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27章 谜团
时维五月,春耕总算是结束了,新作物因为有补贴,也总算推广了不小的面积。特别是红薯、土豆的种植面积,各地加起来近两百万亩。还有其他作物不算。
苏木基本满意,这才刚开始,以后百姓知道了新作物的好处,自然就好了。
朝廷此次为了推广新物种,按照每亩补贴一两银子,总共花出去两百多万两银子。苏木还是很心疼的,花自己的钱,给百姓办事,这朝廷也算是好朝廷了。
源安城。源安府。
虞继宜正在整理关于春耕的折子,各地报上来的补贴发放情况。情况还算理想,勉强完成了朝廷派发的目标。这对于虞继宜来说,也是大功一件,这是今年朝廷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作为新的参知,初次来到这个地方,可是要好好表现一番的。
“咚咚咚”
一大早便有人敲响了鸣冤鼓。牛皮鼓面被擂得山响,惊飞了檐角的麻雀。也让虞继宜皱起了眉头,一般正常的小案子都不会惊动他的。
“大人,府外有百姓击鼓。”衙役抹着汗进来,“说是要告里正丁继克扣朝廷的种田推广补贴。”
“什么?”虞继宜大吃一惊,他刚刚才觉得此次新作物推广做得好,现在就出了这档子事。这不是活活打自己的脸吗。
按户部新规,每亩新种作物补贴一两白银,源安省报上去的六十万亩地,朝廷拨下来的近八十万两纹银,数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是这事牵扯的问题很严重,这事朝廷比较重视,千万双眼睛盯着,谁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这点钱也敢动,这些人真是找死不挑时候。处理不好,自己可吃不了兜着走。
“带他进来。”虞继宜起身,准备升堂,他要亲自审理这件事。官服下摆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田亩清册。
十几个人跪着,脊梁弯成虾米状。这些人不去县令反应,现在跑到自己这里,想必其中必有原由吧。
“说说情况吧。”
一老头,哆哆嗦嗦递上两张纸,一张是县衙发的补贴凭证,另一张却是地保开的收条:“小人种了三亩红薯,按规矩该领三两银子,可丁里正说上头要抽两成&39;火耗&39;,又说丈量土地得给衙役买鞋穿”
虞继宜接过凭证,凭证上朱砂大印鲜明,可本该写着&34;实发三两&34;的地方,却被改成了&34;实发二两&34;,字迹明显是后填的。更蹊跷的是,两张纸上的手印竟一模一样——这分明是伪造!明目张胆的造假。
出现了伪造的凭证,那就说明事情是真的。没有必要审下去了,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抓人吧。
“来人,去将丁继抓来……”
“稍等。”一个声音阻止了虞继宜。来人是秘书邓九龄。
虞继宜疑惑的看着邓九龄,这是唱的哪一出?
“大人,后堂议事。”
两人来到后堂。
“大人现在不可冒失抓人,这凭证只是李家村,其他村的为什么没来呢?其中有猫腻啊。”
“那我该如何?”
“分两步走,一是将此事上报朝廷,这事不能瞒着;二是派人去其他村秘密调查一番。”
虞继宜听后深以为然。
很快,苏木就接到了虞继宜的折子。在折子中,虞继宜也指出了自己的疑惑,现在他只接到了李家村一个村庄的案情。其他村子的情况正在调查。
苏木敏锐的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个案子不简单,正如虞继宜所说的那样,为什么别的村子没有类似的情况?他看着两张凭证,若有所思,这么大胆的贪污吗?是真的胆大包天,还是另有隐情?
苏木愣愣的发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在想什么呢?”一个温柔的声音打断了苏木的思索。
苏木抬头一看,是郁竹宝。
“没什么,有些事情想不通。”
随即,苏木把事情和郁竹宝说了一遍。
郁竹宝看着案子上的两张凭证,若有所思。
“这造假也太过于明显了,傻子都不会这样做吧。”
“这正是问题所在,难道是故意的?看来,我要亲自去一趟了。”
“这点小事,也需要你亲自去吗?叫人去不行吗?”
“如果这是小事,就不会如此了,如果是故意的,那就说明,这个人不敢明着说出来,他是想通过这件事情向外面传递什么。”
郁竹宝一听,确实如此。
“那我和你去吧,我也想去玩一玩。”
“这是去办案,你有重要的事情做,你把各地推广补贴详细统计一下,然后把田册核对一遍。”
几日后,苏木带着几名护卫来到了源安城,见到了虞继宜和邓九龄。
“什么情况,详细说说。”
“陛下,我们调查过了,只有李家村出现了这种情况,别的地方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丁继审问了吗?”
“还没有。疑点太多了,怕哪里没想明白,打草惊蛇了。”
“嗯,你们继续审问村民。我去私下了解一番。”
苏木首先来到了李家村,向李家村的百姓打听补贴的事情,可是百姓们一听补贴的事情,都讳莫如深,不愿意回答,表现出极大的抗拒。
这让苏木更加迷惑了。按照正常来说,自己的钱被别人贪污了,应该会抱怨啊。这里的人不但不抱怨,反而还有意隐瞒。
苏木打探一圈,没有任何收获,不知道问题所在。
临近中午,苏木有些饥渴,找了一家茶肆,准备休息一番。
茶肆里并没有多少人,就一个中年人,在茶肆一角,独自喝茶。
“皮勋,你说,为什么那些村民不愿和我们说补贴的事情呢?这本是一件好事。如实说即可。”
“我不知道。”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个声音传来。
苏木扭头一看,正是角落里的中年人。
“哦,你知道为什么?”
“嗯,我知道。”
“可否说说。”
“你们是什么人?”
“不瞒你说,我们是朝廷派下来的人,听说这里有人贪污朝廷补贴款。”
“确实有人贪污补贴款,是我贪污的。”中年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