朝代。
为祖国修国史的这一批人都是功勋卓著的。
赵守严点点头。
“我办公室就有。”
说完,赵守严转身就走,他早就想着要去拿林安国点校的《清史稿》了。
只要这东西拿出来,不会有人再说林安国的闲话。
之前一直没提。
是启功说了要保密。
没有林安国的首肯,这些人不会大肆扩散林安国的成果。
“副总编怎么走了?”
“不会是请林安国身后的大佬吧?”
“还真可能是,副总编可没有权限塞人进来!”
“王忠田,我说差不多就得了吧,这个林安国又不是庸碌之才,没必要让大家都下不来台。”
“是啊,等等那大佬来了,我们怎么办?人家能塞人进来,也有权力赶人离开。”
“握手言和吧,以后都是同事,要一起相处的。”
赵守严突然在这个当口离开,让办公室里面的编辑们有些忐忑。
万一林安国背后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那他们不是得跟王忠田一起承担大人物的怒火么。
王忠田也是被架到这个位置上来了。
听到编辑们的猜测,他的脸上也有些阴晴不定。
但为了面子,还是嘴硬的说道。
“怕什么?华夏书局一向都是谁有能力谁就担任要职!”
“哪怕天大的领导过来,也不能把我赶走吧。”
死鸭子嘴硬。
王忠田这种人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林安国审视着王忠田,拍了拍手掌,笑道。
“说得好!”
“待会儿你发现自己无能的时候,是不是自己主动离开华夏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