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打造一支精明强干,朝气蓬勃,有大局观的管理机构。
干爹也是够意思,定襄虽小,但也相当于一个中型的州郡。
定襄刺史是正四品官员,由他定夺。
而且他还拥有罢免四品以下官员的权力。
这刺史之位,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对州府的官员并不熟悉,而且,这些人在大唐的州府或许还行,但到了定襄这种新兴的城市,却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另外,最好还要对经济学有一定了解的更好。
定襄是一座开放的城市,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
他仔细想了想,忽然,一个小眼睛里闪烁着狡黠光芒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契苾纳吉!
这家伙狡猾得很,典型的奸商。
而且,契苾何力离开之后,特勒部落落到了他的手中,能够在草原上各族混战的艰难环境中,保住特勒,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和勇气。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李想和特勒族、契苾何力交好,如今特勒部落已经被大唐重新安置,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说李想是特勒的恩人也不过分。
如果再推荐契苾纳吉,那就恩情就更重了,契苾纳吉一定会还礼。
为什么要安排自己人?
因为换了其他人,难免会有些迂腐,而自己对定襄寄予厚望,若是不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互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互市并非他首创,在此之前,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贸易已有很长的历史。
可互市终究是可能撕毁盟约的,一切都要靠武力说话。
他要将这个隐患,彻底解决掉。
刺史人选已定,接下来便是衙门的构架。
他打算借鉴后世的三权分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用一个部门来管理。
比如,一部分负责经济和民生。
一部分负责诉讼刑法。
一部分负责兵马。
类似于明朝的布政司,管经济民生,按察司负责司法,都指挥使司负责兵马。
刺史统管所有,又以经济为主。
大致的框架已经搭建好了。
一座新兴的城市,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
这里面有官府的职责,有赋税,有律法,有兵马,有钱粮。
李想虽然有前世的阅历,但想要管理一座城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深市,在短短几十年内,就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变成了一座国际大都市。
那是无数人的心血结晶。
可不是随便画个圈,就能把渔村变成城市那么简单。
其中几条政令,更是妙到毫巅。
但是,再先进的理念,也要结合现实。
上层建筑虽然影响着经济基础,但是经济基础又决定着上层建筑。
深市的经验,只能用来学习,不能照搬。
比如法律。
定襄以后肯定会成为多民族融合的都市。
西域、突厥人、特勒人、薛延陀、唐人等各族的商人都会来这里做生意,所以法律是非常重要的。
就算是选出一个诸葛亮来管理,也不可能万无一失。
真正的治国之道,应该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只要有了法律,不管时间有多长,不管继任者是什么人,定襄都不会垮掉。
唐代最著名的法律《唐六典》还没有写成,现在还在用《武德律》。
至于《贞观律》,更是还没开始。
而且,与后世相比,《唐六典》、《武德律》、《贞观律》等都是偏重于刑法,而非偏重于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