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冲儿啊,凡事都要分清轻重缓急,就拿李想孵蛋这件事情来说,并不能改变朝中的格局,对于百姓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你不必太过在意。”
“从燕王府有煤藕,还有羊毛线,还有玻璃镜和脂粉……这一切,都在源源不断的为李想提供资金,长此以往,那李想可就麻烦了!”
长孙冲想要对付李想,不能慢慢来,必须要把他送到远离长安的地方,这样才不会有人整天提他。
……
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燕王府的造纸作坊里,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爷,这些纸都是纯白色的,不会吸收太多的墨水,也不用担心会散开。”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再也不是草纸那么脆弱。”
罗通闲着也是闲着,所以李想就把他调到了造纸作坊,负责造纸工艺的改进。
说白了,罗通就是燕王府的总工程师。
“很好,这些纸还能用。”
罗通一听,这才放下心来,虽然这样的好纸在王爷的口中只能算是过得去,但总算是值得的。
“王爷,这张纸我会大量生产的,另外,《三国演义》的第一卷也要印出来。”
在这个时期,无论是造纸作坊还是印刷作坊,都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银子花得飞快,却是一文不值。
罗通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王爷对他有多信任,就有多大的责任。
“可以,但造纸作坊不能只做纸张,你可以培养几个学生,建立一个实验室,专门研究纸张。”
“不同的情况,需要用到的纸也不同,比如绘画等等,对纸的要求很高,所以你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来进行研发。”
在李想看来,降低纸张成本,已经是他的第一步了。
不过,造纸技术的进步,才刚刚开始。
……
西市新开了一家书纸铺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这家书纸铺子的位置,正好在长安城里最大的一家书纸铺子三味书屋的隔壁。
“郑掌柜,我已经查过了,这家新华书店,应该是燕王府的产业,距离开业还有三天。”
三味书屋能成为长安城里最大的书纸铺子,自然不可能只是一家普通的铺子,自然有自己的渠道。
事实上,三味书屋作为荥阳郑氏家族的核心产业,即便不靠自己,也可以通过郑氏一脉的弟子打探到许多消息。
“阿三,前些日子听说燕王府在渭水之畔修建了一个大型的造纸作坊,不知道你可知道这个作坊的详细情况?”
郑掌柜的眼光,可比阿三高明得多,一下子就抓到了症结所在。
大唐的造纸业、印刷业、书纸业,他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新华书店只是在长安城里卖纸,三味书屋还真不惧。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燕王府每一次都能给人惊喜,大赚特赚,有了前车之鉴,郑掌柜不得不谨慎。
“我派了几个人,每天都在盯着,造纸作坊买了不少木材和竹子,却没买多少树皮。”
“哪像咱们郑家的纸,要用上好的桑皮、麻布丝,再经过四十九道工序,才能制成。”
阿三言语之间,充满了不屑,对燕王府的造纸作坊不屑一顾。
“我听说那间工坊里有十多台水车,是为了辅助研磨造纸原料的吗?”
阿三这么一说,郑掌柜却是一点都不担心。
那些水车是长安城里的一道风景,虽然不能直接在水车旁边看,但也能远远的看着。