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清芜便把娇婶儿她们打出来的毛衣重新设计了花样子,但是过了春节之后就是初春了,毛衣的需求量直线下降。
“阿芜,不能再要毛衣了,回头怕是卖不出去。”李桐看着面前二十件毛衣忍不住发愁。
“我已经和娇婶儿打过招呼了,等下半年再要毛衣。”
李桐点头道,“还是你会说话,要是我,肯定直接说不要了,回头到下半年,人家不给我们打毛衣了。不做毛衣就做包……”
“我也有这个打算,我们多做一些包出来,镇上卖不掉,我们就卖到县城里面去,县城卖不掉,我们卖到省城,还有港城……”赵清芜越想越美,情不自禁笑出来。
说干就干,几天下来,裁缝铺子挂上了十几个款式不一样的春款包。
虽然不是真皮或者仿皮,但是样子新潮,颇受欢迎。
“有人吗?”
自行车铃声格外突兀。
赵清芜让李桐先陪客人,自己出去看是谁在外头打自行车的铃声。
“你的电报,”邮递员扬了扬手里的信封,“是你啊,阿芜,这里只写了裁缝铺子的名字,我一时也摸不准该给谁。”
“辛苦了,谢谢,”赵清芜道了谢,收了电报才发现地址格外不同。
这电报是港城来的。
赵清芜想起那个叫‘钟寒’的男人。
她记得他说过,他是沣水镇在港城商会会长。
之前说过如果有需要的话,会打电报过来,难道是为了洽谈生意?
赵清芜找了个清净的地方拆了电报。
果然,是让赵清芜做一百个带着沣水镇标识的包。
一百个?
带着沣水镇标识的包?
这要格外突出沣水镇的特点。
看上去很简单,实际却很难。
“阿芜,你干啥呢?”李桐送走客人发现赵清芜还在外头待着,便喊了一声,“进来了,赶紧登账分赃,我要去打金戒指去了。”
赵清芜回到铺子把电报塞给李桐,“看看。”
“看啥?”李桐不识字,“这些方方正正的东西,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生意啊,”赵清芜笑道,“生意上门了。”
“不会是之前那个在我们这边买过包的男人吧?”
“就是他。”
“多少个?要啥样的?啥时候要?”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赵清芜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了,“这些都没说,就是要带有沣水镇特点的,这个得好好想想。”
李桐也难住了,“看来这钱不好挣。”
“钱就没好挣的,”赵清芜说道,“好挣的钱,你我也不敢花呀,是不是?可能是要命的。”
“那倒是,”李桐心态平和一点了,“不管了,咱们先接了这笔生意。真不容易,养鸭子没养成,倒是得了这么一大笔生意。回头孟支书得眼红死,我们阿芜真的是小福星,干什么什么行。”
赵清芜倒不在乎孟支书怎么想,只希望养鸭场顺顺利利的,别让厉远庭亏钱才好,“嫂子,我给钟寒回电报,先收百分之五十的定金,十天内给他样子确认,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